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了解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的化疗耐药性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然而,在联合和序贯治疗中存活的癌细胞的变化仍然鲜为人知。为了模拟临床新辅助治疗,我们首先用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 MDA-MB-231 和 SUM159-PT TNBC 细胞系 2 天,然后用紫杉醇再治疗 2 天。恢复 4 天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治疗中存活的持久细胞进行了表征。持久细胞在体外和斑马鱼模型中表现出生长增加和侵袭性更强。持久细胞富含波形蛋白高亚群,使用 siRNA 方法敲低波形蛋白降低了持久细胞的侵袭性和球体形成能力以及 Akt 磷酸化,表明波形蛋白参与了化疗治疗引起的 TNBC 侵袭性增强。有趣的是,原生细胞中异位的波形蛋白过表达增加了细胞侵袭和球体形成以及 Akt 磷酸化。此外,仅波形蛋白过表达使原生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波形蛋白敲低使它们对药物更敏感。总之,我们的数据表明,波形蛋白可以被视为 TNBC 耐药性和复发状态中新的可靶向参与者。
上皮 - 间质转变(EMT)赋予上皮细胞具有间质和类似茎状的属性,促进转移,这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杂交上皮 - 间质(E/M)细胞保留上皮和间质特征,表现出增强的转移潜力和干性。间充质中间丝,波形蛋白在EMT期间被上调,增强了癌细胞的弹性和侵入性。波形蛋白的磷酸化对其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确定在丝氨酸56处稳定波形蛋白磷酸化会诱导多核,特别是在具有干性特性的杂化E/M细胞中,而不是上皮或间质细胞。癌症干细胞尤其容易受到波形蛋白诱导的多核相对于分化细胞的影响,从而导致自我更新和干性的降低。结果,波形蛋白诱导的多核导致对干性特性,肿瘤起始和转移的持续抑制。这些观察结果表明,波形蛋白中的单个可靶向磷酸化事件对于具有杂化E/M特性的癌中的干性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