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光机电系统(MOEMS)结合了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光学的优点,能够实现独特的光学功能,具有广泛的先进应用。硅基 MOEMS 通过简单的外部机电控制方法,如静电、磁或热效应,实现精确的动态光调制。本文简要回顾了硅基 MOEMS 的技术与应用,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工作原理、优点、常用材料和微加工制造技术,并介绍了微镜/微镜阵列、微光谱仪、光学/光子开关等先进硅基 MOEMS 器件的研究进展。由于硅基 MOEMS 在空间光调制和高速信号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它们在光通信、数字光处理和光传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对Si基MOEMS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可见光通信(VLC)是一项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的新兴技术,可以同时提供照明和无线数据传输。利用具有成本效益的可打印有机LED(OLEDS)作为VLC系统中环保发射器对光谱,物联网,感应和光学范围的未来应用非常有吸引力。在这里,我们总结了VLC中LED来源的新兴半导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度,并突出显示基于无毒和成本效益的有机半导体的OLED有很好的光学通信机会。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为一般照明实现高性能的白色OLED的努力,尤其是关注基于OLED的VLC的研究状况和机会。还讨论了开发高性能OLED的不同解决方案处理的制造和打印策略。最后,提供了下一代有机VLC的未来挑战和潜在前景的前景。
LAW 102 执法系统 3 ETR 399 微电子学和纳米电子学 3 6 CHE 490 可再生能源 3 6 ** 社会科学 6 ETR 495 控制系统 3 6 MGT 310 管理与组织 3 ETR 482 电子系统与技术 4 8 LAW 220 家庭法 3 ETR 461 机器人技术 3 6 ECON 101 经济学概论 3 ETR 490 光通信工程 3 6 LAW 102 执法系统 3 ETR 416 功率转换 3 6 ETR 476 无线电发射与天线设备 4 8 ETR 465 微处理器 4 8 ETR 463 数字微电子学 4 8 科学与技术 9 ETR 472 FPGA 门阵列编程 4 8 MATH 101 微积分 1 3 KU ECTS CMS 115 工程计算机应用 3 大学要求 英语 11 22 MED 315 生命科学 3 大学要求 阿塞拜疆语 8 16 人文科学 6 12 科学技术 9 18 社会科学 6 12 主修课程 88 176
摘要: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迫切要求扩展光通信和信息处理的容量。基于轨道角动量的模分复用 (MDM) 被公认为提高单光纤带宽最有前途的技术。为了使其与主波分复用 (WDM) 兼容,宽带等高效相位编码受到高度追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扭曲液晶和后镜的超宽带反射平面光学设计。光在扭曲双折射介质内的回溯导致消色差相位调制。利用这种设计,展示了单扭曲反射 q 板将白光束转换为多色光学涡旋。进行了琼斯演算和矢量光束表征以分析宽带相位补偿。双扭曲配置将工作波段进一步扩展到 600 nm 以上。它为WDM/MDM兼容元件提供了超宽带和反射解决方案,并可能显著促进超宽带平面光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展示和保持我们的技术能力以及质量体系合规性,国家计量机构(如哥斯达黎加计量实验室 (LAMETRO) 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NIST))对测量标准和协议进行了比较。发布此类比较是保持与国际计量局 (BIPM) 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构由区域计量组织提供服务,例如美洲计量系统 (SIM),LAMETRO 和 NIST 是其成员。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现代生活的电话和高速网络(即万维网)的基础。光纤通信依赖于精确的光功率测量,使网络节点能够实现最佳信噪比,从而提高数据速率并降低公共和私人用户的基础设施成本。在我们之前的工作 [1–9] 中,我们报告了用于校准光纤功率计 (OFPM) 的参考标准的国际比较结果。这些报告描述了使用开放激光束 [1, 4, 6] 和光纤跳线电缆 [2–9] 在标称波长为 1310 nm 和 1550 nm 时获得的结果。在本文中,LAMETRO 维护的参考标准是
