机械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金属成型技术 研究员姓名:CAPILLA GONZÁLEZ,GUSTAVO ORCID:0000-0002-6903-2567 任务:机械工程系,工程部,伊拉普阿托-萨拉曼卡校区 电子邮箱:g.capilla@ugto.mx 学术人员: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集成。最近的研究项目:使用 3D 扫描设计和制作膝关节支撑矫形器的原型,使用增材制造改进膝关节支撑矫形器的设计和制造最近的科学文章:球抛光对 TRIP 钢板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DOI:10.1007/s00170-021-07715-x 研究方向:具有延迟的系统 研究人员姓名:GOMEZ ALVAREZ、MARCO ANTONIO 任务:机械工程系、工程部、伊拉普阿托-萨拉曼卡校区 电子邮箱:marco.gomez@ugto.mx 学术人员:动力学与机器人学 最近的研究项目:设计和实施用于拾取和放置任务的机械手的基于延迟的控制算法。 最近的科学文章:关于具有多个延迟的微分代数系统的强 H2 范数:有限性标准、正则化和计算。 DOI:10.1109/TAC.2020.3046218 中立型时滞系统的必要充分稳定性条件(通过有限数量的数学运算)。 DOI:10.1109/TAC.2020.3008392
量子信息论形成于近 30 年前,是一个自洽且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而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当时香农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得到了发展。在量子信息论中,信道及其容量的概念起着核心作用,它们衡量了信道的最终信息处理性能。有关量子信道的全面介绍,请参阅 [1]。量子信道是一种既能传输量子信息又能传输经典信息的通信信道。量子比特的状态就是量子信息的一个例子。量子信道是量子力学框架允许任意输入的最一般的输入-输出关系。从物理上讲,它们从一般开放系统的角度描述空间中的任何传输(例如通过光纤)和/或时间的演变(如量子存储器)。在数学上,它们的特征是线性、完全正映射,在薛定谔图中,以保留迹的方式作用于密度算符。对角量子信道在通信和物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有一些关于不同类型对角信道的研究,例如去极化信道[2-4,13]、转置去极化信道[5]和具有恒定 Frobenius 范数的对角信道(去极化、转置去极化、混合去极化经典和混合转置去极化经典)[6],这些研究在
我们研究低秩相位恢复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从一系列无相位线性测量中恢复 ad 1 × d 2 低秩矩阵。这是一个四阶逆问题,因为我们试图恢复通过一些二次测量间接观察到的矩阵因子。我们提出了使用最近引入的锚定回归技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凸松弛:我们用多面体搜索代替无相位测量的二次等式约束,并通过核范数正则化强制执行秩约束。结果是 d 1 × d 2 矩阵空间中的凸程序。我们分析了两种特定场景。在第一种情况下,目标矩阵为秩 1,观测结构对应于无相位盲反卷积。在第二种情况下,目标矩阵具有一般秩,我们观察一系列独立高斯随机矩阵的内积幅度。在每个问题中,我们都表明,只要我们能够访问质量足够好的锚定矩阵,锚定回归就能从接近最优数量的测量中返回准确的估计值。我们还展示了如何在无相盲反卷积问题中从最优数量的测量中创建这样的锚定,并针对一般秩问题给出了这方面的部分结果。
量子态断层扫描 (QST) 仍然是对量子设备进行基准测试和验证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所需的总状态副本数量和经典计算资源呈指数增长,它在大型量子系统中的应用变得不切实际。最近,经典阴影 (CS) 方法作为一种计算效率更高的替代方法被引入,能够准确预测关键的量子态特性。尽管 CS 方法有诸多优势,但仍有一个关键问题:CS 方法是否可以扩展以执行具有保证性能的 QST。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引入一种基于 Haar 随机投影测量的投影经典阴影 (PCS) 方法来应对这一挑战,该方法可以保证 QST 的性能。PCS 通过在目标子空间上加入一个投影步骤来扩展标准 CS 方法。对于由 n 个量子比特组成的一般量子态,我们的方法至少需要 O (4 n ) 个总状态副本才能实现重建密度矩阵与真实密度矩阵之间 Frobenius 范数的有界恢复误差,对于秩 r < 2 n 的状态,该误差降至 O (2 nr ) — 在两种情况下均满足信息论最优界限。对于矩阵积算子状态,我们证明了 PCS 方法可以仅用 O ( n 2 ) 个总状态副本即可恢复真实状态,从而改进了之前建立的 O ( n 3 ) 的 Haar 随机界限。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 PCS 方法的有效性。
