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 CBDC 可能无法直接克服包容性的结构性障碍,但它们可以缓解一些阻碍包容性的市场不完善因素。例如,CBDC 发行可以提供一个开放的基础设施,为支付服务提供商制定“游戏规则”。反过来,这可以通过互操作性促进有效竞争,并为消费者带来好处(例如印度的 UPI)。私人参与者可以通过 CBDC 开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此外,作为公共提供的数字支付服务,CBDC 可以激发更大的信任并加强金融参与,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愿使用私人数字支付服务的人。此外,CBDC 可以帮助降低支付服务的成本(例如低费用结构,如俄罗斯银行为其数字卢布设想的低费用结构)。最后,CBDC 可以促进财政政策的实施,例如有针对性地直接向家庭转移。话虽如此,CBDC 本身可能不会对增加存款或鼓励信贷提供起到很大作用。
1 货币的未来是全球当局积极研究的一个领域,可以说对新兴市场经济体 (EME) 尤其重要。新形式的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支付效率、促进金融包容性并加速数字化。与此同时,EME 当局应利用支付和货币领域的全球快速创新,寻求提高效率和福利的机会。EME 与全球经济之间的贸易、金融和数字互联互通将继续加深,为我们经济体更多地使用外币(数字)奠定基础。作为未来货币格局的一部分,央行数字货币 (CBDC) 是政策制定者正在探索的一种选择。2 全球货币和支付格局似乎正处于深远变革的边缘。今天,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两级货币体系的核心。作为新加坡的中央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利用其负债作为向公众(实物现金)和商业银行(数字储备)提供的货币。反过来,商业银行将其负债作为另一种货币形式(存款)提供给家庭和企业。这些存款促进了电子支付,最终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资产负债表上结算。正在进行的金融数字革命的影响——以新的金融和支付业务模式的出现以及可能绕过中央中介机构的新型通用技术的出现为特征——对两级现状提出了挑战。大量商业活动也在向线上迁移,随着这种转变,对快速、无缝和低成本的数字支付的需求也在增加。3 数字革命的一个影响是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重要性正在减弱。在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实物现金已经是货币存量的一小部分,但由于与数字经济不兼容,它从广泛使用中消失仍将被视为货币安排的前所未有的转变。4 另一个影响是支付的市场结构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支付可能不再是银行的专属领域。随着软件和互联网渗透到商业的各个方面,众多科技公司正在将其数字服务与支付相结合。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将支付从传统的银行借贷和存款业务模式中分离出来,为家庭和商家带来无缝和创新的体验。首先,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前以银行为中心的支付系统必须如何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支付格局。然而,这些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中强大的网络和规模效应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它们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力量过度扩张,而闭环生态系统的建立则会加剧这一问题,从而降低可竞争性并增加支付和相关数字服务的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