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Extra 300 ................................................................................................................................................43 图 2 后仪表板 ................................................................................................................................................43 图 3 Red Bull 飞机上使用的视频设备 ........................................................................................................44 图 4 GRT 发动机信息系统 .............................................................................................................................44 图 5 GRT EIS 传感器 .............................................................................................................................45 图 6 GRT 姿态、航向和参考系统 .............................................................................................................45 图 7 GRT 磁力计 .............................................................................................................................................46 图 8 GRT 电子飞行信息系统 .............................................................................................................................46 图 9 后处理器用户界面 .............................................................................................................................47 图 10 调用子 VI 的参考节点方法 .............................................................................................................48 图 11 数据查看器 .............................................................................................................................
- 用户可以从公共门户下载并打印任何出版物的一份副本,用于私人学习或研究。 - 您不得进一步分发材料或将其用于任何盈利活动或商业收益 - 您可以自由分发公共门户中标识出版物的 URL - 删除政策如果您认为本文档侵犯了版权,请通过 vbn@aub.aau.dk 与我们联系并提供详细信息,我们将立即删除对该作品的访问权限并调查您的索赔。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可重构双频输出匹配网络设计方法。所实现的输出匹配网络在 2.4 GHz 和 5.5 GHz 下分别实现了 71.6% 和 75% 的无源效率。基于所提出的输出匹配网络,采用 40 纳米 CMOS 技术设计和制造了支持 2.4/5 GHz 双频操作的发射器和独立功率放大器 (PA),用于新兴的无线局域网 (WLAN) 802.11ax 应用。在 2.4 GHz 和 5 GHz WLAN 频段,PA 实现了 23 和 21.9-22.4 dBm 的 P sat ,功率附加效率 (PAE) 分别为 27% 和 24.2%-28.2%。在 2.442 GHz 时,发射器可为 40 MHz、1024 正交幅度调制 (QAM) 802.11ax 信号提供 8.1 dBm 平均输出功率,同时满足误差矢量幅度 (EVM) 低于 -35 dB 的标准规范。在 5 GHz 工作模式下,发射器可实现 6.72-6.95 dBm 的平均输出功率,80 MHz、1024 QAM 802.11ax 信号的 EVM 为 -35 dB。PA 和发射器前端是文献中首次发布的双频 WLAN 802.11ax 应用设计。
现有的大多数声学超材料依赖于具有固定配置的架构结构,因此,一旦结构制成,其属性就无法进行调制。新兴的主动声学超材料为按需切换属性状态提供了有希望的机会;然而,它们通常需要束缚负载,例如机械压缩或气动驱动。使用不受束缚的物理刺激来主动切换声学超材料的属性状态仍未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探索。在这里,受鲨鱼皮小齿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类主动声学超材料,其配置可以通过不受束缚的磁场按需切换,从而实现声学传输、波导、逻辑运算和互易性的主动切换。关键机制依赖于磁可变形米氏谐振器柱 (MRP) 阵列,这些阵列可以在垂直和弯曲状态之间调整,分别对应于声学禁止和传导。 MRP 由磁活性弹性体制成,具有波浪形空气通道,可在设计的频率范围内实现人工米氏共振。米氏共振会诱发声学带隙,当柱子被足够大的磁场选择性弯曲时,声学带隙会闭合。这些磁活性 MRP 还可用于设计刺激控制的可重构声学开关、逻辑门和二极管。本范例能够创建第一代不受束缚的刺激诱导的主动声学元设备,可能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包括从噪声控制和音频调制到声波伪装。
