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工作人员在外部贡献下完成的作品。本作品中表达的发现、解释和结论不一定反映世界银行、其执行董事会或其所代表的政府的观点,也不一定反映世界贸易组织、其合作伙伴或任何成员国的观点。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不保证本作品中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也不对信息中的任何错误、遗漏或差异承担责任,也不对使用或未使用所述信息、方法、流程或结论承担责任。本作品中任何地图上显示的边界、颜色、面额和其他信息并不意味着世界银行或世界贸易组织对任何领土的法律地位作出任何判断,也不意味着对此类边界的认可或接受。
华航爱心队志工自2014年起,已走访全台15个县市、27个乡镇、56所国中、小学及社会福利机构,关怀学生3,447人次。2021年,华航志工遵守防疫规定,义务到偏远乡村为学生讲授航空知识,将教育与生态连结,为孩子们创造正向循环。
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空间统计方法融入卫生服务研究,是一种范式转变,不同于传统的非空间分析,后者历来忽视了地理学的关键规律 ( 1 )。在过去十年中,卫生经济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采用先进的地理空间技术和复杂的空间卫生统计技术 ( 2 ) 方面。本社论旨在强调并批判性地评价这些技术和方法的一些前沿应用,阐明它们在应对当代公共卫生挑战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卫生服务研究领域 ( 3 )。在卫生服务研究范围内,两个关键维度——空间公平和空间可达性——引起了广泛关注 ( 4 )。本研究主题包含四篇深入探讨这些维度的关键文章。在研究“衡量医疗设施和劳动力资源的不平等:中国的一项纵向研究”中,董等人。探讨医疗资源分布空间不均等的细微方面,既包括均等化倾向,也包括地理集聚趋势。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主张将重点转向既精确又全面的细粒度、小区域分析,主张进行考虑驱动因素、时空动态和各种指标综合评估的多维评估(5、6)。关于空间医疗可达性问题,华等人在“防疫设施是否有效?城市应如何选择防疫设施:以武汉市为例”中以旅行时间为核心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香港控制疫情和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公共卫生工具。在政府防疫注射计划下,本港已为6个月至100岁以上人士注射了超过200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的保护作用显而易见,接种三剂疫苗的成年人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分别减少了87%-98%和76%-94%。1本地疫情持续消退。尽管如此,我们强烈建议尚未接种首三剂疫苗的人士,特别是婴幼儿,尽早接种疫苗以保护自己。2 2. 建议已接种疫苗的人士按最新时间表接种适合其年龄的疫苗。请参阅新冠肺炎疫苗专题网页以获取最新建议:https://www.chp.gov.hk/en/features/106951.html。
在乡镇开展防疫工作;免费提供口罩、消毒剂和手套。扩大和延长食品计划,使其在新冠疫情高峰期之后继续有效。增加隔离中心的数量。参与社区主导的卫生、教育和食品分配计划。c. 公共卫生:增加预算拨款,包括用于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检测(包括抗体检测)和公共部门其他资源短缺的拨款,同时支持检测试剂盒的本地生产。必须明确以合理成本与私营部门共享资源的安排,包括将私人设施纳入公共管理。应持续审查和定期更新健康和安全协议。d. 教育:增加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预算项目,改善个人防护装备和供水及卫生设施的获取;重新实施学校供餐计划;提供安全可靠的学生交通;确保返校女孩免费使用月经用品。教师和学生如果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应该有权拒绝上学。
2020年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最严重的衰退。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收入将比新冠疫情前预测低7.3%,2021年仍将比疫情前预测低6.4%。中国经济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6.8%,全年增长2.3%。虽然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但这是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这场危机是由微生物病原体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的,这不仅是一场健康危机,也是一场经济危机。应对这场危机,各国都在从防控疫情和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第一个实施封锁隔离的国家,为了更科学地应对这场健康危机,中国一直在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疫苗研发和生产、为民众接种疫苗。为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如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增加防疫物资生产投入、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减税降费、增加货币供应量以改善市场流动性、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延期还本付息等。这些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了市场供需和增长前景。对中国来说,2020年尤其艰难,因为它不仅需要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还需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包括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等。为此,中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而持续的努力,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2月底至3月初,在中国大陆运营的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第四季度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消费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消费规模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20年8月份以来实现增长。而且,第三季度招聘情况明显好转,失业率逐月下降,全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仅为1.4万人。比2019年少了6600万美元。出口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反弹,第四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本报告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分析了疫情之初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导致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远低于疫情爆发前预期的水平。其次,我们从公共卫生政策、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就业政策和结构转型政策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应对疫情的具体举措。然后,我们从企业复工复产、就业招聘、消费需求、出口增长等方面分析了政策效果。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总结了中国应对疫情的政策经验,旨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