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近期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加剧了通胀压力,而通胀压力在过去二十年中异常高企。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通胀促使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EMDE) 央行以及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提高利率。随着近期冲击的消退,预计通胀将在中期内回落至目标水平,但 1970 年代的经验提醒人们,这种前景存在重大风险。随着通胀率持续高企,风险越来越大,即要将通胀率拉回目标水平,发达经济体需要采取比目前预期更有力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如果这种风险成为现实,将意味着 EMDE 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增加,而这些国家在疫情完全恢复之前已经在努力应对国内通胀上升的问题。EMDE 需要注重在考虑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调整政策,清楚地传达计划,并维护和建立信誉。关键词:全球通胀;大宗商品价格;乌克兰战争;全球经济衰退;大通胀;货币政策紧缩 JEL 分类:E31、E32、E37、Q43
经过数年的负面冲击,全球经济正在趋于稳定。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且利率高企,但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仍将稳定在 2.6%,并在贸易和投资温和扩张的同时,于 2025-26 年小幅升至 2.7%。预计全球通胀率将以低于此前预期的速度缓和,今年平均通胀率为 3.5%。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EMDE) 的央行在放松政策方面可能仍将保持谨慎。因此,与疫情前相比明显更高的利率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尽管有所改善,但前景仍然低迷。预计预测期内全球经济增长将比 2010-19 年平均水平低近半个百分点,占全球人口 80% 以上的经济体的扩张速度将放缓。预计 EMDE 增长率将从 2023 年的 4.2% 降至 2024 年的 4%。在冲突和暴力加剧的情况下,许多脆弱经济体的前景依然尤其黯淡——超过一半的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经济体在 2024 年仍将比疫情前夕更贫穷。风险已变得更加平衡,但仍倾向于下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进一步的贸易分化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贸易网络。更持续的通胀可能导致利率长期处于高位。其他风险包括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弱于预期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在此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需要全球努力来保障贸易、支持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债务减免并改善粮食安全。依然突出的通胀风险凸显了 EMDE 货币政策继续关注价格稳定的必要性。高额债务和高昂的偿债成本将要求 EMDE 政策制定者在庞大的投资需求和财政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制定政策来提高生产率增长、提高公共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本并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
从所有收入群体的国家中学到的经验教训,这些国家一直在开拓能源过渡,这强调了有意义的,稳定的进步需要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强大合作。政府,国家公共财政机构,私营部门和多边发展银行(MDB)需要共同努力,以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减轻风险,提高流动性并有效地部署催化投资。国内EMDE金融机构在过去五年中在支持过渡方面非常有效,其投资已被证明对诸如Covid-19和利率上升的外部冲击相对弹性。明确的需求和机会来发展和利用当地资本市场。说,要达到过渡所需的财务规模,这将需要许多EMDE将其可再生能力超过三倍,以达到2030年到2030年所需的全球11 Terawatts,国际私人
a. MCPP 一个地球和巴黎协议:全球首个与巴黎协议保持一致的 EMDE 贷款组合。23 财年从三家投资者手中筹集了 25 亿美元;正在寻找新投资者。b. MCPP FIG III:来自 13 家领先保险公司的 35 亿美元新保单,使 IFC 能够向 EMDE 提供 70 多亿美元的新贷款。c. EM 可持续发展基金:自 2016 年以来首批新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将参与 IFC 在所有行业和地区的直接股权和准股权投资组合。d. 仓储证券化计划 (WESP):新举措帮助多边开发银行从机构投资者手中扩大私人资本。将创建一个可供出售的贷款组合和一个分销工具,以证券化并出售给投资者。
根据全球金融包容性数据库,2021 年全球 76% 的成年人拥有交易账户,而只有 55% 的人拥有借记卡或信用卡,59% 的人进行过数字支付。信贷和储蓄渠道不太发达,只有 28% 的成年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29% 的人在那里储蓄。金融服务的缺乏在 EMDE 中尤为严重。这些地区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使用储蓄账户,大约一半的人借款——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非正规渠道(Demirgüç-Kunt 等人(2022 年))。在某些地区,例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获得信贷或储蓄产品的机会甚至更低(图 2.B)。缺乏零售投资和保险渠道限制了家庭积累财富或增强抵御能力。在大多数 EMDE 中,人均保险费(“保险密度”)不到每年 1,000 美元;保费占 GDP 的比重(“保险深度”)还不到发达经济体的一半(图 2.C)。
