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Y-NC-ND 4.0 国际许可(未经同行评审认证)是作者/资助者,他已授予 bioRxiv 永久展示预印本的许可。它是此预印本的版权持有者此版本于 2020 年 2 月 26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0.02.25.964601 doi:bioRxiv 预印本
收到日期:2018 年 10 月 7 日;接受日期:2019 年 12 月 9 日;发布日期:2020 年 2 月 14 日 作者隶属关系:1 美国密西西比州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兽医学院;2 德国黑森州吉森 35392 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3 美国阿肯色州杰斐逊市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FDA 微生物学部。 *通讯作者:马克·L·劳伦斯,lawrence@cvm.msstate.edu 关键词:Edwardsiella ictaluri;Edwardsiella piscicida;比较基因组学;IV 型分泌系统;直系同源性;移动组学。缩写:ANI,平均核苷酸同一性;NCBI,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SRV,得分比值;T1SS,I 型分泌系统; T2SS,II 型分泌系统;T3SS,III 型分泌系统;T4SS,IV 型分泌系统;T5SS,V 型分泌系统;T6SS,VI 型分泌系统。数据声明:所有支持数据、代码和协议均已在文章中或通过补充数据文件提供。补充材料可在本文的在线版本中找到: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8956550.v1 . 000322 © 2020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