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盟委员会 (EC) 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AIA) 被认为是首次在法律上尝试协调人工智能系统规则。该提案旨在规范欧洲不同经济部门的人工智能系统,包括医疗器械 (MD)。本文旨在研究 AIA 中人工智能系统的分类及其与医疗器械法规 (MDR) 的一致性。分析重点是医疗器械软件 (SaMD) 和医疗器械中的软件 (SiMD),不包括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和机械产品(即驱动系统和安全组件),因为需要对机械指令立法进行调查。该策略是通过映射与 AIA 第 6 条相关的关键术语和定义来确定人工智能系统的分类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转化为适合 MD 领域的命题,并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以供讨论。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是 MDR 和 AIA,考虑到该提案的最新修订版本(主席妥协文本,文件 11124/22)。我们通过讨论根据 AIA 对 SaMD 和 SiMD 的分类途径以及对术语相关问题和建议的额外讨论来结束本文。关键词 1 人工智能法案提案、医疗器械监管、医疗器械软件、人工智能系统分类
中医四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包括望、闻、问、切。这些诊断方法在中国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 (1)。舌诊、脉诊和面诊是中医公认的诊断方法,基于对人体内部心、肝、脾、肺、肾的整体评估。随着疾病的发生,血管和器官功能的变化将反映在舌头、脉搏和面部表现上。因此,可以通过这些部位的颜色、厚度、频率和气味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原因。随着中医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医四诊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2) 而发展,包括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是由 McCarthy 等人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 (3)。此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金融、医学等不同领域。近年来,由于中医大数据的发展,中医图像分析领域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图像进行预测分析,医生可以做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许多有意义的舌脉
亲爱的编辑: 在中药现代化中,确定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和阐明有效成分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两个关键方面。建立一个全面且高可靠性的中药数据库是非常可取的。我们的 TCM Database@Taiwan1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已被广泛使用和大量引用,并且还被收录到 ZINC 数据库 2 中。我们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建立了知识图谱和分子信号传导通路来建立中药数据库 TCMBank ( https://TCMBank.cn/ ),它从 TCM Database@Taiwan 扩展而来,包括 9192 种草药、61,966 种成分、15,179 个靶标和 32,529 种疾病。更新后的中药库将中药成分数量由32,364种扩充至61,966种(非重复),并增加了靶点和疾病两个新数据字段。具有连接信息的中药数量为9010种,中药平均连接边数为16.05。具有连接信息的成分数量为54,676种,中药平均连接边数为5.26。TCMBank以mol2格式提供中药成分的三维结构,并提供与外部公共数据库的交叉引用链接,如CAS、DrugBank、PubChem、MeSH、OMIM、DO、ETCM、3 HERB、4等。目前,TCMBank是最全面、可下载、最大的非商业中药数据库,TCMBank与其他中药相关数据库的数据规模比较见图1 a。中西药库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用户自由探索草药、成分、基因靶点与相关途径或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网站(图1b)。图1c展示了中西药库的建立流程,包括文本挖掘策略、智能文档识别模块等。所有与中药相关的信息必须经过志愿者至少两次的人工验证,以确保中西药库数据的可靠性。中西药之间的不良反应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据估计,超过10%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五种药物,20%的老年患者需要同时服用至少十种药物,这大大增加了中西药互斥带来的医疗风险。中西药互斥反应的鉴别在临床上主要依靠生化分析。然而,这个过程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西药互斥预测需要大量带有不良反应标签的中西药配对。目前中西药互斥数据集尚不完善,而目前有两个现实世界的公共药物相互作用(DDI)数据集:DrugBank 和 TWOSIDES。在前期工作中,我们首先提出了两个模型,3DGT-DDI 5 和 SA-DDI, 6 在 DDI 数据集上预测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认知障碍。其病理特征是脑内淀粉样β蛋白(A β )聚集形成老年斑、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长期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死亡。A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但衰老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促成因素之一。此外,还有几种假说,包括基于淀粉样斑块的A β假说、基于神经元纤维缠结的tau假说、基于长期炎症反应导致脑损伤的炎症假说、基于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的神经保护假说。虽然AD的发病机制大致分为四大假说,但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这是其发病机制复杂的原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基因在A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脑损伤、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AD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基于各种发病假说的药物被大量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望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重点介绍AD的危险因素Aβ聚集体及相关因素如载脂蛋白E、突触丢失、脂肪酸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上述发病机制介绍中医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D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治疗手段。
