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言:卡介苗 (BCG) 的疗效有限,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疫苗接种方法来控制结核病。聚乳酸-乙醇酸 (PLGA) 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递送系统。然而,PLGA 基纳米颗粒 (NPs) 诱导粘膜免疫反应对抗结核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用载有培养滤液蛋白 10 (CFP10) 的 PLGA NPs (CFP10-NPs) 进行鼻内免疫可以增强 BCG 在小鼠体内对牛分枝杆菌的保护性免疫。方法:将重组蛋白 CFP10 封装在 PLGA NPs 中,采用经典的水-油-水溶剂蒸发法制备 CFP10-NPs。然后,研究了CFP10-NPs对体外巨噬细胞和体内BCG免疫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我们使用球形CFP10-NPs,其表面带负电荷(zeta电位-28.5±1.7mV),粒径为281.7±28.5nm。值得注意的是,CFP10-NPs显著增强了J774A.1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分泌。此外,用CFP10-NPs进行粘膜免疫显著增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产生,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免疫球蛋白A(IgA)的分泌,并促进小鼠脾细胞中CFP10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此外,CFP10-NPs 免疫显著减少了 M. bovis 攻击后 3 周肺组织的炎症面积和细菌负荷。结论:CFP10-NPs 显著提高了 BCG 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我们的研究结果探索了基于 PLGA NPs 的气道粘膜疫苗作为肺靶向递送载体的潜力。
辅酶 Q 10 (CoQ 10 ) 缺乏表现出多种器官功能障碍的迹象,某些亚型表现为单纯肾脏受累,并发展为慢性肾病。在这些患者中,早期口服 CoQ 10 已被证明可以减少蛋白尿并延缓慢性肾病的发展,这表明它可能对这些患者具有肾脏保护潜力。然而,CoQ 10 在线粒体中的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其功效有限。我们的目标是开发针对线粒体的载 CoQ 10 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三苯基膦纳米粒子 (CoQ 10 -TPP-NPs),以更有效地治疗 CoQ 10 肾病。这些纳米粒子的尺寸约为 150 nm,zeta 电位为 + 20 mV。纳米粒子的包封效率确定为 40%。细胞毒性研究表明,暴露于纳米粒子的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没有受到影响。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的线粒体功能评估了配制纳米粒子对体外疾病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是通过基于 siRNA 的 COQ8B 沉默在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中开发的。我们发现,与游离 CoQ 10 相比,用针对线粒体的纳米粒子治疗 COQ8B -/- 细胞在增加三羧酸循环率方面更有效。我们的配方在治疗 CoQ 10 相关肾病方面比传统配方更有效。
随着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成功开发和广泛应用,骨髓受到辐射损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直接抑制和随机效应,导致肿瘤形成。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型放射保护药物,即 γ -生育三烯酚 (GT3) 的脂质体制剂,简称 GT3-Nano,用于减轻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期间的骨髓辐射损伤。方法:使用被动负载将 GT3 装入脂质体。合成 64 Cu-GT3-Nano 和 3 H-GT3-Nano,以分别研究脂质体和 GT3 的体内生物分布情况。在急性 137 Cs 全身照射(亚致死剂量(4 Gy)、致死剂量(9 Gy)或单次高剂量 153 Sm-乙二胺-N,N,N ′,N ′-四(亚甲基膦酸) (EDTMP))后评估 GT3-Nano 的放射防护效果。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分析造血细胞群动态和 GT3-Nano 在脾脏和骨髓中的定位细胞位置。结果:24 小时时骨髓摄取和保留(每克组织注射剂量百分比)为 64 Cu-GT3-Nano 6.98 ± 2.34,3 H-GT3-Nano 7.44 ± 2.52。在 4 Gy 全身照射 (TBI) 前或后 24 小时施用 GT3-Nano 可促进快速和完全的造血恢复,而对照组的恢复率停滞在 60%。GT3-Nano 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放射保护作用,在 50 mg/kg 剂量下,可达到 90% 的致死性 9-Gy TBI 存活率。骨髓流式细胞术表明,在 GT3-Nano 治疗的小鼠中,祖细胞骨髓 MPP2 和 CMP 上调。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GT3-Nano 在 CD105 阳性窦状上皮细胞中聚集。结论:GT3-Nano 在减轻小鼠亚致死和致死性 TBI 的骨髓抑制作用方面非常有效。 GT3-Nano 可促进接受放射治疗剂 153 Sm-EDTMP 治疗的小鼠造血成分的快速恢复。
摘要:结直肠癌 (CRC) 是发达国家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靶向疗法和常规化疗已被开发用于治疗这种恶性癌症。其中,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 (Cxm) 和帕尼单抗专门靶向并抑制 ERBB1 (EGF 受体) 的信号传导,ERBB1 是这种癌症发展和进展的关键因素。不幸的是,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获得性耐药性,这些抗体仅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然而,由于 ERBB1 细胞表面表达通常在耐药肿瘤中保持,因此 ERBB1 可用作递送其他药物的靶标。脂质体和免疫脂质体作为药物纳米载体正在接受深入研究,并且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进行功能化。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研究了细胞渗透性三肽亮氨酸-亮氨酸-正亮氨酸 (LLNle)(一种γ-分泌酶和蛋白酶体的抑制剂)在三种表达 ERBB1 的不同 CRC 细胞系中的抗癌活性。我们配制了 LLNle-脂质体和 Cxm 结合的 LLNle 负载脂质体 (LLNle-免疫脂质体),并评估了它们在抑制细胞存活方面的功效。尽管游离 LLNle 和 LLNle-脂质体的促凋亡作用相似,但免疫脂质体-LLNle 的效果明显低于未结合的脂质体。事实上,免疫脂质体-LLNle 很容易被内化并运输到溶酶体,LLNle 很可能在那里被捕获和/或失活。总之,我们证明 LLNle 可以通过脂质体很容易地递送至 CRC 细胞系,但免疫脂质体-LLNle 未能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
目的: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疗效往往受到严重毒性的限制。以选择性药物输送系统 (SDDS) 形式的靶向治疗是减少副作用的重要策略。在这里,我们旨在设计一种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新型 SDDS,使用生物相容性组件和可扩展的生产工艺,将阿霉素 (Dox) 靶向输送到结肠癌细胞。方法:SDDS 由自组装 DNA 纳米十字架 (Holliday 连接或 HJ) 制成,该十字架由四个 AS1411 适体 (Apt-HJ) 功能化并装载 Dox。结果:Apt-HJ 的平均尺寸为 12.45 nm,zeta 电位为 − 11.6 mV。与单价 AS1411 适体相比,四价 Apt-HJ 显示出与靶癌细胞 (CT26) 更强的结合。将 Dox 插入 Apt-HJ 的 DNA 结构中形成 Apt-HJ 与阿霉素的复合物 (Apt-HJ-Dox),每个复合物携带约 17 个 Dox 分子。共聚焦显微镜显示,Apt-HJ-Dox 选择性地将 Dox 递送到 CT26 结肠癌细胞中,但不递送到对照细胞中。此外,Apt-HJ-Dox 在体外实现了对 CT26 癌细胞的靶向杀伤,并减少了对对照细胞的损伤。重要的是,与游离 Dox 相比,Apt-HJ-Dox 显著增强了体内抗肿瘤效果,而不会增加副作用。结论:这些结果表明 Apt-HJ-Dox 在结肠癌的靶向治疗中具有应用潜力。关键词:结肠癌,靶向治疗,适体,霍利迪连接体,阿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