在量子信息处理与计算中,凸结构在量子态、量子测量和量子信道的集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典型的凸结构问题是量子态鉴别,它从一组给定的量子态 {| Ψ i ⟩} ni =1 中区分出一个量子态,其中先验概率 pi 满足 P nipi = 1,参见[1–4]。最近,[5–8] 考虑了不可用量子态到可用状态集合的最佳近似问题。对于给定状态 ρ,问题改写为从 {| Ψ i ⟩} ni =1 中寻找最难区分的状态,使得 ρ 与凸集 P nipi | Ψ i ⟩⟨ Ψ i | 之间的距离最小[7],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可用量子资源的选择[9–11]。与量子相干性和量子纠缠中距离测度的选择类似,我们在这里采用迹范数作为距离测度[12–18]。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基{| Ψ i ⟩} ni =1。在量子信息处理中,人们一般关注逻辑门在制备量子态时的可用性。从资源论的角度看,所谓可用态通常意味着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制备和操纵。在光学实验中,倾斜放置的偏振器将输入光子态转换为真实量子逻辑门的本征态。如果半波片与水平轴以π/ 8倾斜放置,则构成阿达玛门[19, 20]。因此,无论从实验可用性还是态制备的可行性角度,将真实量子逻辑门的本征态视为可用基都是有意义的。给出的不确定关系
酉 T 设计在量子信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量子算法、基准测试、层析成像和通信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为 n -qudit 系统构建酉 T 设计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随机局部量子电路,事实证明,使用 O ( T 5+ o (1) n 2 ) 量子门,该电路可以收敛到钻石范数中的近似 T 设计。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随机矩阵理论,使用 ˜ O ( T 2 n 2 ) 量子门,提供了一种新的 T 设计构造方法。我们的构造方法利用了两个关键思想。首先,本着中心极限定理的精神,我们用随机 Hermitian 矩阵的 iid 和来近似高斯酉系综 (GUE)。其次,我们证明仅两个指数 GUE 矩阵的乘积就已经近似为 Haar 随机。因此,通过汉密尔顿模拟,将两个指数和乘以相当简单的随机矩阵可得到一个酉 T 设计。我们证明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量子查询复杂性中的多项式方法与随机矩阵理论中的大维( N )展开之间的新联系。具体而言,我们表明多项式方法可以指数地改善某些随机矩阵集合的高阶矩的界限,而无需复杂的 Weingarten 计算。在此过程中,我们定义并解决了单位圆上的一种新型矩问题,询问有限数量的等权重点(对应于酉矩阵的特征值)是否可以重现给定的一组矩。
现今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群落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观测数据具有以下典型特征:高维、成分复杂(处于单纯形状态),甚至由于种类过于丰富而呈现尖峰性和高度偏斜性,这使得传统的相关性分析无法研究微生物种类之间的共现和共排斥关系。在本文中,我们解决了该类数据的协方差估计难题。假设基协方差矩阵位于一类公认的稀疏协方差矩阵中,我们采用文献中称为中心对数比协方差矩阵的代理矩阵,由于维数趋向于无穷大,因此它与真实的基协方差矩阵几乎无法区分。我们为中心对数比协方差矩阵构建了一个均值中位数 (MOM) 估计量,并提出了一种可适应各个条目变化的阈值处理程序。通过施加一个比文献中的亚高斯条件弱得多的有限四阶矩条件,我们推导出谱范数下的最佳收敛速度。此外,我们还为支持恢复提供了理论保证。MOM 估计量的自适应阈值处理程序易于实现,并且在存在异常值或重尾时具有稳健性。进行了彻底的模拟研究,以显示所提出的程序优于一些最先进的方法。最后,我们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来分析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数据集。用于实现该方法的 R 脚本可在 https://github.com/heyongstat/RCEC 获得。
量子纠缠是一种重要资源,在量子信息处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其他现代量子技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21,31。特别是,任何二分纠缠态都会增强隐形传态能力 29 并表现出隐藏的非局域性 30。量子任务的实用性通常随着纠缠量的增加而增加 2,41,42。纠缠态的表征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至关重要。然而,区分可分离态和纠缠态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事实上,它是 NP 难问题 14。对于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和量子比特-量子三体系统,著名的 Peres-Horodecki 正部分转置 (PPT) 标准给出了必要和充分可分离性条件 19,32。