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Jefferson Digital Commons 免费提供给您,供您开放访问。Jefferson Digital Commons 是托马斯·杰斐逊大学教学与学习中心 (CTL) 的一项服务。Commons 是杰斐逊书籍和期刊、同行评审的学术出版物、大学档案馆的独特历史收藏和教学工具的展示平台。Jefferson Digital Commons 让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感兴趣的读者了解和掌握杰斐逊奖学金的最新进展。本文已被 Jefferson Digital Commons 的授权管理员接受,将收录在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系教师论文中。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JeffersonDigitalCommons@jefferson.edu。
常见的肝脏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于氧化应激下脂质过氧化过程中毒性醛类物质的积累所致,肝脏中积累的毒性醛类物质可被乙醛脱氢酶2(ALDH2)有效代谢,从而缓解多种肝脏疾病。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突变导致ALDH2酶活性受损,从而加剧肝脏疾病的进展。但ALDH2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ALDH2与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等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ALDH2作为多种肝脏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并重点总结ALDH2在这些肝脏疾病中的调控机制。
背景。要解释星际环境中复杂有机分子 (COM) 的存在,需要彻底了解气相和星际表面相互作用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对于建立与这些环境中有机分子形成相关的过程的综合目录至关重要。目的。我们将实验与定制的计算机模拟相结合,首次研究了乙醛 CH 3 CHO(一种重要的冷星际环境中的有机前体)在非晶态固体水中的解吸动力学。我们写这篇论文有两个目标。首先,我们想将这种分子在太空有机分子演化中的作用具体化。其次,我们想提出一个联合方案,基于计算和实验的结合来产生关于解吸量级的定量信息。该方案可用于改进对其他分子的测量。方法。我们利用结合半经验和密度泛函计算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理论上确定了解吸能和解吸的指数前因子。我们还在无孔非晶态固体水上对乙醛进行了程序升温解吸实验。理论和实验结果的结合使我们能够得出可靠的数量,这些数量对于理解星际冰顶上的星际 COM (iCOM) 的解吸动力学是必需的。结果。发现 CH 3 CHO 从无孔非晶态固体水 (np-ASW) 表面解吸的平均理论和实验解吸能分别为 3624 K 和 3774 K。理论确定的指数前因子为 ν theo = 2。 4 × 10 12 s − 1 ,而通过实验可以将这个量级限制在 10 12 ± 1 s − 1 。结论。将 CH 3 CHO 的解吸能与其他 COM(例如 CH 3 NH 2 或 CH 3 NO)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CH 3 CHO 的挥发性更强。因此,我们认为,考虑到平均结合能,CH 3 CHO 应该在热核的冰升华阶段优先解吸,从而富集该特定组分的气相。此外,整体低结合能表明由于非热效应(即反应性解吸或宇宙射线诱导的解吸),恒星前核可能提前返回气相。这可以解释 CH 3 CHO 在恒星前核气相中的普遍存在。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和理论努力来证实最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