摘要 —TDFA 波段(2 µ m 波段)已被视为下一代光通信和计算的有前途的光学窗口。吸收调制是基本的可重构操作之一,对于大规模光子集成电路至关重要。然而,在 TDFA 波段探索吸收调制的努力很少。在这项工作中,基于绝缘体上硅 (SOI) 平台设计和制造了用于 TDFA 波段波长的可变光衰减器 (VOA)。通过将 200 µ m 的短 PIN 结长度嵌入波导,制造的 VOA 在 2.2 V 时表现出 40.49 dB 的高调制深度,并具有由等离子体色散效应引起的快速响应时间 (10 ns)。结合法布里-珀罗腔效应和硅的等离子体色散效应,衰减器可实现超过 50 dB 的最大衰减。这些结果促进了2μm波段硅光子集成的发展,并有望促进光子衰减器在串扰抑制、光调制和光通道均衡方面的应用。
快速发展的现代光通信系统需要小型电光器件,其光学特性需要能够大幅度快速变化。这种纳米级器件可以用作数据存储或片上数据链路的光互连。[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量子阱结构的电吸收 (EA) 调制器已被提出在高速光网络中发挥特别有前景的作用。[2,3] 利用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 (QCSE),这些材料的光学特性可以通过沿限制轴的外部电场进行调制,即通过倾斜势阱。由于这种“倾斜”的价带和导带,相关的最低能量电子和空穴波函数将定位在势阱的相对侧,从而导致带隙附近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这种场诱导调制的典型特征是波函数之间的重叠积分降低,相关光学跃迁的振荡器强度降低,以及跃迁能量降低,这表现为吸收带边缘红移。[4–6]
摘要:硅光子学最近已将其应用扩展到提供自由空间发射以检测或操纵外部物体。最显著的例子是硅光学相控阵,它可以引导自由空间光束以实现芯片级固态激光雷达。其他例子包括自由空间光通信、量子光子学、成像系统和光遗传学探针。与由体光学元件组成的传统光学系统相比,硅光子学将光学系统小型化为具有许多功能波导元件的光子芯片。通过利用成熟的单片 CMOS 工艺,硅光子学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可扩展性、可重构性和并行性。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基于硅光子学的光束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光学相控阵、焦平面阵列和色散光栅衍射。还讨论了用于产生准直、聚焦、贝塞尔和涡旋光束的各种光束整形技术。最后,我们展望了硅光子学在自由空间应用的前景和挑战。
纳米卫星及其组件立方体卫星平台及其技术功能是航天领域科学、商业和军事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立方体卫星平台的主要技术方面,重要的是开展研究和开发过程以改进现有子系统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子系统。虽然现有立方体卫星平台中广泛使用的射频 (RF) 通信试图通过高频波段传输日益增加的信息量,但现有许可证碎片化、大气障碍源以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系统的能量和尺寸要求等挑战阻碍了这一过程。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展示在地面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光通信 (OC) 网络在太空中的应用。沿着在这方面开发的主题研究了立方体卫星平台中使用的 OC 系统,并研究了具有激光束控制和主动应答器系统的纳米卫星子系统的操作软件算法,其中包括该技术的优势。
立方体卫星激光红外交联 (CLICK) 任务将展示推动小型航天器星间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技术。该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在轨演示两颗六单元 (6U) 小型卫星之间的全双工(发送和接收)激光交联,也称为光通信,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在 15 至 360 英里(25 - 580 公里)之间,数据速率超过 20 兆比特每秒 (Mbps)。该任务还将展示精确的卫星间时钟同步和 10 厘米级的测距。能够发送和接收激光通信的微型光学收发器将在两颗卫星之间形成通信交联,并通过新的精细指向功能支持它们的对准。由于激光通信高数据速率传输的功率效率,微型光学收发器是对射频(RF)技术的改进,这减轻了对小型平台在尺寸、重量和功率方面已经很严格的限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