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规定状态的能力。维修性是产品设计时所赋予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使维修变得简单、迅速、经济[1]。简言之,维修性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由设计形成的特性。DFM可以在飞机设计阶段从根本上改善飞机的维修特性。传统的飞机维修性设计依赖于实物样机或样机,导致维修相关的研发工作拖延,设计人员与维修人员沟通协调不畅等诸多问题。利用CAD技术进行飞机维修性和人因工程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5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利用CAD技术成功地解决了F-16项目中与维修性和人因相关的技术问题[2]。随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JSF项目中采用虚拟仿真平台DELMIA对发动机拆卸和武器装载过程进行了仿真,取得了时间和经济方面的诸多效益[3]。在提高产品维护性能和生产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省资金等方面,
前言 1. 本标准已获准供国防部 (DOD) 的所有部门和机构使用。该标准采用人因工程研究,旨在消除各种符号集之间的冲突,并将一组核心的通用作战符号纳入一个国防部标准。 MIL-STD-2525 旨在为国防部提供一套标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提供指挥和控制 (C2) 符号集、符号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的编码方案以及支持系统的技术细节。该标准通过互操作性和用户输入提供支持,这对于确保标准继续满足作战人员的要求至关重要。 MIL-STD-2525 是国防部用于标准化作战符号的主要指令。 2. 联合标准符号是从陆基、航海和航空作战领域综合而来的,是成功实施作战人员 C2 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联合作战加强了对指挥与控制系统社区快速交换信息的要求,并扩展到武器控制或交战领域。 3. 此次修订导致标准发生许多变化,但最重要的是: a. 增加了附录 F,“伪三维显示中作战符号的使用”。 b. 增加了附录 G,“应急管理符号”。 c. 将“非战争军事行动 (MOOTW)”更改为“稳定行动
米沙·布莱克爵士奖章,以表彰他对设计教育的杰出贡献。1821 年展览皇家委员会,英国伦敦。2021 年 10 月,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 JK Lakshmipat 大学设计学院颁发的设计大师奖。2020 年。获奖者:人因工程学学会 (HFES) 颁发的 Arnold Small 总统杰出服务奖。2016 年。2011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被《彭博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2010 年 2 月)韩国大田韩国科学技术院 (KAIST) 工业设计系杰出客座教授。2009 – 2011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计算机与认知科学奖章。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 2006. 因在应用实验和工程心理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 2005 年度 Franklin V. Taylor 奖。来自美国心理学会第 21 分部。2005. 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学会、计算机协会 (ACM)、认知科学学会、设计研究学会、人为因素和人体工程学学会 (HFES)。名誉院士:技术交流学会 (1996)、设计研究学会 (2009)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表彰,2001 年 8 月终身成就奖。CHI,2002 年。(CHI 是 ACM(计算机协会)的人机交互特别兴趣小组)。心理健康奖,商业类。《今日心理学》。 2002 年。被评为“精英 100”之一:Upside 杂志,1999 年。因“对用户文档领域的杰出终身贡献”而获得 Rigo 奖,文档特别兴趣小组 (SIGDOC):2001 年 10 月。曾任职务
每年,临床医生在美国诊断出 5000 例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病例 (Mehta 等人,2018)。ALS 是一种退行性神经肌肉疾病,可阻止神经元向肌肉发送脉冲,从而导致瘫痪和死亡。患有 ALS (PALS) 的人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失去了交流能力。尽管这种疾病目前仍然无法治愈,但改善患者交流的努力正日益转向增强和替代交流 (AAC) 系统 (Beukelman 和 Mirenda,2013)。AAC 系统是一种辅助技术,旨在通过非语言交流渠道抵消 ALS 造成的缺陷。目前应用于 ALS 的 AAC 系统依赖于脑机接口 (BCI),尽管有效,但也存在重大局限性。所述局限性包括 BCI 的侵入性、对电极放置的过度依赖以及个人用户的表现不一致 (Mak 和 Wolpaw,2009)。因此,人因工程师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缓解这些限制,这种方法干扰性较小,与电极放置无关,并保证个人用户能够获得一致且准确的性能。