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的:关于新推出的纳米填充和纳米混合复合材料的可抛光性的文献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值来评估纳米填充和纳米混合复合材料的可抛光性,并探索体外抛光前后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材料和方法:选择一种纳米填充树脂复合材料、两种纳米混合树脂复合材料和一种微混合树脂复合材料。所有样品均在赛璐珞基质条上进行光固化。然后测试表面粗糙度 (Ra) 和光泽度 (GU) 值作为阴性对照。用 600 粒度碳化硅纸将样品打毛 30 秒作为阳性对照,然后用 Sof-Lex 抛光盘系统进行抛光。用轮廓仪和小面积光泽度计测量每个步骤的平均 Ra 和 GU 值。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质量。结果:抛光表面的 Ra 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且低于阳性对照(P < 0.05)。所有材料在抛光后的 Ra 值均无显著差异(P > 0.05)。抛光表面的 GU 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且高于阳性对照(P < 0.05)。抛光后,微混合树脂复合材料的 GU 值低于纳米填充和纳米混合树脂复合材料组。SEM 图像显示表面纹理和不规则性与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的结果相对应。结论:使用 Sof-Lex 盘系统抛光后,纳米填充、纳米混合和微混合复合材料之间的表面粗糙度没有显著差异。微混合复合材料的光泽度值低于纳米填充和纳米混合树脂复合材料。ª 2021 中华民国牙科科学协会。由 Elsevier BV 提供出版服务 本文为一篇根据 CC BY-NC-ND 许可协议 ( http://creativecommons. org/licenses/by-nc-nd/4.0/ ) 开放获取的文章。
1介绍为响应0.8°C的全球变暖,在20世纪,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大约增加了两倍。自卫星测量开始以来,海平面以每年3.4毫米的速度上升,比平均水平快80%。气候变化的政府间小组(IPCC)每年1.9毫米的模型投影(Rahmstorf,2010年)。这种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长和导致的气候变化。这种海利升高正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多关注,因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岛屿地区遭受了很多影响。对于海岸或海上附近的土地,必须面临诸如更大的潮汐范围,特别是百年潮汐的问题,将导致定期洪水,以破坏非盐水栖息地。海水洪水的频率和幅度增加也有望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更为普遍。海平面上升也将增加沿海侵蚀和盐水侵入。此外,海岸线撤退还将导致沿海的人为活性大量位移,这将导致进一步的内陆栖息地损失(Nerem等,2018)。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考虑了印度拉克沙德普(Lakshadweep)(UTL)的一个岛屿,名为Kavaratti。Lakshadweep(UTL)的联盟领土是印度的孤独环礁岛连锁店。Lakshadweep群岛涉及印度洋最广泛的珊瑚礁和环礁框架,就像地球上最大的环礁框架一样。除了持有巨大的有机品种并成为渔业库存的有利地点外,珊瑚礁还作为“针对海洋洪水和岛上暴风雨的“特征性保障组成部分”。
摘要:集成能量收集器的片上微型超级电容器 (MSC) 对开发自供电无线传感器系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MSC 的传统制造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不兼容,其中最显著的瓶颈是电极沉积技术。利用旋涂技术进行电极沉积已显示出在硅基板上提供多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兼容 MSC 的潜力。然而,它们在基板上的电化学性能和产量有限一直是阻碍其后续集成的挑战。我们报告了一种简单的表面粗糙化技术,用于提高晶片产量和 CMOS 兼容 MSC 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对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在晶片基板上沉积并退火一层 4 纳米的铁层以增加表面粗糙度。与标准的非粗糙 MSC 相比,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使电极厚度增加 78%,质量保持率提高 21%,旋涂电极的均匀性提高 57%,并且在 2 英寸硅基板上工作器件的产量高达 87%。此外,这些改进直接转化为更高的电容性能,并具有增强的速率能力、能量和功率密度。这项技术使我们更接近于在片上无线传感器电子设备的自供电系统中完全集成的 CMOS 兼容 MSC。
注意:本报告是作为美国政府机构赞助的工作的记录而编写的。美国政府、其任何机构、其任何雇员、其任何承包商、分包商或其雇员均不对所披露的任何信息、设备、产品或流程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实用性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或义务,也不表示其使用不会侵犯私有权利。本文以商品名、商标、制造商或其他方式提及任何特定商业产品、流程或服务,并不一定构成或暗示美国政府、其任何机构或其任何承包商或分包商对其的认可、推荐或支持。本文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不一定表明或反映美国政府、其任何机构或其任何承包商的观点和意见。
由于金属箔表面粗糙而导致的导体损耗对为 10+ Gbps 网络设计的背板走线上的高速信号传播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估这些影响(包括信号衰减和传播相速度)的实用方法。假设周期性结构来模拟粗糙度轮廓的形态。从光栅表面波传播常数中提取等效表面阻抗来模拟粗糙度。因此,可以在传统的衰减常数公式中使用这种修改后的表面阻抗来计算实际导体损耗。使用全波仿真工具和测量验证了该方法,并表明能够在 0.2 dB/m 相对误差内提供可靠的结果。
已开发出一种通过测量散射光的角度分布来研究表面粗糙度的仪器。在我们的仪器中,氦氖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以可能变化的入射角照射表面。散射光分布由位于半圆形轭架中的 87 个光纤传感器阵列检测,该半圆形轭架可绕其轴旋转,以便可以在整个半球上采样散射辐射。检测器阵列的输出在实验室计算机中数字化、存储和分析。最初的实验集中在高度二维的不锈钢表面测量上,其产生的散射分布位于入射平面内。通过将角度散射数据与由触针式仪器测量的数字化粗糙度轮廓计算出的理论角度散射分布进行比较来分析结果。理论分布是通过将粗糙度分布代入 Beckmann 和 Spizzichino 开发的电磁散射积分方程的运算数来计算的。这种方法直接测试了基本光学理论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