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我们采用病例对照、测试阴性设计来评估疫苗对 Covid-19 的有效性,这些有效性导致住院、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使用生命支持干预措施(机械通气、血管加压药和体外膜氧合)或死亡。2021 年 7 月 1 日至 10 月 25 日期间,我们在 23 个州的 31 家医院筛查了经实验室确诊的 Covid-19 符合条件的病例患者的入院日志。我们通过比较病例患者之前完全接种疫苗(两剂 BNT162b2)的几率以及两个基于医院的对照组来估计疫苗有效性:有 Covid-19 样症状但 SARS-CoV-2 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测试阴性)和没有 Covid-19 样症状的患者(综合征阴性)。
在由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 引起的危重疾病中,存在宿主介导的肺部炎症 1 ,并导致死亡 2 。与危重疾病相关的宿主遗传变异可能为治疗开发确定机制目标 3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来自英国 208 个重症监护病房的 2,244 名 COVID-19 危重患者进行的 GenOMICC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结果。我们已经确定并复制了以下新的全基因组显著关联:在染色体 12q24.13(rs10735079,P = 1.65 × 10 −8)上,在编码抗病毒限制性酶激活剂(OAS1、OAS2 和 OAS3)的基因簇中;位于染色体 19p13.2(rs74956615,P = 2.3 × 10 −8)上,靠近编码酪氨酸激酶 2( TYK2 )的基因;位于染色体 19p13.3(rs2109069,P = 3.98 × 10 −12)上,位于编码二肽基肽酶 9( DPP9 )的基因内;以及位于染色体 21q22.1(rs2236757,P = 4.99 × 10 −8 )上的干扰素受体基因 IFNAR2 。我们确定了重新利用已许可药物的潜在目标: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我们发现证据表明 IFNAR2 的低表达或 TYK2 的高表达与危及生命的疾病有关;肺组织中转录组范围的关联分析表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趋化受体 CCR2 的高表达与严重的 COVID-19 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定了与 COVID-19 中关键宿主抗病毒防御机制和炎症器官损伤介质相关的强有力遗传信号。这两种机制可能都适合用现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然而,在临床实践发生任何变化之前,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将是必不可少的。
结果 50 名患者(16 名女性 [32%];平均 [SD] 年龄为 59 [12] 岁 [范围,20-89 岁])接受了即时 MRI 检查。患者表现为缺血性卒中(n = 9)、出血性卒中(n = 12)、蛛网膜下腔出血(n = 2)、创伤性脑损伤(n = 3)、脑肿瘤(n = 4)和伴有精神状态改变的 COVID-19(n = 20)。检查时间为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后中位数 5 天(范围,0-37 天)。分别对 37、48、45 和 32 名患者进行了诊断级 T1 加权、T2 加权、T2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 30 名未感染 COVID-19 的患者中有 29 名(97%)检测到神经影像学异常,20 名感染 COVID-19 的患者中有 8 名(40%)出现异常。在重症监护室部署便携式 MRI 或扫描期间没有出现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结果 在参与 PICU 的 48 名 COVID-19 儿童中,25 名(52%)为男性,中位年龄(范围)为 13 岁(4.2-16.6 岁)。40 名患者(83%)有严重的先前合并症;35 名(73%)出现呼吸道症状,18 名(38%)需要有创通气。11 名患者(23%)出现 2 个或更多器官系统衰竭。1 名患者(2%)需要体外膜氧合。28 名患者(61%)使用了靶向疗法,其中羟氯喹是最常用的药物,单独使用(11 名患者)或联合使用(10 名患者)。在随访结束时,2 名患者(4%)死亡,15 名(31%)仍住院,其中 3 名仍需要呼吸机支持,1 名接受体外膜氧合。出院患者的 PICU 和医院住院时间中位数(范围)分别为 5(3-9)天和 7(4-13)天。
ICU 中危重患者的管理极具挑战性,因为它通常涉及使用多种药物,并需要根据患者的器官功能和反应快速改变剂量。与普通医院病房的患者相比,ICU 中的患者接受的药物数量是普通医院病房的两倍,死亡率更高,尤其是由于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 (Kane-Gill 2017)。感染源控制以及早期和适当的抗菌治疗是临床医生管理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的最有效策略 (Rhodes 2017)。因此,尽管 ICU 中的危重患者占所有入院人数的不到 10%,但 ICU 中每位患者的抗菌药物消耗量却是其他医院病房的 10 倍 (Dul hunty 2011),这并不奇怪。然而,传统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和大多数抗菌药物给药指南可能并不适用于这些 ICU 患者,因为它们很少涉及与该患者群体相关的生理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给药方案的产品信息大多来自健康志愿者和/或门诊患者的数据,并未涉及与这一特殊患者群体相关的生理和 PK 差异。因此,对 ICU 中的所有危重患者应用标准剂量或“一刀切”给药策略可能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会导致这些患者的抗菌药物暴露不足和治疗失败 (Abdul-Aziz 2018)。使用 PK 和 PD 原理优化抗菌药物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