在高维中,这一条件才是必要的,这首先在四元组-四元组系统 19 中得到证明。更精细的检测方法包括可计算交叉范数或重新调整 (CCNR) 标准 4、6、18、34、相关矩阵标准 9、10、局部不确定性关系标准 16、约化密度矩阵标准 3 和协方差矩阵标准 13。另一种纠缠检测方法是通过纠缠见证,它们是 Hermitian 块正(但不是正)算子。因此,任何这样的算子在可分离状态下都是正的,并且状态 ρ 是可分离的当且仅当对于每个纠缠见证 W ,Tr(ρW)≥0。所有纠缠态都有检测它们的见证人 43、44。换句话说,如果 ρ 是纠缠的,则存在一个(非唯一的)见证人 W ,使得 Tr(ρW)<0。问题在于为给定状态找到合适的见证人。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选择纠缠见证人的优势在于,状态的不可分性取决于计算该状态下 W 的期望值。因此,它比全状态断层扫描需要的信息更少,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少的实验设备和更少的测量。存在一类特殊的见证人,可以检测具有正部分转置的量子态,也称为束缚纠缠态 17、20、24、25、44。它们被称为不可分解的,因为它们不能分解为 W = A + BŴ,其中 A 和 B 为正,其中Ŵ是部分转置。此类算子没有通用的构造方法,而且通常很难确定见证人是否可分解。然而,已经发现了几类不可分解的纠缠见证,例如与众所周知的重新调整或可计算交叉范数 (CCNR) 可分离性标准 5、6、35 和协方差矩阵标准 12、13、26 相关的标准,以及它们的概括 37、38。在构建纠缠见证时,人们经常使用相互无偏基 (MUB)。C d 中的正交基是相互无偏的当且仅当属于不同基的任意两个向量之间的转换概率为常数 11 。在参考文献 8 中,作者使用 MUB 定义了一类新的见证人,并分析了它们在 d = 3 中的属性。这种构造已以多种方式得到推广。Li 等人为相互无偏测量 (MUM) 27 和对称信息完全测量 (SIC-POVM) 28 引入了类比算子。Wang 和 Zheng 45 考虑了不同维度的复合系统中基于 MUB 的见证人。Hiesmayr 等人 15 表明,不等价和不可扩展的 MUB 集有时对检测纠缠更有用,而 Bae 等人 1 发现需要超过 d / 2 + 1 个 MUB 来识别束缚纠缠态。涵盖各种纯度的 MUM 均能检测到与
信息是物理的。使用量子力学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基础是明智的 [19]。在信息论、计算和物理学的交叉点上,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必须从信息的量子物理实现的角度来思考。物理学家们经常就量子力学的性质和解释进行哲学辩论,现在转向利用其进行信息处理和测试理论的完整性。在不破坏内容的情况下,人们无法直接访问存储和处理在大量纠缠量子系统中的信息。将大规模量子计算变成现实极具挑战性。首先,它需要比传统系统中有效实现的技术复杂得多的误差控制技术。随着量子系统的尺寸和电路深度不断增加,误差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量子误差控制是一组保护量子信息免受不必要的环境相互作用(称为退相干)影响的方法。经典方法是将携带信息的向量编码到更大的空间中,以便为错误检测和纠正提供足够的冗余。在量子设置中,信息存储在嵌入更大希尔伯特空间的子空间中,该子空间是复数 C 域上的有限维、范数向量空间。码字是量子态,错误是算符。好消息是,如果噪声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下,它就不会成为弹性量子计算的障碍。这一重要见解是基于形成所谓阈值定理的开创性成果得出的。理论参考包括 Knill 等人在 [34] 中的阐述、Preskill 的工作
量子力学 (2ECTS) Kris Van Houcke 1. 回顾量子力学的基础,量子力学的假设,薛定谔/海森堡/相互作用图像,两能级系统和布洛赫球 2.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关系,费曼路径积分表示 3. 多体系统,二次量化,多粒子系统的路径积分表示,量子蒙特卡罗和费米子符号问题 4. 弱相互作用玻色子的波格留波夫理论 5. 纯态与混合态,密度算子,约化密度算子,纠缠,(可能是:EPR悖论和贝尔定理) 6. 开放量子系统,算子和表示,量子测量,林德布拉德表示,波恩-马尔可夫主方程 量子信息论简介 (2ECTS) Alain Sarlette、Harold Ollivier 1. 状态:密度矩阵、内积、范数、保真度、 TVD、状态分解(Schmidt、Pauli)2. 算子(1):酉表示、CPTP 映射、其他表示(大酉/Kraus/Choi)3. 算子(2):Pauli 算子、作用于算子代数的通道、从交换关系中恢复子系统、Clifford 层次结构、受限操作类(LOCC、LO1WCC)4. 测量:射影测量、更新规则、POVM、非交换/联合可测性5. 纠缠:纠缠测量、纠缠单调、纠缠提炼、使用纠缠(隐形传态、交换、门隐形传态、与 Choi 的关系、超密集编码)6. 状态辨别:假设检验、熵、Holevo、条件熵/互信息/强子可加性、数据处理不等式、相对熵、平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