本研究通过探索基于瞳孔的新型 AAC 系统的前提,提出了克服这一挑战的解决方案。通过将 BCI 策略应用于眼动追踪方法(即瞳孔测量法),可以实现这种策略。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使用 BCI 策略(例如快速序列视觉呈现(oddball)范式和事件相关同步/去同步(运动意象)范式)开发基于瞳孔的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因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从业者越来越多地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早期被要求参与。与一个或多个学科后来发现需要更改的情况相比,所有学科的早期投入可以带来更好、更集成的设计,并降低成本。作为人因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从业者,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提供关于人、人与系统的交互以及由此产生的总体性能的实质性和有充分支持的意见。此外,我们应该准备好从系统概念开发的最早阶段开始提供这种意见,然后贯穿整个系统或产品生命周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年来,许多人因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工具和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以支持早期分析和设计。两种特定类型的技术是设计指导(例如,O’Hara 等人1995;Boff 等人1986)和高保真快速原型用户界面(例如,Dahl 等人1995)。设计指导技术以手册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的形式出现,将人为因素和人体工程学知识库的选定部分放在设计师的指尖,通常以针对特定问题(如核电站设计或 UNIX 计算机界面设计)量身定制的形式出现。但是,设计指南的缺点是它们通常不提供根据设计对系统性能进行定量权衡的方法。例如,设计指南可能会告诉我们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将优于黑白显示器,它们甚至可能告诉我们在增加响应时间和降低错误率方面的价值。但是,这种类型的指导很少能很好地洞察人类表现的这一改进元素对整个系统性能的价值。因此,设计指导对于为系统级性能预测提供具体输入的价值有限。另一方面,快速原型设计支持分析特定设计和任务分配将如何影响人类和系统级性能。与所有以人为对象的实验一样,原型设计的缺点是成本高昂。尤其是基于硬件的系统(如飞机和机械)的原型开发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在设计初期,因为那时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人类行为和表现的计算机建模并不是一项新尝试。尽管花费不菲,但硬件和软件原型设计对于人为因素从业者而言仍是重要的工具,而且它们在几乎所有应用领域的使用都在增长。虽然这些技术对于人为因素从业者而言很有价值,但通常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从人为因素和人体工程学数据基础(如设计指南和文献中所反映的那样)推断的集成方法,以便支持作为设计替代方案的函数的系统级性能预测。该方法还应以相互支持和迭代的方式与快速原型设计和实验相结合。正如在许多工程学科中的情况一样,这种集成方法的主要候选对象是计算机建模和仿真。复杂认知行为的计算机模型已经存在 20 多年(例如 Newell 和 Simon 1972),并且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就已经出现了用于任务级绩效的计算机建模工具(例如 Wortman 等人1978)。但是,在过去十年中,有两件事发生了显著变化,促使使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人类表现作为从业者的标准工具。首先是计算机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与之相关的更易于使用的建模工具的开发。有兴趣通过模拟预测人类表现的个人可以从各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中进行选择(有关这些工具的完整列表,请参阅 McMillan 等人1989)。第二,研究界越来越关注开发人类表现的预测模型,而不仅仅是描述模型。例如,GOMS 模型(Gray 等人1993)代表将研究整合到一个模型中,用于预测人类在现实任务环境中的表现。另一个例子是认知工作量的研究,它被表示为计算机算法(例如,McCracken 和 Aldrich 1984;Farmer 等人1995)。给定人类所从事的任务和设备的描述,这些算法支持评估何时可能发生与工作量相关的性能问题,并且通常包括识别这些问题对整体系统性能的定量影响(Hahler 等人1991)。这些算法在作为关键组件嵌入到任务和环境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中时特别有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最强大的方面可能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人因和人体工程学团队可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