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OC)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和子宫体内癌(1)。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工具,并且早期诊断很困难,因此80%的OC患者在被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2,3)。估计有50-70%的OC患者将在治疗2年内复发,而治疗后5年只有30%的生存(1-3)。目前,OC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基于铂的化学疗法。尽管治疗最近有所改善,但5年的存活率仅略有增加(3)。鉴于现有治疗的局限性,必须确定OC的新治疗靶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靠的新预后模型,以使靶向治疗更可行。
BRAFV600E 突变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致癌突变,提示甲状腺癌是一种侵袭性亚型且预后不良。BRAFV600E 的选择性抑制剂维莫非尼可能对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然而,由于 MAPK/ERK 和 PI3K/AKT 通路的反馈激活,药物耐药性的普遍性仍然是一个挑战。在使用维莫非尼治疗甲状腺癌细胞时,我们检测到 MAPK/ERK 信号通路的重新激活,这是由于 ERK 磷酸化的负反馈释放了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 (RTK)。SHP2 是 RTK 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蛋白。研究发现,通过敲低 SHP2 或使用 SHP2 抑制剂 (SHP099) 来降低 SHP2 水平可显著提高 BRAFV600E 突变甲状腺癌细胞对维莫非尼的早期敏感性,并逆转其对维莫非尼的晚期耐药性。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阻断 SHP2 可逆转 RTK 激活引起的 MAPK/ERK 信号通路重新激活,并提高甲状腺癌对维莫非尼的敏感性,这对基于机制的早期联合治疗甲状腺癌的策略具有潜在意义。
摘要 简介 原癌基因 B-Raf 抑制剂 (BRAFi) 维莫非尼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MEKi) 抑制剂考比替尼联合使用,已被证明可改善 BRAF V600 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BRAF 突变也是其他肿瘤类型(包括甲状腺癌)中经常检测到的驱动突变。由于甲状腺癌不是 BRAF/MEKi 的标称适应症,因此在药物重新发现方案 (DRUP) 中开设了一个针对 BRAF V600 突变甲状腺癌患者队列,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国性泛癌症多药试验,患者根据其分子肿瘤特征接受已批准药物的标签外治疗。 结果 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两例 BRAF 突变甲状腺癌患者,他们通过喂食管成功接受了维莫拉非尼/考比替尼治疗。测定了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的血浆浓度。两名患者均观察到部分反应,但均经历了显著的毒性。结论我们的病例表明,维莫非尼/考比替尼治疗对 BRAF V600 突变甲状腺癌有效,即使通过饲管给药也是如此。虽然两名患者都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但我们推测这不是由于给药途径造成的。因此,通过饲管给药维莫非尼/考比替尼是可行且有效的。试验注册临床试验标识:NCT02925234。
背景:尽管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进展,但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仍无法完全预测,大多数黑色素瘤患者产生的内在或获得性耐药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应考虑微环境因素来解释黑色素瘤患者对治疗反应的多样性。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胰岛素对患者来源的 BRAF V600E 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这些细胞未经治疗或用维莫非尼或曲美替尼(BRAF V600 和 MEK1/2 的抑制剂)治疗。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细胞,有或没有胰岛素。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评估 MAPK/ERK 和 PI3K/AKT 通路的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活力和 Ki-67 和 NGFR 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使用 qRT-PCR 分析转录水平,通过免疫印迹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γ-H2AX 水平。使用基于发光的测定法测量谷胱甘肽含量。结果:虽然胰岛素不影响 MAPK/ERK 通路活性,但它对黑色素瘤细胞有很大影响,其中该通路被维莫非尼或曲美替尼抑制。在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这两种药物在 1) 抑制增殖和降低 Ki-67 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 2) 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和组蛋白 H2AX 磷酸化方面的效率要低得多。胰岛素也减弱了维莫非尼和曲美替尼引起的谷胱甘肽稳态和 DNA 修复基因表达的变化。此外,胰岛素削弱了靶向药物和阿霉素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联合作用。除了胰岛素诱导的 PI3K/AKT 活性(根据细胞系的不同,这种活性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可持续的)之外,胰岛素引发的 NGFR(神经嵴干细胞样细胞的标志)表达细胞百分比增加也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在降低维莫阿非尼和曲美替尼疗效方面发挥了作用。这需要临床评估。关键词:BRAF V600、NGFR、靶向治疗
尽管黑色素瘤疗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死亡率仍然很高。控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的微小 RNA 在 BRAF 抑制剂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估 miR-410-3p 在维莫非尼 - BRAF 抑制剂反应中的作用。分析了 12 个原发性结节性黑色素瘤的 FFPE 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肿瘤部分、瞬时组织和邻近健康组织。在人黑色素瘤细胞系 A375、G361 和 SK-MEL1 上进行体外实验。使用 MTT 法测定维莫非尼的 IC50。用 miR-410-3p 模拟物、抗 miR-410-3p 及其非靶向对照转染细胞。ER 应激由 thapsigargin 诱导。使用 qRT-PCR 测定分离 RNA 的表达。我们发现 miR-410-3p 在黑色素瘤组织中下调。维莫非尼可诱导黑色素瘤细胞中的 miR-410-3p 表达。miR-410-3p 水平上调会增加黑色素瘤细胞对维莫非尼的耐药性,而抑制 miR-410-3p 水平则可降低耐药性。内质网应激的诱导会增加 miR-410-3p 水平。miR-410-3p 在体外上调 AXL 的表达,并与 starBase 中的侵袭性表型标志物相关。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黑色素瘤耐药性的新机制。维莫非尼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黑色素瘤细胞中的 miR-410-3p。它驱动细胞向侵袭性表型转变,从而对 BRAF 抑制产生反应和耐药性。
摘要 背景 在过去几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 nivolumab)和靶向 BRAF 抑制剂极大地改变了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结果。皮肤毒性是与常用的 BRAF 抑制剂维莫非尼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 (AE),影响超过 90% 的患者。据报道,先前接受过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 (抗 PD-1) 抗体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早发的与维莫非尼相关的严重 AE。长期使用全身性类固醇是严重或危及生命的 AE 的一线治疗方法。我们报告了一例女性病例,该女性患有与维莫非尼相关的严重且迅速恶化的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 (DRESS) 综合征,在单剂量给予 TNF-α 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与白细胞介素 (IL)-6 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联合治疗后数小时病情缓解。病例介绍 一名 41 岁女性,接受单药 nivolumab 治疗后黑色素瘤进展。活检样本经重新检查,发现 BRAF V600E 突变。患者在最后一次使用 nivolumab 后仅 10 天就开始接受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治疗。抗 BRAF 治疗第三天发现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斑丘疹。随后,临床状况进一步恶化,该妇女因高热、呼吸和心脏循环衰竭、弥漫性皮疹、全身水肿和淋巴结肿大而急诊入院。诊断为毛细血管渗漏过度表达的 DRESS 综合征。给予单剂量托珠单抗后数小时心脏循环和肾功能得到改善。由于肝功能恶化、皮肤病变和粘膜炎,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剂英夫利昔单抗,并在随后的 24 小时内病情显著改善。开始使用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但随着英夫利昔单抗从患者血液中清除,药物毒性再次出现。结论 抗 IL-6 和抗 TNF-α 靶向治疗非常严重的 AE 可以立即缓解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并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维持治疗性英夫利昔单抗的血液浓度允许在维莫非尼相关 AE 发生后尽早改用达拉非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