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只能针对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和部分转移部位起效,对于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肿瘤不能彻底治愈。化疗属于全身治疗,可以治疗所有的肿瘤细胞,但化疗药物通常选择性较差,不能明确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导致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2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代表了肿瘤治疗的最大突破和进展,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的免疫功能杀死肿瘤细胞,正在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免疫治疗的广泛推行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其严重的不良反应、非特异性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等。3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与致癌位点选择性结合,在肿瘤部位形成高浓度的靶向药物,从而降低靶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达拉非尼 10mg 分散片(Finlee®)SMC 2667 适应症:与曲美替尼(Spexotras®)联合用于: - 治疗需要全身治疗的 1 岁及以上患有 BRAF V600E 突变的低级别胶质瘤的儿科患者。 - 治疗患有 BRAF V600E 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的 1 岁及以上儿童患者,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一次放疗和/或化疗治疗。
抗肿瘤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或两者结合。大多数癌症患儿接受标准剂量化疗,但高风险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某些实体瘤患儿和疾病复发患儿通常需要高剂量化疗(+/- 放疗),然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一些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如果放疗范围包括脾脏(剂量 >10 Gy),则可能出现功能性脾功能减退或无脾。这些不同的治疗形式对免疫系统和免疫缺陷程度有不同的影响。免疫改变反映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针对先前感染和疫苗接种的特异性抗体的下降。这导致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增加。幸运的是,大多数疫苗可预防疾病 (VPD) 现在很少见;然而,某些疾病的风险仍然很大,部分原因是移民和旅行增加,以及疫苗更新不良。 VPD 可能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鉴于接受癌症治疗的儿童(尤其是 HSCT 接受者)的免疫缺陷,重要的是确保他们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完成后都能免受 VPD 的侵害。这可以通过在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和治疗完成后的平衡免疫恢复时间点优化儿童的疫苗接种策略来实现,以避免疫苗副作用(尤其是活疫苗)并实现最佳免疫反应。鉴于恶性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的多样性,很难为每种疾病提出不同的时间表。相反,将他们分为接受标准剂量化疗的儿童和接受高剂量化疗后进行异基因或自体 HSCT 的儿童是合理的。对于接受其他方式治疗的儿童,例如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 (CAR-T) 或接受 B 细胞耗竭疗法(例如利妥昔单抗)的儿童,已发表的数据有限,发表的指导也很少。 CAR-T 接受者的疫苗接种(或重新接种)方法应根据治疗完成时间以及儿童是否(以及何时)接受过 HSCT 进行个性化咨询,这会影响是否建议进行标准化疗加强疫苗接种或重新接种计划。此外,许多 CAR-T 接受者患有持续的 B 细胞发育不全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类患者将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在 B 细胞耗竭治疗后,如果免疫球蛋白浓度和 B 细胞数量已经恢复,则遵循标准化疗加强方法似乎是合理的。
摘要 尽管肿瘤学领域取得了科学进展,但癌症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的分子和细胞异质性是导致癌症治疗临床反应不可预测和失败的重要因素。癌症干细胞 (CSC) 被认为是能够驱动和维持肿瘤发生和转移的肿瘤细胞亚群,导致不同类型癌症的预后不良。CSC 表现出高度的可塑性,能够快速适应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并且本质上对当前的化疗和放疗具有抵抗力。CSC 介导的治疗耐药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它们包括 CSC 用于克服治疗带来的挑战的不同策略,例如激活 DNA 修复系统、抗凋亡机制、获得静止状态和上皮-间质转化、增加药物外排能力、缺氧环境、CSC 生态位保护、干性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和免疫监视。彻底消除 CSC 似乎是实现肿瘤控制和提高癌症患者总体生存率的主要目标。本综述将重点介绍 CSC 对 HNSCC 中的放疗和化疗具有抗性的多因素机制,支持使用可能的策略来克服治疗失败。
ABC 绝经前患者可通过双侧卵巢切除术、持续使用 LHRH 激动剂或通过盆腔放疗进行卵巢功能消融来获得足够的 OFS(后者并非总是有效,因此是最不优选的选择)。(LoE/GoR:I/A)(85%)如果在这个年龄组中使用 LHRH 激动剂,通常应每 4 周给药一次以优化 OFS。(LoE/GoR:II/B)(85%)
脑转移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1 )。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脑肿瘤的 10 倍,占所有癌症患者的 20% 至 40%,在美国每年有超过 100,000 名新患者 ( 2 – 4 )。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筛查的增加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长期以来,血脑屏障一直对传统化疗药物进入脑部并有效治疗这些病变构成挑战。因此,迄今为止,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 和全脑放射治疗;全身疗法的作用有限 ( 5 )。目前,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按症状分层,以及按数量(单个病灶、寡转移、多转移)和大小分层疾病负担(6、7)。有症状且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通常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即可获益(8)。有症状且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除了接受全身治疗(传统化疗、免疫疗法和/或靶向分子疗法)外,还可能接受手术和/或放疗(SRS、低分割放射外科或全脑放疗),具体取决于转移瘤的数量和大小
联合疗法已成为提高治疗效果的常用策略。例如,与晚期黑色素瘤的单一疗法相比,将 BRAF 抑制剂与 MEK 抑制剂联合使用已证明效果更佳。同样,免疫疗法可与放疗或化疗联合使用以产生协同效应,在直接针对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反应。这种多模式方法已成为一种解决单一药物治疗中经常出现的耐药机制的方法 [8]。
结直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学疗法和放疗。但是,由于早期结直肠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尽管筛查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达到了进展阶段。此外,多达50%的局部晚期疾病患者最终发展转移[3]。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ACRC)被定义为CRC II期(CT3-4,N0)/III期(任何CT,N+)[4]。在近年来,标准化手术的进步以及随后的新辅助治疗的改善已改善结果。新辅助治疗的优点是它可以降低肿瘤阶段,提高R0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使某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完整反应(CCR)甚至病理完全反应(PCR)。然而,由新辅助放疗或化学疗法引起的遥远转移,手术病毒和不良反应(AE)仍然是显着的问题。在转移性CRC(MCRC)患者中,这些患者的一小部分可以接受治愈性切除,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总体存活仅为30个月[5]。虽然经典化学疗法方案的益处平稳,但我们迫切需要制定一种新的有效治疗策略来改善大肠癌的生存预后。
摘要2016和2021世界卫生组织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导致异急塞脱氢酶(IDH) - 突变剂神经胶质瘤的分类有了重大改善。随着更有效的治疗,许多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是,治疗指南通常仍基于包括IDH野生型和IDH突变肿瘤患者的历史系列信息的信息。他们为所谓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放疗和化学疗法的建议,通常基于手术后的残留肿瘤,年龄超过40岁。更多的最新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与IDH突变神经瘤患者结果相关的临床,放射性和分子因素。今天应将这些见解用于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在许多IDH突变年级2和3神经胶质瘤的患者中,如果仔细监测的放疗和化学疗法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危害患者的整体结果。在Indigo试验中显示患者受益于IDH抑制剂Vorasidenib的益处,有很大的人群在建议其延迟不良事件的延迟不良事件之前,可以合理地尝试此类药物,从而影响生存质量。正在进行的试验应有助于进一步识别从该治疗中受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