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癌症是全球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也是第二大死亡原因,随着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与癌症相关的问题将持续存在。在对抗癌症的斗争中,已经开发出许多疗法和抗癌药物。化疗和相关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它们的应用总是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纳米技术改进了药物输送系统,以减少输送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不同的候选材料中,同轴电纺制备的芯鞘纳米纤维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脱颖而出,包括其大的表面积、高包封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多药负载能力以及控制药物释放动力学的能力。因此,将药物封装在同轴电纺纳米纤维中是控制和持续释放药物的理想方法。本综述总结了不同结构和药物的同轴电纺纳米纤维在各种癌症治疗中的药物输送应用。
摘要:门控ZnO纳米线场发射阵列在平板X射线源、光电探测器等大面积真空微电子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应用需要高像素密度的场发射阵列,因此需要研究像素密度对门控ZnO纳米线场发射性能的影响。本文模拟了在保持横向几何参数成比例的情况下不同像素尺寸下同轴平面门控ZnO纳米线场发射阵列的性能,获得了发射电流和栅极调制随像素尺寸的变化曲线。利用所获得的器件参数,制备了同轴平面门控ZnO纳米线场发射阵列。场发射测量结果表明,当栅极电压为140 V时,制备的ZnO纳米线场发射阵列的电流密度为3.2 mA/cm 2,跨导为253 nS,表明栅极控制有效。性能的提高归因于优化的栅极调制。
摘要:芯鞘电纺丝是一种生产含有一种或多种封装功能材料的复合纤维的强大工具,但许多材料组合很难甚至不可能一起纺丝。我们表明,成功的关键是确保明确界定的芯鞘界面,同时保持该界面上恒定且最小的界面能。使用热致液晶作为模型功能芯,使用聚丙烯酸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鞘聚合物,我们研究了使用水、乙醇或四氢呋喃作为聚合物溶剂的影响。我们发现理想的芯和鞘材料是部分可混合的,其相图显示内部可混合间隙。完全不混溶会产生相对较高的界面张力,这会导致芯断裂,甚至阻止芯进入产生纤维的喷射流,而在完全混溶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明确的界面,会消除芯-鞘形态,并将芯变成鞘溶液的凝固浴,导致泰勒锥中过早凝胶化。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局部界面张力变化而导致的泰勒锥中的马兰戈尼流,在纺丝之前应在芯中添加少量鞘溶剂。我们的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在芯-鞘静电纺丝中选择芯和鞘流体的指导方针的困惑。这些发现可以应用于除本文研究的材料组合之外的许多其他材料组合,从而能够制备出具有广泛兴趣和应用潜力的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简介
摘要 -- 磁力齿轮与机械齿轮一样,在不同速度和扭矩之间转换动力;然而,磁力齿轮的非接触特性提供了比机械齿轮固有的潜在优势。使用遗传算法优化了不同温度下一系列齿轮比下的磁力齿轮。在不同的转子上以及切向和径向磁化磁体上使用不同等级的磁体材料可以稍微增加比扭矩,相对于使用单一磁体材料的设计。高极数转子需要比低极数转子磁体材料具有更高矫顽力的磁体材料,尤其是对于齿轮比较大的设计。虽然温度升高会导致可实现的比扭矩呈指数衰减,每升高 1 摄氏度复合减少约 0.4%,但温度不会显著影响最佳几何参数,主要影响最佳材料。齿轮比显著影响最佳几何参数,并会影响最佳磁体材料。此外,还采用遗传算法通过 3D 有限元分析来表征堆叠长度的影响。堆叠长度较短的设计有利于采用更薄的磁铁和更高的极数,并且可能能够使用矫顽力较低的磁铁材料。
