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Hanson 等人 2017)。大多数健康动物可以耐受 10% 的急性循环血容量损失而无需进行容量复苏。有几种方法可以估算术中失血量,包括测量抽吸罐中的血液量、计数浸血的拭子(海绵)和估算手术单上的血容量损失(Jutkowitz 2004)。用于评估出血的间接方法包括测量血红蛋白 [(Hb) 或血细胞比容 (Ht)]、白蛋白或总血清固体(Jutkowitz 2004)。然而,这些间接方法仅适用于评估发生代偿性液体转移后的失血量,而代偿性液体转移发生在急性出血事件后至少 2 小时(Jutkowitz 2004)。因此,对于出现严重出血的猫,容量复苏可能会延迟。此外,健康猫的血容量相对较小,范围从 52.6 ± 6.8 到 59.6 ± 5.8 mL kg e 1 ,这使确定失血量成为一个挑战( Groom 等人,1965 年;Mott,1968 年)。另外,当胸腔和腹腔内出现被上覆器官掩盖的隐匿性出血或视野受限(胸腔镜检查和腹腔镜检查)时,确定失血量尤其具有挑战性。猫的术中出血可能未被充分认识,并且是许多已报告的心血管相关围麻醉期死亡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 Brodbelt,2010 年)。目前,尚无评分系统可用于辅助检测或量化清醒或麻醉伴侣动物的急性出血(Reineke 2018),但它们在人类医学中很常见(Pons 等人 1985;Baskett 1990;Yucel 等人 2006;Chico-Fernandez 等人 2011;Ogura 等人 2014;Callcut 等人 2016)。在人类医学中应用的评分系统用于识别出血性休克患者,指导复苏或作为早期输血触发因素,通常是在患者送往医院之前(Terceros-Almanza 等人 2019)。我们推测理想的评分系统应该是:1)易于计算,2)利用反映出血早期反应的生理变量,3)包括反映血液成分变化的变量,和 4)仅由在怀疑急性出血后在某个时间点可获得的变量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任何可立即量化的生理、血液学、生化或电解质变量可用于猫急性出血评分系统 (CABSS) 预测家猫的急性严重出血事件。我们假设在轻度或重度出血事件之前获得的任何变量值都不会与在麻醉猫中事件后测得的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