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因子可以定义为打破岩石单位体积或吨(t)所需的爆炸物数量(kg)。通过爆破岩石的前景的特征是爆炸物的特定消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精确的方法,以预测爆炸操作中的粉末因子或特定电荷,而不是通过试验爆炸。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岩体质量特性,爆破材料和爆破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上,以建立粉末因子。同样,已经研究了在洞穴理论中体现的特定能量和粒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粒径较少依赖于当地条件。在本文中,已经审查了基于经验和洞穴理论建模的粉末因子估计方法,以及在表面基准爆破和地下隧道操作中的机器学习方法。还讨论了完整岩石特性对粉末因子分配的影响以及粉末因子选择对爆破后条件的影响。最后,在这方面指出了粉末因子估计中遇到的常见挑战。
摘要 蓝藻是一种光合生物,在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很有前途的生物生产底盘。在这里,我们从独特的海洋环境中分离出两种具有 4.6Mbp 基因组的新型蓝藻,UTEX 3221 和 UTEX 3222,这些蓝藻的 CO₂ 自然升高。我们描述了这两种分离物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并重点研究了 UTEX 3222(因为它在液体中浮游生长),描述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长和生物量特性。UTEX 3222 在固体培养基上超过了其他快速生长的模型菌株。它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每 2.35 小时翻一番,并在批量培养中生长到高密度(>31 g/L 生物量干重),几乎是最近报道的高密度生长的 Synechococcus sp. PCC 11901 的两倍。此外,UTEX 3222 易于下沉,比其他快速生长的菌株沉降速度更快,这表明收获 UTEX 3222 生物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特性可能使 UTEX 3222 成为海洋二氧化碳去除 (CDR) 和 CO₂ 光合生物生产的有力选择。总体而言,我们发现在自然 CO₂ 升高的环境中进行生物勘探可能会发现具有独特特征的新型 CO₂ 代谢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