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I 是双引擎、运输类、大客舱、超高速商务喷气机,配备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客舱高 6 英尺 5 英寸(1.95 米),宽 8 英尺 6 英寸(2.59 米),有 16 个大型全景窗户。它的最大航程为 7000 海里(12964 公里),速度为 0.85 马赫,最大运行马赫数为 0.925,最大巡航高度为 51,000 英尺。该飞机最多可容纳 22 人,包括驾驶舱中的 3 个标准位置和主舱中的最多 19 名乘客。标准飞机包括先进系统,包括增强视景系统 (EVS) II、平视显示器、合成视景主飞行显示器 (SV-PFD)、三重飞行管理系统、自动紧急下降模式、3-D 气象雷达和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由于发动机轴功率释放而导致的燃油消耗以及由此导致的飞机燃油消耗增加。本文回顾并比较了此类消耗的已发表和未发表数据。通过观察轴功率释放时发动机内部的现象,深入了解了轴功率释放所造成的影响。本文介绍了 TURBOMATCH 发动机仿真模型的结果,该模型已根据真实发动机数据进行了校准。推导出了用于计算由于轴功率释放而导致的燃油消耗的通用方程,并给出了不同飞行高度和马赫数的数值。主要结果是,对于典型的巡航飞行,轴功率因数 k P 约为 0.002 N/W。这使得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轴功率释放发电效率高达 70% 以上。
图 4.5 TFU - LPC 运行线 .............................................................. 84 图 4.6 TFU - IPC 运行线 .............................................................. 85 .........................图 4.7 TFU - HPC 运行线 ...................................................................... 86 图 4.8 MTF - LPC 运行线 ...................................................................... 87 图 4.9 MTF - FAN 运行线 ...................................................................... 88 图 4.10 MTF - IPC 运行线 ...................................................................... 89 图 4.11 MTF - HPC 运行线 ...................................................................... 90 图 4.12 DBE - LPC 运行线 ...................................................................... 91 图 4.13 DBE - IPC 运行线 ...................................................................... 92 图 4.14 DBE - HPC 运行线 ...................................................................... 93 图 4.15 任务剖面图 ................................................................................ 94 图 4.16 马赫数对 SFC 的影响和净推力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并验证了一种用于模拟航空航天应用的新型稳定可压缩流有限元框架。该框架由基于流线迎风/Petrov-Galerkin (SUPG) 的可压缩流 Navier-Stokes 方程、充当壁面函数的弱强制本质边界条件和充当激波捕获算子的基于熵的不连续性捕获方程组成。针对从低亚音速到跨音速流态的各种马赫数测试了该框架的准确性和稳健性。对 NACA 0012 翼型、RAE 2822 翼型、ONERA M6 机翼和 NASA 通用研究模型 (CRM) 飞机周围流动的二维和三维验证案例进行了气动模拟。将从所有案例的模拟中获得的压力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有限元框架用于飞机气动模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 -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使用MEMS(微电机电系统)获得的高温梯度传感器获得的结果,以在高度湍流中进行时间平均和波动的皮肤摩擦测量。设计为强大的壁挂式悬挂热线结构,使用传统的微观加工技术制造微传感器,该技术与微电脑兼容用于设计集成的智能系统。成功实施了两条风风隧道,在大量湍流中测试了该传感器,主流速度高达270 m/s(马赫数为0.79),这对应于客机巡游的平均速度。实验证明了微传感器的广泛动态范围,而没有达到其极限。微传感器因此表明了其在空气动力应用中测量湍流的价值,特别适合航空药物。
流体动力学——通常在其他地方发展起来——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绝对关键的因素。 很明显,德莱顿继承了航空探索的传统。在这本书中,莱恩非常有效地捕捉到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德莱顿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方式,例如,我们强调研究仪器,获取我们需要的数据;安全和质量保证;由一支小型、综合、高素质的团队进行仔细的飞行计划。我们还从他那里得到了我们愿意应对最困难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勇气。我们今天使用的航空委员会 (NACA) 实际上是在 1940 年成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了这些早期项目的评估。历史记录了所有技术飞机(P-47、P-5 1 和 F6F)的评估,从马赫数、操纵品质、低速和高速飞行高度、机动性、轨道等特性方面进行评估。作为 Hartley A. 的一员,仅凭这些,Walt 就会被铭记和
摘要 飞行颤振试验是任何新飞机项目认证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颤振测试是扩展包线的主要条件。本文总结了自主研发战斗机的颤振试验项目,旨在批准其基准配置的作战飞行包线。颤振清除方法结合了飞行前颤振分析和飞行颤振测试。扩展至全包线是沿着恒定马赫数和/或恒定 CAS 线的离散步骤组合完成的。通过处理飞行颤振试验数据并确保阻尼系数满足基于适航标准得出的清除标准,计算各种全局飞机模式的频率和阻尼系数(%g),从而获得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正如分析估计所预测的那样,飞行包线无颤振。从设计师的角度概述了颤振清除理念、试验程序和飞行试验期间遇到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亚音速下振荡半球形炮塔下游尾流响应的实验研究。振荡炮塔由安装在铝制矩形板上的炮塔外壳组成。炮塔组件设计为使炮塔以单一频率沿翼展方向振荡,与主要尾流模式的主频率一致。流体的基于共振的气动弹性响应导致炮塔沿翼展方向受迫振荡。安装在炮塔组件不同位置的多个加速度计用于测量局部位移。结果表明,炮塔以固定频率振荡,振荡频率范围为 0.3 至 0.55 马赫数,振荡幅度约为 1 毫米。在炮塔下游的隧道壁上放置了几个非稳定压力传感器,用于研究振荡炮塔的尾流响应。研究发现,与固定炮塔下游的尾流相比,振荡炮塔的压力波动能量较小,尾流在翼展方向上更加有序。
2. AS5011 - 可压缩流体流动课程内容:流体力学:流体流动的分类;欧拉和拉格朗日观点;流线、条纹线和路径线;速度梯度张量;流体流动控制方程;柯西应力;边界层;库埃特流。可压缩流动:热力学回顾;等熵流动关系;压缩性、声速和马赫数;一维稳定流动:绝热、无摩擦流动,有正激波 – 胡戈尼奥曲线、范诺流、瑞利流;二维稳定流动:有斜激波的流动、θ - β -M 曲线、普朗特-迈耶膨胀扇;一维非稳定流动:移动激波、激波管;流经 CD 喷嘴:面积-马赫关系、阻塞流、欠膨胀和过膨胀喷嘴;线性亚音速和超音速流动 – 普朗特-格劳尔特关系
摘要:非标准测试条件下标准风洞模型的已发表结果非常少见,并且/或者可能无法获得。已发现这些结果对贝尔格莱德军事技术学院 (VTI) 的一系列风洞测试准备工作非常有用。在非标准条件下进行标准模型的测试活动是为了作为未来在此类环境中进行风洞测试的内部数据库。这些测试部分重叠参考马赫数和/或攻角范围,在不同的 VTI 测试设施中进行;使用了不同的模型尺寸和支撑杆。简要介绍了 VTI 静态测量中使用的标准模型,从简单的导弹形状和再入体到复杂的飞机,并给出了非标准测试结果示例。已在可用范围内参考模型和设施之间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关联,并且在确认了良好的一致性后,假设结果在扩展的条件范围内也有效。这些结果可能对其他风洞设施的研究人员和那些使用 CFD 工具的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