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人工智能的使用让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虽然用户高估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表现,但较高的人工智能素养会导致更大的过度自信,从而使有效互动变得复杂。后人工智能的使用让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认知表现。
来源:Scientific Inquirer在评估我们在某件事上的表现时,研究一致表明,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略好于平均水平。这种倾向在认知测试中表现不佳的人中更为明显。这就是所谓的邓宁-克鲁格效应(DKE)——人们在某件事上做得越差,他们就越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他们越“聪明”,他们就越少意识到自己的真正能力。
然而,阿尔托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涉及人工智能,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 (LLM) 时,DKE 并不成立,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用户在使用 ChatGPT 时都表现出严重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表现。事实上,从整体上看,人们高估了自己的表现。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发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的逆转——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更有人工智能素养的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明显的趋势,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实际能力更强。
‘我们发现,当谈到人工智能时,DKE 就消失了。事实上,真正令人惊讶的是,更高的人工智能素养会带来更多的过度自信。”Robin Welsch 教授说道。 “我们希望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与人工智能系统交互,而且能够更好地判断自己在这些系统中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盲目信任人工智能输出会带来风险,例如“降低”人们获取可靠信息的能力,甚至降低劳动力的技能。虽然人们在使用 ChatGPT 时确实表现更好,但令人担忧的是他们都高估了这种表现。
‘人工智能素养如今确实很重要,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韦尔奇说,人工智能素养可能非常技术性,它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有效的互动。
该文章于 10 月 27 日发表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