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关键词检索结果

线粒体可能是治愈糖尿病的关键

Mitochondria May Hold the Key to Curing Diabetes

密歇根大学 线粒体对于产生为细胞提供燃料并帮助其运作的能量至关重要。然而,线粒体缺陷与发展有关......

蝎科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基因重排和系统发育影响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genomes from Buthidae (Scorpiones): gene rearrangement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布提达科 (Scorpiones) 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基因重排和系统发育意义摘要蝎子是一类多样化的蛛形纲动物,由 2,000 多个有效物种组成,但其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mitogenome) 的研究关注有限。为了增加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可供研究的物种分类采样频率,我们重建了布提达科五种蝎子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它们是 Androctonus amoreuxi (Audouin, 1826)、Hottentotta tamulus (Fabricius, 1798)、Leiurus quinquestriatus (Ehrenberg, 1828)、Lychas mucronatus (Fabri

细胞中隐藏的英雄:线粒体如何平衡能量和生存

The Hidden Heroes of Your Cells: How Mitochondria Balance Energy and Survival

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线粒体不仅能为细胞提供能量,还能制造细胞的基本构件,平衡这些作用,尤其是在压力之下。科学家发现线粒体内部存在动态分工,一组专注于产生能量,另一组专注于生产结构成分。这 [...]

基于蜘蛛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深入了解进化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Molecula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ased on Mitogenomes of Spider: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基于蜘蛛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揭示进化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摘要本研究对共 255 个蜘蛛线粒体基因组和 4 个外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 39 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是从头组装的,以探索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适应性进化。结果表明,水生银线蛛的线粒体长度最长,密码子偏好性最明显,为 UUA,其次是 CCU。不同科的密码子使用频率相似,蜘蛛线粒体基因组中的密码子使用主要受自然选择压力而非 G/C 突变偏向的影响。我们的系统发育拓扑结构清楚地解释了蜘蛛之间的进化关系,分歧时间估计表明蜘蛛起源于早泥盆世,中皮蜘蛛和后皮蜘蛛两个分支在晚石炭世分离。祖先范围和性状重建结果支持蜘蛛的祖先起源于泥

安捷伦宣布推出用于线粒体研究的创新型 Mito-rOCR 检测试剂盒

Agilent Announces the Innovative Mito-rOCR Assay Kit for Mitochondrial Research

安捷伦科技公司宣布推出新的 Mito-rOCR 检测试剂盒。这种简单、精简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使各种技能水平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对线粒体功能进行复杂的分析。凭借这款经济高效且用途广泛的试剂盒,研究人员可以轻松地将相对线粒体呼吸的功能评估纳入其细胞生理学和疾病病理学研究中……

从线粒体中跳出“Numts”可能既快又致命

Jumping 'Numts' from Mitochondria Can Be Fast and Deadly

线粒体的 DNA 片段可以以惊人的速度跳入我们的基因组,并可能缩短寿命

[软体动物 • 2025] Semisulcospira egretta • 中国福建发现的一种新 Semisulcospira O. Boettger, 1886(Gastropoda:Cerithoidea:Semisulcospiridae)及其线粒体基因组和系统发育意义

[Mollusca • 2025] Semisulcospira egretta • A New Species of Semisulcospira O. Boettger, 1886 (Gastropoda: Cerithoidea: Semisulcospiridae) from Fujian, China with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Semisulcospira egretta Y.-Z. Meng,载 Xu, Meng, Zeng, Wang, Zhong, Yang, Zhou et Glasby,2025。 DOI:doi.org/10.3897/zse.101.136882 摘要在研究中国半沟螺科(Semisulcospira egretta)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过程中,我们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山溪中根据形态学和分子证据发现了一个推测的新种。该新种半沟螺属(Semisulcospira egretta sp. nov.)的特点是其壳薄而光滑,育儿囊中保留了约0.5毫米长的胚壳,并且其舌状形态具有独特特征。线粒体标记

[爬虫学 • 2024] 隐藏在世界屋脊上:线粒体数据揭示了喜马拉雅 Ablepharine Skinks(爬行动物纲:Scincidae)非凡的遗传多样性

[Herpetology • 2024] Hidden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Mitochondrial Data Reveals Exceptional Genetic Diversity of Himalayan Ablepharine Skinks (Reptilia: Scincidae)

从 mtDNA 序列分析亚洲 Ablepharine 石龙子多样性:Protoblepharus(蓝色)、Ablepharus sikkimensis 组(黄色)、Ablepharus himalayanus 组(红色)和 Ablepharus ladacensis 组(绿色)。in Bragin, Litvinchuk, Borkin, Melnikov, Skorinov, ...et Poyarkov, 2024. DOI: doi.org/10.30906/1026-2296-2024-31-6-351-368 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729624

发现卵子对精子线粒体的免疫样攻击可能有助于生育

Discovery of egg's immune-like attack on sperm mitochondria may aid fertility

受精几分钟后,果蝇的卵子就变成了两性之战的场景。卵子攻击并摧毁了受精精子的细胞“发电厂”(线粒体),因此只剩下自己的线粒体。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的这些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可能为先进的受精治疗提供见解,并揭示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所有的线粒体?

