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学非线性过程在广泛的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超快激光器,显微镜和量子信息技术。在不同的非线性过程中,二阶效应通常不堪重负,除了中心对称系统,二阶易感性在其中消失了,从而允许使用第三阶非线性。在这里,我们演示了一个混合光子平台,可以灵活地调整二阶和三阶敏感性之间的平衡。通过用原子上稀薄的钨化装饰超高的二氧化硅微腔,我们观察到腔体增强的第二谐波产生和汇总频率产生,并以连续波激发的功率水平仅为几百微米。我们表明,可以通过仔细选择二维材料的大小和位置来实现单个设备中二阶和三阶非线性的共存。我们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腔体,从而释放具有对新应用的非线性敏感性的混合系统的潜力。关键字:二维材料,超高Q微腔,第二谐波一代,非线性光学元件,过渡金属二核苷
IYOG名称认可了玻璃在几个世纪和文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从古埃及艺术到当今互联网的光纤电缆中的硅胶玻璃。联合国指定了2022年IYOG,其中包括一支包括Creol Pegasus教授凯瑟琳·理查森(Kathleen Richardson)的团队的请愿书,该团队实际上也发表了会议演讲,“看到和感知未来:由红外玻璃创新启用。”她的言论涵盖了红外玻璃的历史发展及其在质量教育,性别平等,气候行动以及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等方面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潜力。
我国第一个光子学系成立于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光年,隶属于 IZTECH 科学学院。该系旨在培养能够在该领域开展高级研究的科学家,并满足光子学领域公司对合格人力资源的需求,这需要多学科的教育和经验。光子学系于 2016-2017 学年春季学期开始硕士教育,2017-2018 学年春季学期开始博士教育,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开始本科教育。
1 量子数据锁定是一种量子现象,它使我们能够使用具有信息论安全性的小密钥加密长消息。这与经典信息论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香农的说法,经典信息论中的密钥至少需要与消息一样长。在这里,我们探索了用于量子数据锁定的光子架构,其中信息以多光子状态编码并使用多模线性光学和光检测进行处理,目的是将初始密钥扩展为更长的密钥。密钥消耗取决于所采用的模式和光子的数量。在无碰撞极限下,光子聚束的可能性受到抑制,密钥消耗在系统维度上呈对数关系。我们的协议可以看作是玻色子采样物理学在量子密码学中的应用。实验实现具有挑战性,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是可行的,因为最近用于展示玻色子采样的技术可以适应我们的方案(例如,Phys. Rev. Lett. 123, 250503, 2019)。
摘要:传统的电子和光子设备本质上是2D,并且由于它们被捏造的底物。然而,世界并不是在流动和刺激:许多应用会从软设备和非平面几何形状中受益,例如与柔软,曲线和动态生物体的柔软,曲线和动态表面相连。此不匹配要求可机械变形(弯曲,折叠,扭曲,拉伸或压缩)的灵活和可拉伸设备,而不会损坏其有用的特性。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最先进的材料,设计,加工和设备技术的概述,这些技术是迅速发展的且可拉伸光子学的快速发展区域的概述。我们对关键的促成技术的看法将在这一领域中定义新的增长机会,因为新兴的可振奋和可伸缩的光子学的应用继续展开。
简介 激光技术发明几年后,人们就已开始考虑将其用于国防和武器领域。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有人提出了用于摧毁弹道导弹的“圣剑”项目,但该项目一直停留在纸面上,军事研发主要集中于基于激光的系统来拦截空中威胁。 这些系统的原型,例如 THEL 和 YAL-1,在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仅用于演示目的。随着光纤技术和激光泵浦源的进步,到 21 世纪末,发射功率为 kW 级的连续波 (CW) 光纤激光器已广泛应用。鉴于光纤增益介质是一种比固态增益介质更高效且成本更低的替代品,人们对激光在国防领域的应用重新产生了兴趣。
摘要 — 组件的单片集成有望提高网络功能并降低封装费用。由于制造复杂性和器件间故障的叠加,集成还会降低产量。对于经济上优选的集成程度,人们缺乏共识。以前关于集成成本可行性的研究使用了高级估算方法。本研究则侧重于行业细节,基于从光电子供应链中的 20 家公司收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流程的设备制造成本模型。所提出的模型允许定义流程组织,包括测试,以及每个步骤的加工条件、操作特性和自动化水平。本研究重点研究了在 InP 平台上集成 1550 nm DFB 激光器和电吸收调制器的成本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生产规模如何,单片集成设计都比分立元件选项更具成本竞争力。主要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封装、测试和组装。利用模型预测背后的技术细节,组件对准、键合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MOCVD) 被确定为技术改进对降低成本最为关键的工艺。这样的结果应该鼓励探索进一步集成的成本优势,并专注于成本驱动的技术开发。
超导谐振器耦合器很可能成为模块化半导体量子点 (QD) 自旋量子比特处理器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因为它们有助于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而缓解串扰和布线问题。在这里,我们专注于由两个模块组成的三量子比特系统:耦合到单电子双 QD 的双电子三重 QD 谐振器。通过结合分析技术和数值结果,我们推导出描述三量子比特逻辑子空间的有效哈密顿量,并表明它准确地捕捉了系统的动态。我们研究了短程和长程纠缠门的性能,揭示了旁观者量子比特在两种情况下降低门保真度的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短程操作中非绝热误差和旁观者相关误差之间的竞争,并量化了它们在短门和长门时间的实际参数范围内的相对重要性。我们还分析了电荷噪声以及与观察者量子比特的残余耦合对模块间纠缠门的影响,发现对于当前的实验设置,泄漏误差是这些操作中不完整性的主要来源。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半导体芯片上的量子信息处理确定最佳模块化 QD 架构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