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20 世纪 70 年代,罗兹尼奇曾在奥地利第一任科学部长罗兹尼奇博士手下工作。 Hertha Firnberg 在该研究部门的成立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Firnberg 的继任者 Dr. 1984年,海因茨·菲舍尔经过招标委员会的明确投票,委托他管理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部分。应后来的系主任的要求,Univ.-Prof.博士汉斯·塔皮 (Hans Tuppy) 成为了博士。最终,经联邦政府一致决定,罗兹塞尼奇自 1989 年 1 月 1 日起被任命为部门负责人[1]——直到 2000 年,他在之后的每一任科学部长任期内都担任这一职务,为我国的研究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实施三项研发重点计划: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工业激光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 “2000 年政治变革”后,他担任联邦交通、创新和技术部 (BMVIT) 的“创新和技术”部门负责人直至 2002 年 [2]。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