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消除谐波失真外,有源谐波滤波器还解决了其他几个电能质量难题。我们的选择性操作模式允许您根据特定的性能水平定制功能。通过注入基波无功功率,轻松配置功率因数改进。与传统技术不同,我们的实时响应可确保无功功率有效地馈送到快速波动的负载,如焊机、起重机等。它可以减轻电压变化和闪烁。即使是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负载,如点焊,也可以得到解决。
SPV 端的谐波和电压调节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热潮已经取代了很大一部分传统发电方式,同时,具有大量无功分量的负载实际上会降低系统的功率因数。随着太阳能光伏电站 (SPV) 的普及,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校正、无功功率要求和谐波对于消费者和公用事业都变得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电网中的容性负载会导致功率因数超前和过压,而感性负载会导致功率因数滞后和欠压。系统的低功率因数会给电网带来很高的输电负担(和损耗),因此,大多数监管机构都规定允许公用事业公司向大宗消费者收取低功率因数的罚款。传统 SPV 系统以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而不考虑公用事业网络的无功功率需求。实际上,这种光伏系统连接到电网时,会降低负载端的功率因数,因为有功功率的一部分是通过 SPV 满足的(其中 SPV 容量小于消费者端的负载),然后电网提供平衡有功功率,但保持相同数量的无功功率给连接的负载。这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示例来解释:示例:- 图 1 中的前提是消耗 1000kW 的有功功率和 450KVAr 的无功功率,导致功率因数为 0.912(滞后)和标称较低的系统电压。如果该场所安装了一个 500kW SPV 系统,该系统以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电力,则只有从电网输入的有功功率会减少(以(SPV)发电的程度为准)。从电网吸收的无功功率将保持不变。如果 SPV 电厂发电 500 kW,则从电网吸收的无功功率将为 500kW 和 450kVAR。实际上,电网功率的功率因数将滞后 0.743。因此,负载端的电压将进一步下降。图 1
可再生能源 (RES) 在配电网中的日益普及已将传统电压调节推向极限。为了在这种新环境下开发先进的电压控制技术,需要在输电系统运营商 (TSO) 和配电系统运营商 (DSO) 之间进行充分且实时的协调和通信。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散的 TSO-DSO 协调方法,用于在 DSO 边界内调度和部署最佳无功功率交换,从而改善 TSO 网络中的电压控制。所提出的方法通过标准化业务用例 (BUC) 实现。通过在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通用信息模型 (CIM) 标准系列 IEC61970、IEC61968 和 IEC62325 的框架内设计和开发 BUC,解决了 TSO、DSO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操作性。鉴于缺乏现场试点测试,所提出的标准化 BUC 在真实的斯洛文尼亚 TSO 和 DSO 网络上进行了演示。本文介绍的模拟实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标准化 BUC 的所提出的数据交换机制证明了以 CIM 通用电网模型交换标准 (CGMES) 格式在 TSO、DSO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例如重要电网用户 (SGU) 和电表运营商)之间成功交换数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网络拓扑、DG 运行场景和电容器组的大小和位置进行灵敏度和稳健性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散式 TSO-DSO 协调方法通过管理不同 RES(例如电容器组和不同的分布式发电机 (DG),即水电、光伏 (PV) 和热电联产单元)注入的无功功率来调节高压 (HV) 的能力。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管理分布式发电,使其贡献额外的(正或负)无功功率,以减少电网中的电压偏差,通过减少从 TSO 到 DSO 网络的无功功率流动(反之亦然)来改善 DSO 边界的电能质量,并将高压电压保持在安全值内。不幸的是,对于电容器组来说情况并非如此,所提出的方法管理其注入的无功功率以调节高压电压的能力高度依赖于其大小和位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本文将基于 PSO 的 PI 控制应用于 APF 拓扑的系统切换功能。使用粒子群优化 (PSO) 方法对有源电力滤波器 (APF) 的比例和积分 (PI) 增益进行调整,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传统的 PI 控制器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并且精度较低。使用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方案提取谐波负载电流。将使用 PSO 训练的 PI 控制器与传统 PI 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包括总谐波失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容器电压调节)进行了比较。PSO 具有快速收敛、最少的调整参数和快速执行来解决非线性问题的特点。传统的 PI 控制器被在线 PSO 训练的 PI 控制器所取代,目的是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增强 APF 中的直流电压跟踪。所提出的工作是在 sim-power system 工具箱中开发的,该工具箱是 Matlab/Simulink 中的一个软件包。
1. 在适当的时间注入和吸收适当数量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最佳地支持网络电压并减少电压相位不平衡。 2. 在峰值负载期间注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减少馈线上的峰值负载。 3. 自主管理电池的充电状态,而不影响电网支持功能。 4. 无缝集成来自外部控制器(例如 ADMS 或 VPP 系统)的外部充电/放电命令。 5. 允许参与基于本地(分散)频率测量的 FCAS 市场。 6. 自主运行,不严重依赖通信。在有通信和上游信息的情况下,它会优化其性能。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连接在配电层的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的新应用。它包括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 BESS,即进入配电网的净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尽可能接近后者的动态等效模型的响应,后者用于输电系统的大扰动动态模拟。因此,BESS 补偿了等效模型不可避免的不准确性,从而可以以更高的精度保证使用。电池应该可用于配电网主变电站的其他用途。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无需借助该电网的任何模型。在 CIGRE MV 测试系统上报告了模拟结果。在响应各种严重程度的扰动时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