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3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宣布冠状病毒病 (COVID-19) 为全球大流行病。此后,COVID-19 大流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威胁,时隔两年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存在。虽然一些国家已转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但世卫组织警告称,大流行远未结束,如果疫苗接种水平下降,可能继续引发全球疫情 [1,2]。自 2020 年底新冠疫苗获批以来,疫苗接种一直是各国实现群体免疫的重点 [3,4]。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大规模接种疫苗被视为抗击传染病爆发最有效的措施 [5-7]。截至 2022 年 10 月 25 日,马来西亚已报告近 490 万例新冠病例,总人口的 84.3% 接种了新冠疫苗。按照全球标准,马来西亚的疫苗接种率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高。尽管如此,随着马来西亚向地方性流行阶段过渡,疫苗犹豫(世卫组织将其定义为“尽管有疫苗接种服务,但仍延迟接受或拒绝接种疫苗” [8])仍然是部分民众面临的挑战 [2,9]。例如,截至 2022 年 10 月 25 日,80 岁以上的人群(80.9%)和马来西亚 16 个州中的 6 个州(吉打(77.4%)、吉兰丹(65.0%)、彭亨(76.0%)、霹雳(80.7%)、沙巴(68.2%)、登嘉楼(73.4%))的初级疫苗接种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0]。尽管马来西亚的整体疫苗接种覆盖率相对较高,但疫苗犹豫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未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很高。截至 2022 年 10 月 25 日,在该国记录的 36,452 例 COVID-19 死亡病例中,61.2% 未接种疫苗 [10]。其次,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不仅会影响死亡率,而且还与积极的公共和个人健康结果相关,例如降低 COVID-19 的传播率并减少 COVID-19 感染引起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11,12]。第三,目前需要疫苗加强剂来增强或恢复在主要疫苗接种后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保护作用,这危及疫苗覆盖的有效性 [13-15]。因此,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需要继续接种疫苗。因此,获得有关疫苗犹豫态度持续存在的原因的行为洞察对于有效管理大流行至关重要 [16]。鉴于马来西亚卫生部长的评论,这一点尤其重要,他确认,采用行为科学对于对抗击 COVID-19 的后续传播至关重要 [17]。马来西亚于 2021 年 2 月 24 日启动了 COVID-19 疫苗接种计划。但是,要求希望接种疫苗的居民在接种疫苗前进行登记。因此,与马来西亚之前大多数研究调查了整个人口的疫苗接种意向而不考虑其登记状态的研究不同[18-20],这项研究缩小到未登记人口群体的疫苗接种意向,这代表了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