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近10年来, 尽管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仅为50%~65%(2)。目前, 化疗仍然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3)。近年来, 随着新型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的出现以及化疗方案的制定, 结直肠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仍有大量患者治疗后疗效不佳, 甚至出现复发或转移(4)。研究人员通过探索结肠癌的生物学机制, 发现了许多致癌基因和癌基因, 研究表明某些致癌基因或致癌基因抑制因子表达的改变也可能促使结肠癌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迁移和复发机制,寻找新的结肠癌分子标记,将有助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血脑屏障 (BBB) 是脑与外周循环之间的动态脑屏障。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端足组成,可有效保护脑免受血液中有害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 (1,2)。血肿瘤屏障 (BTB) 是指位于脑微血管附近的改良血脑屏障,这种屏障是由于原发性脑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内脏癌症,如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的存在导致神经血管单元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3)。血脑屏障中 P-糖蛋白 (P-gp) 的表达可防止不必要的血液毒素和信号分子进入脑 (4-6)。这种复杂的结构不仅维护脑稳定性,而且还保护脑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当脑部出现病理改变时,药物可能难以穿透BBB和BTB屏障,使得药物治疗脑部疾病变得困难(7-9)。
表面和 PCDD 异构体表面的能垒变化较大,但作用角的影响较小,可以推测在后续的优化中应考虑铁原子结构变化对能垒的影响
摘要:表观转录组学是指通过影响 RNA 功能的 RNA 修饰和编辑来对基因表达进行转录后调控。已描述了多种类型的 mRNA 修饰,其中包括 N6-甲基腺苷 (m6A)、N1-甲基腺苷 (m1A)、7-甲基鸟苷 (m7G)、假尿苷 (Ψ) 和 5-甲基胞苷 (m5C)。它们改变 mRNA 结构,从而改变稳定性、定位和翻译效率。表观转录组的扰动与人类疾病有关,因此为潜在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机会。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旨在概述表观转录组标记在骨骼肌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在胚胎肌生成、肌细胞分化和肌肉稳态过程中。此外,我们探索了高通量表观转录组测序数据来识别肌肉特异性基因中的 RNA 化学修饰,并讨论了可能的功能作用和潜在的治疗应用。
酿酒酵母是广泛使用的生物合成系统之一,用于生产各种生物产品,尤其是生物治疗药物和重组蛋白。由于外来基因的表达和插入总是受到酿酒酵母内源性因素和非生产性程序的阻碍,因此已经开发出各种技术来增强转录的强度和效率并促进基因编辑程序。因此,阻碍异源蛋白质分泌的限制已经得到克服。已经开发出负责转录起始和精确调控表达的高效启动子,这些启动子可以通过合成启动子和双启动子表达系统进行精确调控。适当的密码子优化和协调以适应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密码子丰度有望进一步提高转录和翻译效率。通过将专门设计的信号肽与上游外源基因融合,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转运,从而促进新合成的蛋白质的分泌。除了广泛应用的启动子工程技术和明确的内质网分泌途径机制外,创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相关系统)及其衍生工具可以更精确、更有效地进行基因破坏、定点突变和外源基因插入。本综述重点介绍为精确调控酿酒酵母表达系统的代谢而开发的复杂工程技术和新兴遗传技术。
版权所有 © 2023 Mizukoshi 等人。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文章,根据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条款分发,允许在任何媒体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正确署名原始作品。
1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细胞与再生生物学系,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53705。2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营养科学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斯蒂尔沃特 74078。3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系,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53706。4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人类蛋白质组学项目,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53705 *通讯作者:Ahmed I. Mahmoud,博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1111 Highland Ave, Room 4557 麦迪逊 53705 电话:+1 (608) 262-8682 电子邮件:aimahmoud@wisc.edu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演化机制涉及多种复杂的信号通路改变。尽管在生物学理解、早期诊断、治疗和耐药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许多难题。然而,人们已经做出许多努力,基于特定的分子信号探索肿瘤细胞的病理变化,以进行药物治疗和靶向递送。纳米递送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于将药物和纳米颗粒(NPs)的不同组合构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S),递送调节肿瘤细胞中特定分子信号通路的药物,其中大多数具有积极意义。本综述总结了非小细胞肺癌信号通路中发现的治疗靶点以及相关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前景和挑战。
摘要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高功率密度、本质安全、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应用,这主要归因于锌枝晶、界面副反应、水分解引起的电位窗口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水系电解液中Zn 2 +的溶剂化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调控Zn 2 +溶剂化结构的策略的研究进展,特别是锌盐、非水系共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对Zn 2 +溶剂化结构及其对水系锌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对具有独特溶剂化结构的水系电解液的设计和商业化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斑马鱼因其发育快、基因操作简单、成像简单、与人类共享保守的疾病相关基因和途径等优势,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疾病模型。与此同时,疾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非编码突变,这需要增强子和启动子等调控元件的基因组注释图。与此同时,斑马鱼研究的基因组资源正在扩大,产生了各种基因组数据,有助于定义调控元件及其在斑马鱼和人类之间的保守性。在这里,我们讨论了生成斑马鱼基因组调控元件功能注释图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人类疾病。我们重点介绍了社区驱动的发展,例如 DANIO-CODE,以生成斑马鱼基因组数据和功能注释的集中和标准化目录;考虑当前注释图谱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供解释和整合现有图谱与比较基因组学工具的考虑因素。我们还讨论了开发标准化基因组学协议和生物信息学流程的必要性,并为开发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提供建议,这些工具将整合各种多组学批量测序数据以及快速扩展的单细胞方法数据,例如使用测序对转座酶可及染色质进行单细胞测定。此类整合工具对于利用批量基因组学提供的多组学染色质表征以及新兴单细胞方法提供的细胞类型分辨率至关重要。总之,这些进展将构建一个广泛的工具包,用于探究斑马鱼的人类疾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