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书在方法论上具有说明性、批判性和评价性。“心脑同一理论”(也称为物理主义或中心状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立场,它声称心智和大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心智状态与大脑过程相同;心理状态与大脑的物理状态相同。普莱斯提出了这样的论点:心理过程不能用行为来定义;相反,我们必须将其与神经状态联系起来。凭借这一大胆的论点,普莱斯成为当前唯物主义心理哲学主流的创始人之一。英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UT Place 是心灵同一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在 1954 年的论文《意识是大脑过程吗?》中指出,普遍的观点认为存在着一类独立的事件,即心理事件,无法用物理科学所用的概念来描述,这种观点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到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遍和毫无疑问的接受。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说,心脑同一理论认为心灵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与所有关于存在状态的思想和理论一样,这种心灵哲学试图解释人类意识的本质,并解决身心问题,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包括思想、信仰和情感)与身体之间关系的哲学难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重新审视 UT Place 在其中心状态唯物主义中的主张,并根据当代神经科学和心灵哲学的进步来评估它们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第 9 章 巴甫洛夫、斯金纳和其他行为主义者对人工智能的贡献 *** Witold Kosinski 和 Dominika Zaczek-Chrzanowska 波兰-日本信息技术研究所,波兰-日本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 ul. Koszykowa 86, 02-008 Warszawa wkos@pjwstk.edu.pl mado@pjwstk.edu.pl 摘要 将在真实和人工系统的背景下提供一种智能行为的定义。将简要介绍学习原理,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开始,到桑代克和斯金纳的强化反应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最后到托尔曼和班杜拉的认知学习。本文将描述行为主义中最重要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对人工智能做出贡献的人物。本文将介绍一些根据这些原理行事的人工智能工具。本文将尝试说明何时一些简单的行为修改规则可以导致复杂的智能行为。 1. 智能:描述 毫无疑问,行为主义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动物学习理论的证据,尤其是行为主义者发现的学习规律,多年来吸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许多模型都以此为基础。智能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概念,因此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概括它。根据 Jordan 和 Jordan [1] 的说法,将智能视为我们用来描述具有一定质量的行为的概念是恰当的。在这方面应该使用两个标准,即速度(即代理执行需要智力的特定任务的速度)和能力(即代理可以执行的任务的难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另一种智能定义,即执行认知过程的能力。有三个基本的认知过程:1) 抽象,2) 学习,3) 处理新颖性。该领域的杰出研究人员对智力给出了许多定义,例如,它被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