摘要 — 本文旨在研究在存在可再生能源并考虑动态线路额定值 (DLR) 约束的情况下随机可重构混合交直流微电网 (MG) 的最优调度。DLR 是一个实际限制,可能会影响线路的载流量,特别是在孤岛模式下,当线路在与公用事业互连点缺乏主发电源时达到最大容量。为了防止线路过载,开发了重构技术,通过一些预置开关来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线性化技术来解决节点交流功率流和 DLR 约束的非线性问题。无迹变换技术用于模拟不确定性,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每小时负荷需求和每小时市场价格以及 DLR 不确定性,例如太阳辐射、风速和环境温度。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了解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混合交流-直流 MG 能量管理的影响。在改进的 IEEE-33 总线测试系统上检查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证明了所提出的技术在最小化混合
激光。”激光物理字母9.1(2011):54。42。Sun,Zhipei等。“石墨烯模式锁定的超快激光器。”ACS Nano 4.2(2010):803-810。43。Lin,Jian等。 “来自商业聚合物的激光诱导的多孔石墨烯膜。” 自然Lin,Jian等。“来自商业聚合物的激光诱导的多孔石墨烯膜。”自然
摘要 本文介绍了 Triton 联合航空电子安全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支持测试真实飞机电子系统的安全漏洞。由于现代飞机是复杂的系统,因此 Triton 测试平台允许实例化多个系统进行分析,以便观察多个飞机系统的总体行为并确定它们对飞行安全的潜在影响。我们描述了两种激发 Triton 测试平台设计的攻击场景:ACARS 消息欺骗和飞机系统的软件更新过程。该测试平台允许我们分析这两种场景,以确定其预期操作中的对抗性干扰是否会造成危害。本文不描述真实飞机系统中的任何漏洞;相反,它描述了 Triton 测试平台的设计和我们使用它的经验。Triton 测试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能够根据特定实验或分析任务的需要混合模拟、仿真和物理电子系统。物理系统可以与模拟组件或其软件在模拟器中运行的系统交互。为了便于快速重新配置,Triton 还完全通过软件重新配置:组件之间的所有接线都是虚拟的,无需物理接触组件即可进行更改。两所大学使用 Triton 测试平台的原型来评估飞机系统的安全性。
NAWCTSD 团队由 David Thomas、Darrell Conley、Bill Zeller、Khoa Vu 和 Christopher Freet 组成。 Thomas 先生是所有 MRTS 项目的首席项目经理。Conley 先生是 MRTS 3D VIRGINIA 鱼雷室和 MRTS 3D VIRGINIA EDG 的项目经理。Zeller 先生是 MRTS 3D VIRGINIA 鱼雷室的首席系统工程师,Vu 先生是 MRTS 3D VIRGINIA EDG 的首席系统工程师,Freet 先生是这两个项目的首席软件工程师。
本文讨论了满足多个可重构无人机系统 (UAS) 协调部署要求所涉及的系统设计和集成挑战。本文将介绍和讨论一种基于开放标准的软件架构方法,该方法可以明显解决并简化这些新问题和不断出现的问题。UAS 开发人员不断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他们的 UAS 设计以超越最初设想的任务能力。可重构有效载荷可能为 UAS 的部署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扩展 UAS 以实现全面和动态的多任务支持。当我们考虑支持多 UAS 操作协调和控制无人机群的新兴要求时,下一代 UAS 开发人员面临着系统集成和动态重新配置挑战的复杂组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系统对系统的方法进行 UAS 开发,并需要一个用于系统间通信的开放开发平台,特别是当多 UAS 集成成为一项常见任务要求时。本文讨论了使用开放标准和 COTS 技术满足这些要求的 UAS 系统架构和平台。该方法明显解决并简化了可重新配置性、多 UAS 协调、安全性和安保要求对下一代系统设计带来的不断发展的问题。应对新挑战并同时保持系统范围的完整性以实现实时功能、高可用性、安全性和安保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些 UAS 开发人员已经采用了基于开放标准的技术,并已做好充分准备来响应这些下一代系统要求。我们将列举几个成功部署这种架构方法的 UAS 示例,以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英国航宇系统公司 伯特兰·福尔 波音公司 凯斯公司 卡特彼勒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戴顿哈德逊迪尔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 盖璞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 佐治亚理工学院 赫尔曼·米勒国际卡车及发动机公司 詹森公司 江森自控公司事故学、生物力学和人类行为实验室 李尔公司 李氏公司 李维斯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航空 麦格纳内饰系统工程公司 马自达北美运营公司 三菱汽车公司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 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 日产汽车公司 公共技术多媒体公司 莎拉·李针织产品公司 西尔斯制造公司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加拿大运输部 名利场公司 伟世通 Your Fi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