[鱼类学 • 2024] Karstsinnectes daxinensis • 中国喀斯特泥鳅(Nemacheilidae:Karstsinnectes)的进化史:来自线粒体基因组的新见解和中国广西新物种的描述

[Ichthyology • 2024] Karstsinnectes daxinensis •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hinese Karst Loaches (Nemacheilidae: Karstsinnectes): New insights from Mitochondrial-based Genomes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Guangxi, China

Karstsinnectes daxinensis Luo, Zhou & Zhou,in T. Luo, F.-W. Luo, Lan, M.-Y. Xiao, J.-J. Zhou, Liao, N. Xiao et J. Zhou, 2024. 大新中华喀斯特泥鳅 | 大新中华喀斯特泥鳅 || DOI: doi.org/10.3897/zse.100.133964 摘要 2023 年在对 Oreonectes (Nemacheilidae) 属进行修订时,建立了一种名为 Karstsinnectes 的盲鱼属。本研究记录了 6 个物种,并取得了一些分类学进展;然而,由于缺乏某些物种(例

亚马逊三种鞭蜘蛛(蛛形纲、钝尾蛛)的新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和比较分析

New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three whip spider species from the Amazon (Arachnida, Amblypygi) with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亚马逊地区三种鞭蜘蛛(蛛形纲、Amblypygi)的新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和比较分析摘要对鞭蜘蛛 Charinus carajas、C. ferreus 和 Heterophrynus longicornis 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注释,并与其他鞭蜘蛛和蛛形纲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这三种新的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后生动物中常见的 37 个基因: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PCG)、22 个转移 RNA (tRNA) 和两个核糖体 RNA (rRNA),以及一个非编码控制区 (CR)。大多数 PCG 都呈现 ATN 起始密码子,但两种 Charinus 物种的 cox1 除外,其

大多数患有线粒体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诊断

Most patients with mitochondrial disease can be diagnosed via genomic sequencing

根据一项新研究,超过一半的线粒体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诊断,这一发现将彻底改变家庭护理。墨尔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促进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尤其是在儿童中。

动物进化中频繁出现异常线粒体 tRNA 基因

Aberrant Mitochondrial tRNA Genes Appear Frequently in Animal Evolution

异常线粒体 tRNA 基因在动物进化中频繁出现摘要线粒体 tRNA 在整个后生动物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多样化的异常结构组合。由于有超过 12,500 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可用,因此必须对 mt-tRNA 库和结构变异的模式变化进行全面概述。当然,这需要使用统一的工作流程重新分析超过 250,000 个 mt-tRNA 的序列数据。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使用 mitos2 在 2022 年 9 月之前对 RefSeq 数据库中所有可用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完整重新注释的结果。根据文献中报道的 mt-tRNA 变体的个案,我们的数据精确定位了各自的变化热点,即棘头目 (Lophotrochozoa)、线虫、蜱螨

早期研究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克罗恩病

Malfunctioning mitochondria may drive Crohn's disease, early study hints

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从而导致克罗恩病。

线粒体缺陷:新研究揭示克罗恩病的隐藏原因

Defective Mitochondria: New Research Uncovers Hidden Cause of Crohn’s Disease

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的研究人员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克罗恩病联系起来,证明小鼠的线粒体缺陷可诱发慢性肠道炎症症状并影响微生物群。这一发现为专注于线粒体修复的新疗法开辟了可能性。克罗恩病 (CD) 的常见症状包括慢性腹泻、腹痛、[...]

线粒体研究与治疗进展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gress in Mitochondrial Research and Therapy

会议于 2024 年 11 月 11 日在 Dharwad 举行。

多面线粒体保持神秘感

Multifaceted Mitochondria Maintain Mystique

线粒体虽小但威力无穷,它不断给科学家们带来惊喜,让他们对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多种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罗伯特·肯尼迪 (RFK),Jr.,抗生素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RFK, Jr., Antibiotic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Mike Klymkowsky,BioSocratic 最近,醒来后,我转向 RealClearScience(一个长期习惯)。在那里我找到了一篇文章(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