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铝消费者和用户联合会 (FACE) 决定以新的活力重启欧盟对进口原铝关税的暂停活动,这要归功于罗马路易斯大学 (LUISS University)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题为“欧盟铝业 - 欧盟贸易措施对下游活动竞争力的影响”。该研究由 FACE 于 2014 年委托进行,旨在建立欧盟铝价值链的透明情景,特别关注下游环节,该环节约占欧盟铝业年营业额的 70%,占其总就业人数的近 92%。从源头上看,欧盟国内原铝供应不足,7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为了弥补2017年约510万吨的缺口,且这一缺口还在不断扩大,下游产业必须从境外供应商那里吸引铝材。与许多其他商品一样,铝产品也适用复杂的进口关税制度;对于未锻造金属,在2007年和2013年连续两次自主暂停征收关税后,铝合金、铝板坯和铝坯以及铸造合金的关税税率分别为3%、4%和6%。未锻造铝进口既有关税款(DP)也有关税款(DU),可以从与欧盟签署优惠贸易协定(PTA)的国家和普惠制(GSP)覆盖的欠发达国家(SPGA)免税进口。由于新的冶炼能力正在受欧盟关税影响的国家建设,应税金属的份额将随着欧盟对进口金属的需求而继续增长。无论如何,由于市场条件,DP价格基准已成为欧盟向下游用户供应原金属的事实基准,所有DU供应商都有强烈的动机收取DP价格,无论他们是否缴纳关税。因此,欧盟下游客户为进口和国内铝支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