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研究中的机器人
将人机协作提升到新水平。太脏、太尘土、太枯燥?太热或太冷?不适合协作机器人!它们可以在几乎任何工作环境中不知疲倦地工作,从生产大厅和食堂厨房到洁净室,将人类同事从单调、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来源:通用机器人认识采矿机器人 JULIUS
对于在弗莱贝格工作的另一个机器人系统 Julius 来说,这并不是玩乐高玩具。他的工作要艰巨得多:欧洲唯一一所拥有研究和教学矿山的大学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的 Mining-ROX 项目团队正在探索像 Julius 这样的自主机器人如何帮助采矿中的人类工人免除危险任务,并协助救援。
采矿一直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地下工作非常困难:空气炎热、潮湿且缺氧。隧道坍塌或爆炸等永久性危险对工人构成了真正的威胁——而且未来只会变得更糟:随着地表矿物的消耗,矿井不断加深,最深的矿井位于地下 2 英里以上。这些条件对人类来说几乎无法忍受,但对像 Julius 这样的机器人来说却不是问题。该机器人以德国数学家和工程师 Julius Weisbach 的名字命名,是该项目的两个机器人研究平台之一。它由一个 UR5 机械臂和一个 Robotiq 三指夹持器组成,基于 Innok Robotics 车辆。
Julius 到目前为止的角色之一是在我的测量任务中充当助手。该机器人陪同人类测量员,携带重型设备并使用专为人类设计的手持式测量设备收集传感数据。机器人将进行远程操作的另一种情况是勘探对人类不安全的矿区,例如灾难情况或废弃矿井。为了做到这一点,机器人必须通过在矿井各处放置 WiFi 中继站来建立与基站的数据通信链路。展望未来,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的 Bernhard Jung 教授表示:“未来的深矿将非常炎热,通风和冷却系统将经济上难以承受。事实上,采矿研究界的长期愿景是完全自动化的“无人矿井”。
此处 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