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负荷是指由于任务对个体施加心理需求而导致的心理资源耗竭。当任务难度增加时,由于可用的认知资源减少,心理负荷也会增加。研究表明,当个体承受高认知负荷且认知负荷接近个体的认知能力时,容易做出次优决策和出现人为错误。在任务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长时间的心理活动也会导致认知资源耗竭(Kamzanova 等,2014)。低负荷也会导致错误,这是由于无聊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导致人类分心于主要任务的可能性。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包括体力和脑力),因此,将这些资源优化用于特定的任务集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结果。然而,由于人口统计因素(性别、年龄、种族)、内在动机、情绪状态(快乐、悲伤、焦虑等)、以往经验以及因心理能力、教育和技能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等诸多因素,很难在工作环境中理解这些人类局限性。例如,两个操作员对完成一项任务的难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操作员 A 可能一开始认为任务很难,但后来找到了解决任务的好策略,而操作员 B 可能会发现任务极其困难,从而灰心丧气,最终无法完成任务。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当一项任务需要更多资源时,就会出现问题( Maior 等人,2014 年)。在许多领域,处理信息、对不同环境做出反应以及做出准确决策的能力至关重要。例如,空中交通管制员 (ATC) 通常在对认知要求极高的环境中工作,长时间工作,并且承受压力 (Dasari et al., 2017)。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认知资源耗尽,从而导致绩效下降。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他们面临大量工作,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在长时间紧张工作后保持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和标准下降意味着患者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可能受到危害 (MacPhee et al., 2017)。因此,显然有必要测量心理工作量以确定个人在完成任务时认知需求的变化,这可能有助于减少错误、任务失败和事故,从而提高和保持更长时间的绩效。已经提出了许多用于测量心理工作量的指标。在文献中,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基于操作员的意见、问卷答案和访谈。一种常用的主观评估操作员心理负荷的技术是 NASA 任务负荷指数 (NASA-TLX)(Hart 和 Staveland,1988)。该方法使用六个维度:心理需求、身体需求、时间需求、绩效、挫折程度和努力程度,每个维度都有 10 分或 20 分的量表。然后计算出总体评分,即所有六个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其中一种
九年级 (及以上) 的青少年,帮助他们理解通过这项圣礼获得的恩典。请致电教区办公室了解更多信息。找 Maria Gimello,分机 209 婚姻:我们很荣幸能帮助您准备婚礼。请尽快致电教区办公室了解信息和指南。 涂油:适合长期和/或严重患病者、濒临死亡者、准备手术者和体弱者。如果您或您的家人需要涂油,请致电教区办公室并要求与教区的牧师联系,电话为 856-461-0100,分机 212。 葬礼:当亲人去世时,葬礼的准备工作似乎令人难以承受。我们在这里为您和您的家人在悲痛的时刻提供服务。请致电教区办公室找 Sheryl,分机201,以便她可以指导您准备葬礼仪式。圣召:如果您觉得上帝在召唤您以牧师的身份为他服务,请致电教区办公室并要求 Fr. Jorge,856-461-0100,X. 212 Quinceañeras:我们很乐意与您谈谈举办特殊活动 -
目前,人们十分关注开发和在社区范围内使用疫苗来控制传染病。这种关注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通过接种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 1 ;美国目前成功实施了儿童免疫接种计划,控制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风疹 2 · 3 ;英国公共卫生当局多次呼吁提高疫苗接种率,但一直未获通过,因为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英国的疫苗接种率目前偏低 4 ·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为控制发展中国家多种严重的儿童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而实施的扩大免疫规划 (EPI) 8 · 12 ;以及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的新型疫苗研发带来了希望 13 - 16 • 当今研究的重点是在分子水平上,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迫切需要开发针对第三世界主要致命疾病(如疟疾)的疫苗 11 · 19 以及对抗新感染(如目前流行的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刺激。艾滋病是由最近分离出的人类细T 淋巴细胞病毒 (HTL V-III) 20 • 21 • 然而,开发一种安全、有效和廉价的疫苗只是迈向社区范围控制的第一步(尽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流行病学、经济和动机问题至少与技术问题同样重要。自 1960 年代后期以来,麻疹疫苗(一种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免疫 12 )就已经问世,但这种感染仍然是世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8 • 22 • 在开展疫苗开发研究的同时,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最好地使用疫苗来保护社区和个人。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持续存在需要易感个体的密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即平均每个原发性感染病例都会产生至少一个继发性病例。因此,没有必要为社区中的每个人接种疫苗来消除感染;群体免疫水平必须足以将易感人群比例降低到临界点以下。因此,流行病学的核心问题是:应为多少比例的人口接种疫苗才能实现消除(在当地计划中)、根除(在全球计划中)或确定的控制水平?人口因素(例如出生率)如何影响这一点?接种疫苗的最佳年龄是多少?大规模免疫如何影响易感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别是在最有可能患上严重疾病的人群中,遗传和空间异质性对感染易感性(或免疫反应)对有效群体免疫的产生有多重要 23 • 26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病原体的传播动态与自然获得(或人工产生的)感染免疫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很复杂,取决于个体感染的确切过程、宿主群体的人口统计、感染持续时间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