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包括《美国自愿标准体系——亚洲创新政策的“最佳实践”模式》(2013 年);《自主创新与全球化:中国标准化战略面临的挑战》(2011 年)(现已以中文出版);《中国的创新政策给美国敲响了警钟》(2011 年);《电子行业的知识新地理?》《亚洲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作用》(2009 年);《中国 IT 企业能否在全球知识网络中发展创新能力?》(2008 年);《中国新兴工业经济——来自 IT 行业的见解》(与 Barry Naughton 合著)2007 年;《创新离岸外包——亚洲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新兴作用》(2006 年);《创新的复杂性和国际化:芯片设计为何转移到亚洲?》,《国际创新管理杂志》(2005 年);亚洲的国际生产网络:竞争还是财富?(2000);以及《技术能力和出口成功——东亚的经验教训》(1998)。
摘要。标准涉及个人和政府、市场等团体出于不同利益和目的的一系列行动。标准是通过社会和科学协调而产生的,并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使用。本研究从法律和组织角度考察了韩国的标准治理,该治理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三个重要要素构建和实施:标准化、合格评定和计量。韩国宪法第127(2)条规定“国家应建立国家标准体系”,并于1999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基本法》和《实施令》,以建立和实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标准化、合格评定和计量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为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致可靠的社会和科学技术基础。借鉴韩国地震风险管理国家标准的案例,本研究探讨了这些质量管理要素之间的不平衡和脱节问题。最后,从网络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国家质量保证的未来计划。
摘要。制定人工智能系统的国家标准并赋予其国际地位对于保持在先进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是必要的。本文讨论了美国和俄罗斯使用人工智能的前景,以及制定国家计划和制定该领域国家标准的概念;给出了一些国家在信息教育技术中使用人工智能元素的例子;证实了为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个领域制定人工智能标准的必要性,以及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及其制定过程;展示了政府机构在组织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和任务,同时考虑到它们与科学组织、商业结构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在建立教育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时,建议确定九个重点领域,利用主要工具推动有效、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实施。考虑到信息技术标准的层次结构,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为例,建议将教育过程中的人工智能系统标准结合成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建议基于通用描述发现与集成系统的结构形成该网络结构的上层,该系统是用于定位 Web 服务描述的工具。这将允许将来统一人工智能服务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授权该机构制定安全标准,以保护健康并尽量减少对生命和财产的危险——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在其自身运营中使用这些标准,各国也可通过其核和辐射安全监管规定应用这些标准。定期审查的综合安全标准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应用方面的协助已成为全球安全制度的关键要素。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际原子能机构启动了对安全标准计划的重大改革,修订了监督委员会结构,并采取了系统性方法更新整个标准体系。由此产生的新标准水平很高,反映了成员国的最佳实践。在安全标准委员会的协助下,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努力促进其安全标准的全球接受和使用。然而,安全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正确应用才会有效。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服务范围从工程安全、操作安全、辐射、运输和废物安全到监管事务和组织安全文化,协助成员国应用标准并评估其有效性。这些安全服务使宝贵的见解得以分享,我继续敦促所有成员国利用这些见解。监管核和辐射安全是一项国家责任,许多成员国都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储能规模化应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多种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综合智能能源系统、配电网、微电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技术装备研发、示范项目建设、商业模式探索、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新能源储能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标准。本工作以河北南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开展新能源储能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围绕能效指标、可靠性指标、监管指标、经济性指标、环保指标五大一级指标,构建了新能源储能电站统计指标体系;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变异系数组合赋值法;采用基于物元拓扑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新能源储能电站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设计新能源储能统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全面监测、评估和衡量新能源储能电站在运行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性能与效果,优化新能源储能电站运营策略及储能技术发展推广提供科学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一章 汽车传感器芯片行业概况 1.1 分类 1.1.1 汽车感知芯片分类 1.1.2 CIS(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1.1.3 超声波雷达芯片 1.1.4 雷达芯片 1.1.5 激光雷达芯片 1.1.6 指纹芯片 1.1.7 语音芯片 1.2 行业政策及标准 1.2.1 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扶持政策 1.2.2 《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课题研究 1.2.3 《智能网联汽车视觉感知计算芯片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1.3 汽车图像传感器芯片产业链 1.3.1 视觉传感器芯片产业链图谱 1.3.2 下游单车摄像头装机量增长情况 1.3.3 下游汽车摄像头需求情况 1.3.4 汽车摄像头成本结构 1.4 雷达芯片产业链1.4.1 雷达芯片产业链图 1.4.2 下游汽车雷达需求情况 1.4.3 雷达成本结构 1.5 激光雷达芯片产业链 1.5.1 激光雷达芯片产业链图 1.5.2 下游激光雷达需求情况 1.5.3 激光雷达成本结构 1.6 超声波雷达芯片产业链 1.6.1 超声波雷达芯片产业链图 1.6.2 下游超声波雷达需求情况 1.7 汽车传感器芯片市场规模 1.7.1 2020-2025年中国乘用车传感器芯片需求情况 1.7.2 2020-2025年中国乘用车传感器芯片市场规模