EMDE 的前景下调了 0.1%。修订后的前景是由于 EMDE 的疫苗接种机会不平等。《世界经济展望》概述了 90% 的发达经济体将在 2022 年恢复到疫情前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之下,预计到同一时间,只有三分之一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恢复到疫情前的人均收入水平。疫情正在逆转 EMDE 在粮食安全和减贫等生活质量方面取得的进展。在几个 EMDE 中,新冠病例增加、宏观经济支持的取消以及疫苗接种障碍抵消了近年来在多项指标上取得的进展。虽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少数大宗商品出口国受益于价格上涨,但其他国家却因原材料成本高企而遭受损失,这对其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也表明了经济的整体反弹。全球制造业活动已经回稳,工业生产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在服务业,旅行和旅游业仍需从疫情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但它显示出积极的趋势,并可能比之前的估计更早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相反,发达国家的大宗商品价格却出现了上涨。这归因于全球前景的改善以及大宗商品特定的供应因素。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经济活动从疫情低谷中复苏,导致消费通胀上升,尤其是在某些经历了货币贬值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3 月份苏伊士运河堵塞加剧了这一情况(Ferrantino 等人2021 年),因此,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出口更多初级产品,其贸易条件恶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初级产品在短期内需求缺乏弹性,导致疫情后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运费也大幅上涨,集装箱局部短缺。尽管许多国家采取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措施,并辅以对外贸易政策战略,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措施不足以抵御疫情的影响。疫情引发的中断和随后的供应链危机暴露了现有供应链的脆弱性。受经济民族主义和供应链脆弱性的驱动,许多政府都在积极推行进口替代政策。然而,实施的成功取决于消费者对低成本商品的倾向,以及
94% 的受访央行正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 (CBDC)。调查显示,各国央行正在按照自己的速度推进,采取不同的方法并考虑不同的设计特点。在 2023 年期间,批发 CBDC 的实验和试点急剧增加——主要是在发达经济体 (AE),但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EMDE) 也加强了批发 CBDC 的工作。总体而言,央行在未来六年内发行批发 CBDC 的可能性现在超过了发行零售 CBDC 的可能性。央行进一步加强了与利益相关者的接触,以指导 CBDC 的设计。许多 CBDC 功能仍未确定。然而,批发 CBDC 通常会考虑互操作性和可编程性。对于零售 CBDC,超过一半的央行正在考虑持有限制、互操作性、离线选项和零报酬。AE 和 EMDE 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在分布式账本的潜在使用和交易限制方面。关于加密货币,调查显示,迄今为止,稳定币很少用于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之外的支付。此外,大约三分之二的受访司法管辖区已经或正在制定监管稳定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框架。
• 采用 SUPTECH 的积极趋势仍在继续。81% 接受调查的金融机构表示他们参与了各种 SUPTECH 计划,高于去年报告的 71%。此外,59% 的金融机构现在确认使用了一项或多项 SUPTECH 应用,较上年报告的 54% 略有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 2022 年相比,发达经济体 (AE) (79%) 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EMDE) (54%) 的金融机构在 SUPTECH 采用率方面的差距 (25%) 正在扩大,当时 50% 的 AE 金融机构部署了一项或多项 SUPTECH 应用,而 EMDE 的这一比例为 31%,差距为 19%。 • 金融机构在采用完整的 SUPTECH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处于第一代和第二代阶段。早期的基础技术,如描述性分析(83%)、仪表板、本地关系数据库和 Web 门户(79%)以及静态报告(73.6%),一直在加强监管流程的数据质量、管理和整体效率。• 金融机构对新兴下一代技术,尤其是生成人工智能 (GenAI) 的采用正在缓慢推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7.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采用生成人工智能 (GenAI) 技术来支持监管科技。在 35% 的受访者中,将人工智能用于监管流程,一个主要问题是培训、验证和实施的复杂性。
• 采用 SUPTECH 的积极趋势仍在继续。81% 接受调查的金融机构表示他们参与了各种 SUPTECH 计划,高于去年报告的 71%。此外,59% 的金融机构现在确认使用了一项或多项 SUPTECH 应用,较上年报告的 54% 略有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 2022 年相比,发达经济体 (AE) (79%) 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EMDE) (54%) 的金融机构在 SUPTECH 采用率方面的差距 (25%) 正在扩大,当时 50% 的 AE 金融机构部署了一项或多项 SUPTECH 应用,而 EMDE 的这一比例为 31%,差距为 19%。 • 金融机构在采用完整的 SUPTECH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处于第一代和第二代阶段。早期的基础技术,如描述性分析(83%)、仪表板、本地关系数据库和 Web 门户(79%)以及静态报告(73.6%),一直在加强监管流程的数据质量、管理和整体效率。• 金融机构对新兴下一代技术,尤其是生成人工智能 (GenAI) 的采用正在缓慢推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7.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采用生成人工智能 (GenAI) 技术来支持监管科技。在 35% 的受访者中,将人工智能用于监管流程,一个主要问题是培训、验证和实施的复杂性。
供应链中断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使地缘经济碎片化 (GEF) 的风险和潜在收益与成本成为政策辩论的焦点。本章研究 GEF 如何重塑外国直接投资 (FDI) 的地理格局,以及 FDI 碎片化如何影响全球经济。近期 FDI 放缓的特点是东道国之间的模式不同,流动越来越集中在地缘政治一致的国家,特别是在战略部门。展望未来,由于依赖地缘政治遥远的国家的 FDI,一些 EMDE 极易受到 FDI 迁移的影响。从长远来看,由于地缘政治集团的出现而导致的 FDI 碎片化会造成巨大的产出损失。对于面临 AE 加强限制的 EMDE 来说,这些损失可能尤其严重,AE 是 FDI 的主要来源。维护全球一体化的多边努力是减少 FDI 碎片化带来的巨大而广泛的经济成本的最佳方式。当多边协议不可行时,需要进行磋商和程序以减轻单边政策的溢出效应。在一个更加分散的世界里,一些国家可以通过促进私营部门发展来降低其脆弱性,而其他国家则可以利用投资流的转移来吸引新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结构性改革和改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