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感受:体现同情心的中世纪中国菩萨

金写道,水月观音雕像在艰难时期充当着富有同情心的向导。 观察与感受:体现同情心的中世纪中国菩萨一文最先出现在《斯坦福日报》上。

来源:斯坦福大学日报

在《观与感》中,专栏作家金伟丽(28 届)探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节奏和情感价位。

在《观与感》中,专栏作家金伟丽(28 届)探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节奏和情感价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展厅内有一座神圣的圣殿,里面陈列着中国佛教雕塑。

这座圣殿,即 208 号展厅,其设计和布置旨在营造一种冥想寺庙的氛围:一尊七世纪的漆佛坐在中央,一排排雕刻的菩萨装饰着每一面墙壁,自然光从上方的天窗洒进来。当我去大都会博物馆时,它既是我到达后参观的第一个展厅,也是我离开前参观的最后一个展厅。

七世纪漆佛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8 号展厅“中国佛教雕塑”的装置图,拍摄于 2024 年 4 月。本文描述的水月观音雕塑坐落在右二所示的基座上。(照片:WEILI JIN/斯坦福日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8 号展厅“中国佛教雕塑”的装置图,拍摄于 2024 年 4 月。本文描述的水月观音雕塑坐落在右二所示的基座上。 (图片:WEILI JIN/斯坦福日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8 号展厅“中国佛教雕塑”的装置图,拍摄于 2024 年 4 月。本文描述的水月观音雕塑位于右起第二个基座上。 (图片:WEILI JIN/斯坦福日报)

这个房间里的雕塑是 7 至 14 世纪中国佛教艺术最精美的典范之一。然而,其中有一件以其沉着冷静和优雅的气质而独树一帜。

可追溯到辽代的菩萨 一位中国公主

编者注:本文是一篇评论,包括主观想法、观点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