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始剂量:每次口服 50 至 100 毫克,每 12 小时一次 • 每 3-7 天滴定 50 – 100 毫克 • 剂量依赖效应 • 需要减少剂量的人群: • 老年人 • 肝病患者 • 严重肾功能不全 • 监测: • QRS 间隔 • 压力测试
注意事项 • 抽搐/癫痫病史 • 近期心肌梗塞 • 近期心脏移植(不到 1 年) • 一度 AV 或束支传导阻滞 • 心房颤动、扑动,尤其是伴有旁路 • 心力衰竭 • 低血压、高血压 • 心力衰竭 • 与支气管收缩不相关的阻塞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炎 • 心动过缓 • QT 间期延长 • 怀孕和/或哺乳:关于怀孕期间使用腺苷的信息有限。由于腺苷的半衰期和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因此静脉注射腺苷不太可能对孕妇或胎儿造成严重的有害影响。如果选择腺苷作为药物,请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TDP-43 是一种蛋白质,通常可保持运动神经元健康。然而,在 MND 中,TDP-43 会行为失常,改变其结构,并对运动神经元造成伤害。在这个项目中,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旨在识别行为失常的 TDP-43 蛋白的激动人心的新药。他们将测试这些药物是否能够识别并选择性地从运动神经元中去除有害的 TDP-43,而不会影响运动神经元正常运作所需的正常 TDP-43 蛋白。
15.对于已知有明显QTc延长(男性>450毫秒,女性>470毫秒)的患者,可预测地延长QTc间期(QTc=QT/RR)的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昂丹司琼、西酞普兰(剂量>20毫克/天)、依他普仑(剂量>10毫克/天)、三环类抗抑郁药、锂、氟哌啶醇、地高辛、1A类抗心律失常药、III类抗心律失常药、替扎尼定、吩噻嗪类、阿司咪唑、米拉贝隆(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在EHRA SIC网站和2023年10月5日之间在EHRA SIC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开发并分发了一份25项在线问卷。在206名受访者中,女性为16%,61%的人在30至49岁之间。大多数受访者是EP专家(81%)在大学医院工作(47%)。大多数par ticipant(67%)同意应将AICM定义为心律不齐新发作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损伤,但只有35%的人只有35%的LVEF识别以诊断为具有广泛值的AICM(5-20%LVEF下降)。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所有可用的疗法:导管消融(93%),电心疗法(83%),抗心律失常药物(76%)和辅助HF治疗(76%)。总共83%的受访者表示,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之前,应首先在HF诊断辅助HF治疗,而84%的受访者同意应在LVEF归一化后的六个月内停止。在随访期间对第一个LVEF重新评估的最佳时间点的响应明显变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的1天至6个月)。
化学类别 美西律是一种非选择性电压门控钠通道阻滞剂,属于 IB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是一种芳香醚和一级氨基化合物。 作用方式概述 美西律是一种局部麻醉剂、抗心律失常剂,结构类似于利多卡因。美西律可有效抑制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美西律与利多卡因一样,可抑制内向钠电流,从而降低动作电位 0 期上升率。美西律缩短浦肯野纤维中的有效不应期 (ERP)。ERP 的减少幅度小于动作电位持续时间 (APD) 的减少幅度,从而导致 ERP/APD 比率增加。 关于其成分的重要信息 化学活性物质 产品信息超链接
评估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方法,以突出尚待回答的知识差距,以及将这些策略正确转化为临床环境所需的必要步骤。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失衡,其特征是慢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戒断,降低心脏电生理学并促进心室心律失常。因此,针对交感神经不平衡的神经调节干预措施已成为有希望的抗心律失常策略。这些策略针对心脏神经的不同部分,直接或间接恢复心脏自主语调。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对交感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心脏交感神经神经神经,胸腔硬膜外麻醉以及脊髓和迷走神经刺激的药理阻滞。一再证明神经调节策略是非常有效且非常有前途的抗心律失常疗法。然而,我们对神经心理生理学的理解仍然有很大的余地,完善了当前的神经调节战略选择,并阐明了许多这些战略选择的慢性影响。
摘要 目的 抗癫痫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电压门控钠 (Na +) 通道 (VGSC),临床前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减少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我们研究了乳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使用 VGSC 抑制剂与生存期之间的关联。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设置从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接中提取的个人电子初级医疗保健记录。参与者 132 996 名被诊断为乳腺癌、肠癌或前列腺癌的患者的记录。结果测量调整后的 Cox 比例风险回归用于分析与接触 VGSC 抑制剂相关的癌症特异性生存期。还考虑了非 VGSC 抑制抗癫痫药物和其他非 VGSC 阻滞剂的暴露。药物暴露被视为时变协变量,以解释永恒时间偏差。结果 在 1 002 225 人年的随访中,共有 42 037 人死于癌症。53 724 名(40.4%)癌症患者至少开过一次 VGSC 抑制剂处方。癌症死亡风险的增加与接触此类药物有关(HR 1.59,95% CI 1.56 至 1.63,p<0.001)。这适用于 VGSC 抑制三环抗抑郁药(HR 1.61,95% CI 1.50 至 1.65,p<0.001)、局部麻醉药(HR 1.49,95% CI 1.43 至 1.55,p<0.001)和抗惊厥药(HR 1.40,95% CI 1.34 至 1.48,p<0.001),并且在敏感性分析中持续存在。相反,暴露于 VGSC 抑制 1c 类和 1d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显著提高相关(分别为 HR 0.75,95% CI 0.64 至 0.88,p<0.001 和 HR 0.54,95% CI 0.33 至 0.88,p=0.01)。结论 VGSC 抑制剂的使用与癌症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因适应症而异。使用 VGSC 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而非抗惊厥药物)支持了临床前数据的结果,即生存率有所提高。然而,这些关联可能还存在其他混杂因素,这凸显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2018 年美国心脏协会重点更新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在心脏骤停期间和之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紧急心血管护理指南的更新 (1) 2019 年美国心脏协会重点更新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在心脏骤停期间使用高级气道、血管加压药和体外心肺复苏的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紧急心血管护理指南的更新 (2) 成人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写作组。第 3 部分:成人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2020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3) 2023 年美国心脏协会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重点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4) 2023 年美国心脏协会中毒导致心脏骤停或危及生命的毒性患者的管理重点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5) 政策建议和重点(粗体) 2018 年成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F/pVT) 心脏骤停复苏期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