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人类学领域,几乎没有一个领域可以逃避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人工智能以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渗透到学术界的内部运作中,并主导着媒体人类学关于媒体和中介内容的生产、流通和接收的论述。我们再次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和嘈杂的环境中,它既承诺与资本主义想象相兼容的前所未有的效率,又唤起对破坏、欺骗和加速的集体恐惧,催生了无数的机器人、脱口秀节目,并填满了机场书架。在这种环境下,媒体人类学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有点熟悉的领域,即理解以前的轨迹,并指出人、媒体集团、政治和机器之间当前的社会政治纠葛。
本书全面研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单一大国(如二战后的美国)的主导地位,合作还能持续下去吗?为了回答这个紧迫的问题,罗伯特·基欧汉分析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所依赖的机构或“国际制度”,并描述了随着美国霸权的削弱,这些制度的演变。他驳斥了霸权的衰落使合作变得不可能的观点,他认为国际制度不是世界政府的软弱替代品,而是促进利己行为者之间分散合作的手段。在序言中,作者讨论了苏联帝国解体后以及美国在安全问题上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合作问题,以及最近关于合作的学术研究。
摘要 以下社论介绍了关于“政治经济演变中的工作、环境和行星规模计算”的特刊。然而,在这里,我们超越了对特刊的每个贡献所涉及内容的概述,并试图对已经浮出水面的论点进行更明显的共享嵌入。这个特刊的最初想法是综合一系列当代全球政治经济挑战,即 (1) 技术(尤其是数字化转型)、(2) 自然(尤其是生态危机)和 (3) 工作(尤其是通过不断发展的平台经济实现的不稳定化)。这篇社论反思中提出的主要论点集中在资本主义发展复杂演变中发现的这些过程的共同基础和起源上。我们通过赋予后者一个新术语“行星大篷车”来定义它。
开放教科书在第一单元介绍了资本主义革命。虽然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介绍共产主义及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并不罕见,但大多数最新教科书的第一单元(或章节)都是关于什么是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基础。作者在第一单元介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方法可能更适合宏观经济学,而不是微观经济学。因此,我建议教科书的标题应该是 CoreMacroEcon 而不是 CoreEcon 。鉴于经济学的定义——研究社会如何分配稀缺资源和商品,开放教科书介绍社会(或国家)如何分配稀缺资源以及经济主体(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如何在市场中互动可能更合适。
Rosa-Luxemburg-Stiftung(RLS)是国际运营的公共经营的非利润组织,用于与德国左派“ Die Linke”相关的政治教育。自1990年成立以来,RLS一直致力于分析全球社会和政治进程和发展,支持基于民族团结的更公正的世界。我们的工作旨在支持左派和解放政治行为者,并帮助建立基于民主社会主义原则的替代社会模式。我们对未来社会的愿景取决于对所有人的民主和社会权利的全面实现,在社会公正和生态上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秩序,国际团结与和平以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
《非人的力量:人工智能与资本主义的未来》由尼克·戴尔-威瑟福德、阿特勒·米科拉·乔森和詹姆斯·斯坦霍夫合著,是《数字壁垒》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探讨了数字媒体、地缘政治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更广泛的背景下,《非人资本》以双重目的评估了人工智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实证层面上,本书调查了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在理论层面上,它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分析超越人类参与的资本主义项目的效用。尽管作者的意识形态倾向十分明确,但他们刻意将作品置于文献中,关注潜在的政治经济,详细概述人工智能技术——这在书评开头就可以说明——必将扩大《非人的力量》的潜在读者群,使其不再局限于学术圈。
今天,从巍峨的武陵山脚下到通亭湖畔,从城市到偏僻的山村,到处都响起了声讨中国赫鲁晓夫及其湖南代理人的愤怒之声。每一个工厂、国家机关、学校、部队、农村人民公社,以至每一个家庭,都在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关心国家大事。许多单位,都在进行一场口笔革命大批判。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当权派被揪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打死他们!
作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越来越多地塑造了当代社会,它们还通过将霸权性别,种族化和基于阶级的层次结合在算法过程中来增强结构性不平等。这些技术系统不是中立的或不政治的,而是在资本主义,殖民地和父权制框架内发挥作用,如Radhika Gajjala(2004; 2013; 2013; 2014; 2019; 2019; 2019; 2019),Mutavairo&Ragnedda(2019)所表达的那样。这样的框架决定了数字基础设施如何使身体,劳动和知识可见或擦除。本次会议旨在批判性地研究数字技术和数据缺陷如何促进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复制,尤其是通过数字空间中的性别和种族化经验的镜头。我们鼓励论文解决性别,技术和殖民主义的交叉点,并探讨女权主义非统治干预措施如何提供抵抗和改变这些压迫性结构的途径。
礼物经济 礼物经济是相互依赖的交易者之间交换不可剥夺的个人物品。这是一种非市场性的、基于道德的交易,它产生了社会纽带和互惠义务。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相互独立的交易者之间交换可让渡的、非个人的物品。这是一种市场交易,没有义务,但却破坏了社会凝聚力。 混合 研究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如果没有礼物特征,例如建立关系和个性化、不可剥夺性(例如品牌)和义务(例如特许权使用费计划),就会功能失调。同时,当代礼物经济也被发现具有商品特征,例如可让渡性(例如金钱礼物)、自愿或松散的义务互惠。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礼物商品是混合的,而不是二分的;有些人认为人类经济的核心在于送礼。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 20 世纪中叶结束后,一场新的冲突开始了。这场战争被称为冷战,是世界上两大强国——民主资本主义的美国和共产主义的苏联——之间的对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已经渗透到两国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军备竞赛和日益增长的核武器威胁、两国之间广泛的间谍和反间谍活动、朝鲜战争以及媒体上的言论和思想冲突都加剧了冷战的影响。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太空成为这场竞争的另一个戏剧性舞台,双方都试图证明其技术和军事火力的优势,以及其政治经济体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