今天,拜登-哈里斯政府发布了美国政府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简称《战略》),该战略将加强美国保护美国消费者技术的基础以及美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标准是确保美国人日常依赖的技术普遍安全且可互操作的准则。该战略将重塑美国基于规则的标准制定方法。它还将强调联邦政府对关键和新兴技术(CET)国际标准的支持,这将有助于加速私营部门主导的标准制定工作,以促进全球市场,促进互操作性,并促进美国的竞争力和创新。该战略侧重于四个关键目标,将优先考虑 CET 标准制定:• 投资:研发产生的技术贡献是新标准背后的驱动力。该战略将加强对标准化前研究的投资,以促进创新、尖端科学和转化研究,从而推动美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领导地位。政府还呼吁私营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对标准制定进行长期投资。•参与:私营部门和学术界的创新推动了有效的标准制定,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必须与工业界和研究界密切合作,以保持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将与广泛的私营部门、学术界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外国合作伙伴)合作,以解决差距并加强美国对持续教育与技术标准制定活动的参与。•劳动力:过去十年来,标准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在持续教育与技术方面,但美国标准劳动力却没有跟上步伐。美国政府将投资教育和培训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术界、工业界、中小型公司和民间社会成员),以更有效地为技术标准制定做出贡献。•诚信和包容性:美国必须确保标准制定过程在技术上合理、独立并响应广泛的市场和社会需求。美国政府将利用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盟友和伙伴的支持,促进国际标准体系的完整性,确保国际标准建立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公平的程序,促进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实现全民包容性增长。将战略付诸实践
序言 航空航天业已迅速转变为一个全球性行业,全球供应商和主要公司作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中的扩展企业发挥作用。标准 1 是全球用于设计、制造和维护航空航天产品的最大技术数据来源。这些标准以及用于开发和分发这些标准的流程需要更好地定位以支持这个全球行业。目前,航空航天标准体系过于复杂,有时甚至重复。这导致多个标准开发人员处理类似技术的成本增加,基于竞争标准的监管要求协调;由于存在多个标准,需要进行多次符合性评估(验证和确认)和质量管理审核;以及拥有冗余和重叠的标准和标准基础设施的效率低下。此外,为了使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实现技术卓越,领导层和员工必须了解所有技术领域标准和标准化的价值。反之亦然;从事标准业务的任何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并好奇哪些与标准相关的实体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技术。作为总体实体,最重要的三个组织是: •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在美国,有 238 个 ANSI 认可的标准制定者;2 13,136 项美国国家标准;103 个美国 ISO 管理的技术委员会 (TC) 和小组委员会 (SC);91 个美国担任的 ISO 主席,包括 ISO TC 20 飞机和航天器; 237 个 ISO-美国技术咨询小组 (TAG);169 个 IEC 美国TAG;以及 26 个美国管理的 IEC TC。还有许多其他组织、行业协会、财团和相关实体在 ANSI 保护伞之外运作,其中一些列在附录 B 中。在美国标准化体系中,ANSI 发挥着领导作用,使美国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关于该系统如何为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以及其他行业的美国企业运作,存在许多误解和误解。为解决这些问题,航空航天工业协会 (AIA) 理事会于 2003 年成立了航空航天标准化工作组未来 (FASWG)。该小组的章程旨在:• 确定旨在支持全球航空航天业的标准系统的关键要求。• 根据定义的要求检查当时使用的主要标准开发模型和组织。• 制定一套建议,以向航空航天业所需的最佳标准系统迁移。
I. 简介 本技术支持文件旨在支持马里兰州建筑能源性能标准的新监管要求。 II. 监管行动的目的 此项行动的目的是根据 2022 年《气候解决方案立即法案》 (CSNA) 的要求制定马里兰州建筑能源性能标准 (BEPS)。相关部分请参阅《马里兰州注释法典》环境条款第 2 标题第 16 副标题。目标是减少直接温室气体 (GHG) 排放并提高马里兰州建筑部门(面积为 35,000 平方英尺或更大的某些建筑)的整体能源效率。该法规要求受保建筑业主测量并向马里兰州环境部 (MDE) 报告数据。该法规进一步要求受保建筑业主满足特定的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使用强度 (EUI) 标准。这一双重标准体系促进了高效电气化,从而实现了马里兰州的清洁能源转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网的影响,并实现马里兰州到 2045 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该法规还包含电力和天然气公司以及区域能源供应商的记录保存和报告要求。 III. 背景 2022 年,马里兰州议会通过了 CSNA,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目标来应对气候变化,修改了马里兰州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CSNA 设定了新目标,到 2031 年将全州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2006 年水平上减少 60% 以下,到 2045 年实现净零排放。新法律概述的要求之一是马里兰州实施 BEPS。CSNA 要求 MDE 为以下涵盖的建筑制定 BEPS:与 2025 年类似结构的平均建筑水平相比,到 2030 年 1 月 1 日或之前实现直接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 20%;在 2040 年 1 月 1 日或之前实现净零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并按建筑类型纳入 EUI 目标。受保建筑将被要求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的 ENERGY STAR Portfolio Manager 工具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基准测试,该工具是一种免费的交互式资源管理工具,可以对任何类型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基准测试。受保建筑从 2030 年开始一直到 2039 年都要遵守临时性能标准,并在 2040 年及以后每年达到最终性能标准。2023 年 7 月,马里兰州加入了白宫国家建筑性能标准联盟 1,这是一个由州和地方政府组成的全国性团体,他们承诺在其州内包容性地设计和实施建筑性能政策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