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鼻咽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同步放化疗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具有多种副作用。为了提高鼻咽癌放化疗的疗效并减少其副作用,我们构建了一种多功能叶酸(FA)靶向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同时载有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2(TFPI-2)和顺铂(CDDP)。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FA-MNP/CDDP/TFPI-2)是由含有TFPI-2质粒的FA-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FA-MPEG-PEI)与负载CDDP的醛基海藻酸钠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经酰胺化和静电吸附得到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显示单个磁铁矿粒子核心的尺寸约为11.5纳米。利用核磁共振(NMR)光谱和紫外(UV)分光光度法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荧光分析、普鲁士蓝铁染色、磁共振(MR)成像和全身荧光成像结果表明,FA-MNP/CDDP/TFPI-2具有较高的基因转染效率,并能通过叶酸受体(FR)介导的递送靶向肿瘤细胞。共递送分析表明,所得的FA-MNP/CDDP/TFPI-2复合材料比单独使用CDDP或TFPI-2可引起更多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FA-MNP/CDDP/TFPI-2复合材料合成成功,并表明它是FR的特异性分子靶点,对HNE-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背景:EOC 是全球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大多数 EOC 患者在诱导治疗后可达到临床缓解,但超过 80% 的患者会复发并死于化疗耐药性疾病。先前的研究表明 EGFR 与癌症对细胞毒性化疗、激素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耐药性有关。这些研究强调了 EGFR 作为顺铂耐药 EOC 细胞中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的作用。方法:根据 ATCC 建议培养人卵巢细胞系 (SKOV3 和 OVCAR3)。使用 MTT 测定法确定细胞系对顺铂和厄洛替尼的化学敏感性。使用 qRT-PCR 分析目标基因的 mRNA 表达。结果: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厄洛替尼与顺铂联合使用可降低化疗耐药 EOC 细胞的细胞增殖 (p < 0.05)。此外,厄洛替尼/顺铂联合用药协同降低了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并增加了促凋亡基因的表达(p <0.05)。顺铂单独使用可以增加 MDR 基因的表达。数据表明,EGFR 和顺铂分别通过细胞中的 MEKK 信号转导以及 EGFR/MEKK 通路驱动 EOC 细胞的化学耐药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EGFR 是化学耐药 EOC 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可在转化肿瘤学中加以利用,厄洛替尼/顺铂联合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抗癌方法,可以克服化学耐药性和抑制 EOC 细胞的增殖。DOI:10.29252 / ibj.24.6。365 关键词:顺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卵巢癌
胆管癌和尿路上皮癌是全世界的致命肿瘤,只有少数患者在诊断后适合手术。此外,患者对目前的治疗策略反应不佳,包括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多模态治疗。最近,精准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结果正在改变被诊断为胆管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患者的治疗模式。这些组织型表现出多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基因变异率高,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支持 FGFR 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新型治疗靶点。此外,识别特定的基因变异可以预测肿瘤对传统和新型 FGFR 靶向药物的反应。最近的临床研究显示 FGFR 靶向治疗在减少肿瘤体积方面有希望的数据,并促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例如 pemigatinib、infigratinib、futibatinib 和 erdafitinib。此外,FGFR 抑制剂在胆管癌和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III 期试验正在评估 Pemigatinib (FIGHT-302) 和 futibatinib (FOENIX-CAA3),这些药物与目前用于 FGFR2 重排胆管癌的一线吉西他滨和顺铂进行比较。然而,在靶向 FGFR 信号通路方面观察到复杂性。在此,我们描述了 FDA 批准的和其他研究性 FGFR 靶向疗法的特征,评估了最新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重点是针对胆管癌和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 FGFR 基因组改变,并深入了解了与 FGFR 抑制反应和(获得性)耐药性有关的因素。
胆道癌 (BTC) 是一类异质性罕见恶性肿瘤,可起源于胆道任何部位,但预后均不良。BTC 细分为肝内胆管癌 (ICCA)、肝外胆管癌 (ECCA) 和胆囊癌。ICCA 起源于肝实质,而 ECCA 可起源于肝脏以外胆道的任何部分,可进一步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远端胆管癌 (1)。ICCA 和 ECCA 的全球发病率都在增加 (2,3)。预计 2020 年全球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胆道癌)新发病例为 906,000 例,其中 ICCA 约占 10-15% (4)。 ABC-02 III 期试验确立了晚期 BTC 的首选治疗方法,与吉西他滨相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的 OS 显著改善(中位数 11.7 个月对 8.1 个月,HR 0.64)(5、6)。一项 II 期非随机单组临床试验研究了在吉西他滨-顺铂中添加白蛋白紫杉醇(7)。中位 PFS 为 12.2 个月,中位 OS 为 19.2 个月,与历史对照相比更为有利。最近,TOPAZ-1 试验中将度伐单抗添加到化疗中取得了积极成果(8)。在该研究中,与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和顺铂相比,度伐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可使死亡风险降低 20%,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
