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共轴旋翼飞行器自主飞行过程中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外界扰动及传感器噪声对飞行的影响,研究位置姿态反馈控制系统的鲁棒反步滑模控制算法,以解决未知外界干扰情况下飞行器的轨迹跟踪问题。本文针对未知飞行,建立了基于受扰共轴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了非线性鲁棒反步滑模控制器,分为共轴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两个子控制器。在控制器中引入虚拟控制,构造Lyapunov函数,保证各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反步滑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5.4 降阶模型和基于物理的修正 5-6 5.4.1 方法论 5-6 5.4.1.1 旋翼诱导流入动力学 5-6 5.4.1.2 旋翼间干扰 5-8 5.4.1.3 气动干扰 5-9 5.4.1.4 机身气动 5-9 5.4.1.5 带旋翼超前-滞后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动力学 5-9 动力学 5.4.1.6 传感器和斜盘执行器动力学 5-10 5.4.2 应用 5-10 5.4.3 优势和局限性 5-10 5.5 基于物理的模拟的模型参数调整 5-11 5.5.1 方法论 5-11 5.5.1.1 D 级飞行员训练的参数调整 5-11模拟器 5.5.1.2 工程研究的参数调整 5-11 模拟 5.5.2 应用 5-12 5.5.3 优点和局限性 5-12 5.6 关键模拟常数的参数识别 5-12 5.6.1 方法 5-12 5.6.2 应用 5-12 5.6.3 优点和局限性 5-12 5.7 从点 ID 模型和修剪数据进行拼接模拟 5-13 5.7.1 方法 5-13 5.7.2 应用 5-15 5.7.3 优点和局限性 5-15 5.8 参考文献 5-16
支持 FAA AVS 复合计划的关键举措:1)持续运行安全 (COS) A:粘合结构;2)认证效率 (CE) E:粘合结构指导;3)劳动力教育 (WE) B:复合结构技术
支持 FAA AVS 复合计划的关键举措:1)持续运行安全 (COS) A:粘合结构;2)认证效率 (CE) E:粘合结构指导;3)劳动力教育 (WE) B:复合结构技术
黑鹰通用直升机是陆军航空舰队中一项宝贵的作战资产。直升机的维护和保养成本也相当高。直升机的一个特定子系统是主旋翼叶片,它是飞行的关键部件,采购和维护成本也相当高。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我们研究了当前的主旋翼叶片检查方法,研究了先进的检查技术,并提出了一个集成概念。还引入了数字成像来展示自动化检查方法如何产生值得探索的投资回报。对黑鹰主旋翼叶片使用新技术的建议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旋翼叶片大修和维修成本,还可以减少与维护和后勤足迹相关的时间表。总体而言,本研究显示的建议为陆军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维护实践和减轻维护负担的机会。这些相同的改进建议不仅限于黑鹰舰队,还可以考虑应用于整个陆军维护企业,以提高物资可靠性和提高作战能力。
在本研究中,计算流体动力学用于对在地面效应下运行的转子进行安全性分析。首先,本文重点关注对微转子在不同地面高度运行产生的流出物的评估和预测。将时间平均流出速度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然后,使用 PAXman 模型和粒子跟踪方法对模拟流场进行安全性研究。研究了飞机重量,评估了比例因子以确定直升机重量如何影响流出力和粒子路径。结果表明,较重的直升机产生的尾流会对地面人员产生更大的力,并将粒子推离转子更远。此外,地面和转子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粒子路径,为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产生不同的危险情况。
摘要:为研究上下旋翼干扰效应以及进给比、轴倾斜角和升力偏移对缩比同轴刚性旋翼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对缩比同轴刚性旋翼系统在悬停和稳定前飞过程中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旋翼系统采用直径2 m、四叶片上下无铰链旋翼,安装在同轴旋翼试验台上。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φ3.2 m风洞中进行。旋翼系统在0°~13°的总距范围内进行了悬停测试,并在进给比高达0.6的情况下进行了前飞测试,重点关注了轴倾斜角和升力偏移扫掠。为了使共轴旋翼的运行方式与实际飞行方式相似,悬停飞行时将扭矩差调整为零,前飞时保持恒定升力系数。在同轴旋翼中以相同的螺距角设置进行了孤立单旋翼配置试验。悬停试验结果表明,下旋翼的品质因数 (FM) 值低于上旋翼,且均低于孤立单旋翼。此外,在相同的叶片载荷系数 (C T / σ) 下,同轴旋翼配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悬停效率。前飞时,有效升阻比 (L/De) 为
本论文中表达的观点为作者的观点,不反映美国空军、国防部或美国政府的官方政策或立场。本材料被宣布为美国政府的作品,不受美国版权保护。
我在此提交一篇由 Stephen Andrew Arnold 撰写的论文,题为“对风洞进气道集成测试期间使用失调转子测量压力畸变的调查”。我已经检查了这篇论文的最终电子版的形式和内容,并建议接受它作为获得机械工程理学硕士学位的部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