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中药由数百种天然药物分子组成,在数千年的传统中医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天然药物分子的靶点对探索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药物分子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确定一个新鲜的天然药物分子的靶点非常困难。与传统的生物实验相比,计算方法具有时间少、成本低的优势,但仍面临许多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没有社会联系的分子。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相关和局部网络相似性比较(CSLN)的新方法,对新鲜的天然药物分子进行靶点的初步筛选,并通过训练参数为它们分配权重。结果:在以药物分子为训练和测试对象的情况下,CSLN在金标准数据上的表现优于流行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DTI)预测模型GRGMF。此外,CSLN 在 TCMSP 上对新鲜天然药物分子靶点筛选性能(情景模拟)的检测表现出色(top20 中有 13 个阳性样本),同时 Western-Blot 也进一步验证了 CSLN 的准确性。结论:综上所述,结果表明 CSLN 可以作为新鲜天然药物分子靶点筛选的替代策略。关键词:靶点筛选,新鲜天然药物分子,余弦相关,相似性比较,Western-Blot
摘要:肝细胞癌 (HCC) 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罪魁祸首,其预后越来越差。近年来,HCC 的全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特定信号分子的靶向治疗,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和雷莫芦单抗,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肝细胞癌 (aHCC)。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单抗等免疫疗法大大提高了 aHCC 患者的生存率。最近,协同联合疗法促进了 aHCC 的一线(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和二线(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单抗)治疗模式。本综述旨在总结依赖 HCC 生物学机制的全身治疗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强调了已获批的 aHCC 药物。还讨论了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以及与局部区域治疗 (LRT) 的结合。此外,我们还描述了中医药 (TCM) 作为 HCC 全身治疗的良好效果。在此背景下,我们还探讨了 HCC 全身治疗的挑战和未来方向。关键词:肝细胞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局部区域治疗、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
1 四川省临床免疫学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都,2 四川省中医院甲状腺科,四川省成都,3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4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吉林,5 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美国,6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系,南宁,7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临床免疫学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成都
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 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 3.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山东济南 4.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 5.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6.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山东济南 7.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山东济南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认知障碍。其病理特征是脑内淀粉样β蛋白(A β )聚集形成老年斑、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长期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死亡。A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但衰老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促成因素之一。此外,还有几种假说,包括基于淀粉样斑块的A β假说、基于神经元纤维缠结的tau假说、基于长期炎症反应导致脑损伤的炎症假说、基于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的神经保护假说。虽然AD的发病机制大致分为四大假说,但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这是其发病机制复杂的原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基因在A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脑损伤、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AD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基于各种发病假说的药物被大量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望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重点介绍AD的危险因素Aβ聚集体及相关因素如载脂蛋白E、突触丢失、脂肪酸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上述发病机制介绍中医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D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治疗手段。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深圳 518036;songzhuqing@163.com 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Paul C. Lauterbur 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深圳 518055;xiuxian_huang@163.com (XH);fy.cai@siat.ac.cn (FC) 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基因电路设计中心,深圳 518055;jq.wang@siat.ac.cn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广州 510405 fei.yan@siat.ac.cn (FY);电话:+86-755-8639-2284 (FY);传真:+86-755-9638-2299 (FY)† 这些作者对本文的贡献相同。
临床上,中医药主要用于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姑息治疗等一线治疗方案。回生口服液由化证回生丹改良而成,是《温病条辨》中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经典中药方剂。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研究了回生口服液对肺癌患者改善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1,2),结果发现回生口服液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疗效,降低联合化疗的毒性。但回生口服液对肺癌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武汉。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外科,北京市复兴路28号,100853。3.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医用耗材中心药学部药学研究室,北京 100853。4.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宜昌。5.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胰胆外科,辽宁沈阳 110001。6.恩施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湖北恩施 445000。7.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西安 710061。 8.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成都 610000. 9.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100
1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张家口,2 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深圳,3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州费城,4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京,5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张家口,6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系,广西南宁,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8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研究所,北京,9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北京,10 中国科学院国家干细胞资源中心,北京,1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二妇幼保健院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深圳,中国
每年,全球约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1)。目前,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临床局限性,以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然而,无论是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都存在着广泛的耐药性,这会阻碍肿瘤的治疗并导致疾病复发(2)。因此,研究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机制、防止耐药细胞的出现仍然是当前科研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