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经济学中知识的无能
主流经济学家过分强调“知识”。首先,一个人要想在经济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了解,而是要有超越事实的理解。企业家的判断最终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经济学家们流行将知识作为解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灵丹妙药。哈耶克(和哈耶克主义者)以“知识问题”而闻名,而主流人士也依赖模糊的知识概念(具体而言,缺乏知识)来解释重要的经济过程。例如,外生和内生增长理论都认为“知识”可以解释经济增长,从而解释社会繁荣。
知识对于各种事物都很重要。毕竟,缺乏知识就是无知——而无知不是任何事情的适当手段。然而,知识是有问题的,主要有两个原因:这个概念定义不明确(太宽泛,含义不明确),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微不足道的。
毫无疑问,事物的知识,例如技术知识,有助于生产商品。通过采用和加强劳动分工,有效生产技术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知识也是通过开发生产资本(工具、机器等)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减轻劳动力负担的必要组成部分。
同样,科学知识是生产技术的基础、信息和灵感来源。这些知识向我们(作为生产者)表明了什么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生产出哪些解决方案。
米塞斯在《人的行为》中讨论了科学和技术知识。它们对经济和社会都很重要。回想起来,社会的繁荣似乎与知识的积累有关(或许是由知识的积累引起的),尤其是“体现在资本中”(这是通常的说法)。然而,我们经常被提醒,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这就是这里的情况,经济学家应该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点的人。
人类行为 价值 注释 知识 注释 价值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