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是指为生产适合食用的食品成分而种植的植物(Aly & Basik,2023),而根据第 201 条法律, 2012 年第 18 号关于食品的法律规定,食品成分是指来自生物资源和水的任何东西,无论是作为食品还是饮料。食物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体的能量和营养需求,因此食物成为社会的基本需求。粮食需求将始终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以印度尼西亚为例,预计 2050 年人口将达到 3.28 亿,因此全国粮食需求量估计为 4820 万吨,比 2010 年增加 145%(Ritung,2010 年)。如果印度尼西亚想要实现粮食自给自足,那么必须通过集约化生产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提高收获指数和作物生产力(Borlaug & Dowswell (2003)),但增加国内粮食产量不能损害环境,这可以通过采用可持续集约农业方法(可持续集约农业)来实现(Beltran - Pena et al., 2020)。实施可持续集约农业概念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利用植物育种活动中的优良品种(Pretty et a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