目的:随着免疫联合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中医药对免疫的调节作用逐渐显现,本研究主要旨在研究不同中医联合全身疗法对肝癌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以及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排序寻找最佳联合应用方案。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12日的9个电子数据库,查找中医联合全身疗法在肝癌领域的RCT,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分析探讨中医联合全身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对免疫调节、疗效和安全性的意义。采用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的概率值对研究的处理进行排序。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涉及2152名受试者,包括6个中药注射剂和7个中成药。结果显示,大黄蛭虫丸和康艾注射液联合ST是免疫调节的最佳选择。而槐耳颗粒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最佳选择。结论:对于肝癌患者,中药联合ST优于单用ST,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鉴于我们纳入的试验样本量和方法学质量有限,需要更多集中、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我们的研究结果。
目的:评估中国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RQoL) 和效用评分。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包括中国上海七家三级医院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肺癌患者。使用五级 EQ-5D (EQ-5D-5L) 测量这些患者的 HRQoL 和效用评分。EQ-5D-5L 效用评分来自中国 EQ-5D-5L 价值集。通过 Tobit 回归进一步探讨 HRQoL 与这些患者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347 名患者。他们的平均值±SD 和中位数 EQ-5D-5L 效用评分分别为 0.851±0.198 和 0.893。报告问题比例最高的参与者出现在疼痛/不适维度 (57.9%) 和焦虑/抑郁 (45.5%) 中。接受中医治疗的肺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差,且受癌症临床分期的影响。结论:接受中医治疗的肺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差,许多患者报告在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方面存在问题。接受中医治疗的肺癌患者的健康效用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信息可能对中国未来的支持性护理、经济评估和决策有用。关键词:肺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传统中医、EQ-5D-5L
摘要 摘要 中医药在近两千年抗击流行性传染病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包括诊疗在内的完整的应对体系。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的重点是针对病原体的个性化应对状态,这是一种符合精准医学个性化理念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直接杀灭病原体的方法相比,中医药是一种作用于人体更广泛的有效治疗方法。2003年在治疗非典时取得的显著疗效,表明中医药对人体的作用点范围更广。 2003年非典和此次新冠肺炎的显著疗效以及近2000年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治疗传染病的不同机制及中医药方法的优势,将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医药。中医药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优势,将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医药。以科学理念和方法完善中医诊疗体系,将现代医学与中医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将为人类战胜流行性传染病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关键词 COVID-19、冠状病毒、传染病、流行病、中医、SARS-CoV-2 COVID-19、冠状病毒、传染病、流行病、中医、SARS-CoV-2
传统中药(TCM),尤其是中草药和针灸,传统上被用来治疗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癌症患者。许多研究表明,TCM不仅减轻了症状(例如,疲劳,慢性疼痛,厌食症/恶病症和失眠症患者的癌症患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QOL),但也减少了由化学疗法,放疗或靶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需要由TCM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提供者理解中草药和针灸以及其他替代疗法。这篇评论主要总结了自2010年以来发表的文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搜索了在PubMed,Medline,Science,Scopus,Scopus,Springer,Sciencecendirect和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数据库中进行的文献。一些中草药(例如, Panax ginseng, Panax quinquefolius , Astragali radix , Bu-zhong-yi-qi-tang (TJ-41), Liu-jun-zi-tang (TJ-43), Shi-quan-da-bu-tang (TJ-48), and Ban-xia-xie-xin-tang (TJ-14)) and some acupuncture points ( e.g.,Zusanli(ST36),中旺(CV12),Neiguan(PC6)和Baihui(GV20)通常用于治疗与癌症相关的症状和/或降低化学疗法,放射治疗或靶向疗法的毒性的毒性很大。此外,TCM可以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的痤疮形式喷发,腹泻和其他不良反应。Throug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we conclude that TCM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advers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including diarrhea, nausea, and vomiting) to these anti-cancer therapies,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alleviate cardiotoxicity, and protect against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radiation-induced pneumonitis.希望这项审查可以有助于对TCM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并且可以为开发更有效的抗癌疗法提供有用的信息。然而,将来必须进行更严格的涉及癌症治疗的试验,包括在细胞,有机,动物和临床水平上的完整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模型,以便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水平研究TCM。
(脂质体)和纳米级蛋白质材料的大小通常在3至10纳米(NM)(5)之间。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该生物分子位于细胞表面内或位于细胞表面。封装药物的纳米颗粒将被输送并渗透到细胞中。也可以通过抗体或配体的片段进行修饰,抗体或配体的片段靶向细胞表面上的抗原或受体以提高药物递送的特异性(6)。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包括有机纳米颗粒,例如纳米级脂质体和胶束以及无机纳米颗粒,例如金或磁性纳米颗粒(7)。纳米颗粒可以穿透组织系统,促进药物的细胞吸收,确保在目标位置作用并固定在表面上(8)。此策略适用于中医,例如Celastrol。在这篇微型叙述中,我们讨论了中药,“ Celastrol”的背景及其对癌症以及毒性和癌症靶向剂的纳米系统机制。我们根据叙述性审查报告清单(可在https://dx.doi.org/10.21037/lcm-20-48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