摘要:为研究上下旋翼干扰效应以及进给比、轴倾斜角和升力偏移对缩比同轴刚性旋翼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对缩比同轴刚性旋翼系统在悬停和稳定前飞过程中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旋翼系统采用直径2 m、四叶片上下无铰链旋翼,安装在同轴旋翼试验台上。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φ3.2 m风洞中进行。旋翼系统在0°~13°的总距范围内进行了悬停测试,并在进给比高达0.6的情况下进行了前飞测试,重点关注了轴倾斜角和升力偏移扫掠。为了使共轴旋翼的运行方式与实际飞行方式相似,悬停飞行时将扭矩差调整为零,前飞时保持恒定升力系数。在同轴旋翼中以相同的螺距角设置进行了孤立单旋翼配置试验。悬停试验结果表明,下旋翼的品质因数 (FM) 值低于上旋翼,且均低于孤立单旋翼。此外,在相同的叶片载荷系数 (C T / σ) 下,同轴旋翼配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悬停效率。前飞时,有效升阻比 (L/De) 为
b'摘要 提出了一种毫米波\xe2\x80\x90 低\xe2\x80\x90 轮廓宽带微带天线。为了加宽阻抗带宽并同时实现稳定的大增益,在由同轴探针馈电的微带贴片两侧布置共面寄生贴片阵列。在微带贴片上蚀刻双槽以降低 H \xe2\x80\x90 平面交叉\xe2\x80\x90 极化水平。提出了使用 Floquet \xe2\x80\x90 端口模型进行零\xe2\x80\x90 相位\xe2\x80\x90 反射分析以预测寄生贴片阵列的谐振频率。根据理想探针的输入阻抗来验证激发的谐振模式。依次激励两个相邻的宽边谐振,分别以微带贴片的准 \xe2\x80\x90 TM 10 模式和寄生贴片阵列的准 \xe2\x80\x90 TM 30 模式为主导。所提出的天线尺寸为 1.06 1.06 0.024 \xce\xbb 0 3(\xce\xbb 0 为自由空间中 29 GHz 的波长),在 | S 11 | \xe2\x89\xa4 10 dB 时实现 15%(27\xe2\x80\x93 31.35 GHz)的阻抗带宽。实现的峰值增益高达 9.26 dBi,2 \xe2\x80\x90 dB 增益带宽为 15.7%。 H \xe2\x80\x90 平面交叉 \xe2\x80\x90 极化水平在 3 \xe2\x80\x90 dB 波束宽度内小于 14 dB,背部辐射水平小于 17.9 dB。'
摘要 — 已经开发出一种支持新型微电子集成范式的工具,通过微同轴导线键合直接建立组件之间的互连。该工具的近期用例是促进高带宽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当进一步成熟时,它将能够以最短的设计时间快速集成具有数百或数千个互连的复杂系统。总直径在 50 到 100 毫米之间的同轴导线的自动剥离和键合带来了一系列工艺挑战,对导线的材料系统和键合工具提出了有趣的要求。本研究回顾了 Draper 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种微同轴键合系统,该系统能够剥离、送料和键合微同轴导线。该系统利用电火焰熄灭和热回流的组合分别剥离外部金属屏蔽层和聚合物介电层。它利用旋转送丝机制精确控制导线位置,从而可以确定预定的导线长度。回顾了电线、工具和软件控制架构设计的进展。
电生理记录需要组织中低侵入性电极几何结构和高质量信号采集。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直径 < 10 μ m 的同轴电缆启发式针电极,它由针中的核心电极和另一个壳电极包围。通过对体内小鼠皮层进行多通道记录证实了这些电极的神经元记录能力。鉴于壳电极起着参考电极的作用,同轴电极还可以在组织内的局部区域进行差异记录。与没有参考壳电极的记录相比,差异记录显示出两倍高的信噪比,同时响度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同轴微针电极将在电生理记录(包括离体和体外应用)中提供与体内记录类似的高质量神经元信号。
Ardent TR 多同轴连接器的最新外形支持量子计算应用的许多独特挑战。密度、巨大的环境变化以及对更多高速通道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量子计算机设计师重新考虑单个电缆的传统布线方法。通过利用超导材料(如 CuNi 电缆)和 Ardent 现有的专利接触技术,工程师将能够大幅减少单个连接器所需的空间并增加其通道数,同时提高系统中的信号完整性。
大型红外焦平面、滤光片或冷光学器件,目前使用更重的冷散热器。带有同轴脉冲管和挠性轴承压缩机的超小型、低质量低温冷却器的开发已经超越了之前描述的实验室版本 1,达到了工程模型成熟度。压缩机直接按比例缩小自 Northrup Grumman 的 TRL-9 飞行传统压缩机产品线。1,2,3,4 低温冷却器采用全焊接压缩机、小型轻型战术驱动电子设备和可与集成杜瓦组件接口的飞行式冷头。这种更成熟的冷却器实现在运行时受到随机和正弦振动,并未显示出永久性性能变化。它在剧烈振动下运行,在施加振动时仅表现出微小的性能变化。它已经过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可重复早期开发模型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