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所知,没有相关工作能够将情绪状态转化为绘画。在(Salevati and DiPaola,2015)和(Colton,Valstar and Pantic,2008)中,作者提出了创建富有表现力的人物自画像的系统。然而,这些系统有明显的局限性,用户可以控制他们想要在肖像上表达的情绪(在一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它;在另一种情况下,情绪是从面部表情中检测出来的,这很容易伪造)。在这两部作品中,预定义的样式都只是应用于现有肖像。在从脑电图生成情感绘画的背景下,我们提到了(Ekster,2018)和(Random Quark,2017)。在这些情况下,绘画通过简单的线条、预定义的形状、颜色、分形或鸟群来表现情绪,导致绘画之间的差异相当低。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心理辅导对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8例XDR-TB患者。所有患者按Excel中的RANDBETWEEN(1,2)函数分组,研究组(44例)每2例患者分配1例至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心理辅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痰菌转阴率、复查率、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依从率、痰菌阴转率、复查率、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较常规护理能显著改善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什么是情感?首先,情感本身需要定义。在任何特定的或复杂的有机体中,它在科学中被视为大脑如何通过生理,行为和认知刺激来处理神经心理事件。这种刺激被立即转化为积极或负面的经验。反应决定了当时对该生物的适当反应 - 保持,战斗或逃跑。人的面孔很容易从经验中读取,但动物面孔更具挑战性。为了解释生理变化和动物的一般福利,可以测量某些化学标记。例如,猪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用于解除应激水平的变化。在牛中,随着动物经历各种刺激,神经传播化学物质的变化被检测到。然而,再次通过干扰动物来进行这种测量,这会导致压力,并且可能需要宝贵的时间来产生这些发现。
图 1:情绪的成分模型。在这个框架中,情绪被认为是不同过程同时(或连续)参与的结果,这些过程负责对特定事件的评估以及行为和身体反应。根据 Scherer 及其同事提出的成分过程模型 (CPM),我们的研究中从中定义了情绪特征,五个不同的功能成分正在动态激活并相互作用以构成情绪体验,包括处理事件背景信息的评估机制、促进目标导向行为和认知的动机机制、体现身体反应的运动表达和生理变化,以及可能反映编码有意识情绪意识的新兴成分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