肾上腺皮质癌 (ACC) 是一种侵袭性癌症,起源于肾上腺皮质,通常预后不良。ACC 很少见,但在患有癌症易感综合征(例如 Li-Fraumeni 和 Lynch 综合征)的人中更常见。ACC 的诊断有时不确定,需要使用精确的分子病理学;鉴别诊断包括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腺瘤、肾癌或肝细胞癌。我们描述了一个 57 岁女性的病例,她患有 Lynch 综合征和转移性 ACC,最初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该肿瘤在 51 岁时首次通过超声检查和 CT 扫描发现。她接受了左肾上腺切除术,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嗜铬细胞瘤。两年后,她的肿瘤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多个肺结节。通过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 进行楔形切除后,一家机构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另一家机构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 ACC。她后来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就诊,确诊为 ACC。在确诊为 ACC 后,她接受了米托坦和派姆单抗治疗,但由于副作用和病情进展而停用。她目前正在接受依托泊苷、阿霉素和顺铂 (EDP) 治疗。此病例强调了在患者护理中使用多学科方法的重要性。彻底评估肿瘤病理并分析患者的基因谱对于为患者获得正确诊断是必要的,并且可以显著影响治疗过程。
氨基糖苷类和顺铂类药物因其在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高效性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它们的耳毒性副作用值得高度关注。这些药物可以通过特定的通道或转运体进入内耳,不仅影响毛细胞的存活,还会诱导活性氧的过量产生。目前,科学研究主要通过活性氧的下游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直接减少毛细胞对这些药物的吸收可以有效避免最初的损伤。特别是,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探索药物与毛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通道和转运体的具体功能。结构生物学领域的迅速发展揭示了与药物吸收密切相关的各种通道和转运体的结构功能,如机电转导通道 (MET) 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等,为新的耳部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目标。因此,研究MET通道在耳毒性药物吸收中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这是开发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关键。本综述旨在强调听觉毛细胞抑制耳毒性物质吸收的机制,探索如何针对这些通道和转运蛋白开发新的耳部保护方法,并为解决药物引起的耳毒性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以这些通道和转运蛋白为靶点保护毛细胞的方法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耳毒性潜在机制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听觉保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进展。
不适合切除的阶段 [2]。因此,iCCA 的预后非常差,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仍然惨淡,据报道 5 年总生存率为 10% 至 35% [3-5]。iCCA 患者肝移植的历史结果也令人沮丧,据报道 5 年生存率 < 25% [6,7]。即使在接受边缘阴性切除术的局部性疾病患者中,早期复发的发生率也很高,这引起了人们对辅助全身治疗进展的持续兴趣。最近结束的日本 JCOG1202 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在任何胆道癌 (BTC)(包括 iCCA)切除术后辅助卡培他滨的有效性 [8]。目前正在研究 R0 或 R1 切除任何 BTC (包括 iCCA)后使用辅助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ACTICCA-1 试验)[7]。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 和钇-90 经动脉放射栓塞 (TARE) 在 iCCA 患者中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对 127 名晚期 iCCA 患者进行了 TACE 治疗,报告称,治疗 3 个月后,19 名 (15.0%) 患者出现部分反应,101 名 (79.5%) 患者病情稳定,7 名患者 (5.5%) 病情进展 (PD),无完全反应。只有 4% 的患者缩小了体型并成功接受了切除术。关于 TARE 的研究报告了类似的低转化率(4% 至 11% 之间)[9- 11]。然而,TACE/TARE 与全身治疗同时使用
一项国际,双盲,随机,第三阶段的研究(主题演讲-966,n = 1,069),该研究由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BTC组成的患者组成,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幼稚的,这表明对Pembrolizumab Plus gemcitabine和gemcitabine和cisplatin的可能性以及对pembrizum的概率进行了研究,该治疗可能会增加,而对pembrizumizums to a shereaf to a则可能增加了术语。与安慰剂加吉西他滨和顺铂(以下称为安慰剂加化学疗法)相比,总生存期(OS)的总生存期(OS)。中位OS为12.7个月(95%的置信区间[CI],11.5至13.6),在pembrolizumab加化学疗法组中,安慰剂加化学疗法加化学疗法的10.9个月(95%CI,9.9至11.6)的化学疗法加化学疗法组为0.83(HR)(HR)的中位数(95%CI,9.9至11.6),危险率(HR)为0.83(HR)(95%CI,0.72至0.72至0.72至0.95)。Kaplan-Meier(km)估计的OS率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OS率分别为7.5%(95%CI,1.6至13.4)和6.8%(95%CI,1.7至11.9),因此在Pembrolbrolizumab and Chemothapoy中具有生存优势。评估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表明,与单独的化学疗法相比,将pembrolizumab添加到化学疗法中可能不会导致任何临床上的显着差异。但是,由于HRQOL评估中大量缺少数据,证据的确定性很低。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 17-DMAG(HSP90 抑制剂)和 NVP-BEZ235(PI3K/mTOR 双抑制剂)联合治疗对顺铂耐药人膀胱癌细胞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材料和方法:将表现出顺铂耐药性的人膀胱癌细胞(T24R2)暴露于剂量递增的 17-DMAG(2.5-20 nM)中,联合或不联合 NVP-BEZ236(0.5-4 μM)与顺铂联合使用。通过 CCK-8 分析评估抗肿瘤作用。根据剂量反应研究,使用克隆形成试验和联合指数值评估两种方案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进行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协同作用机制。结果:17-DMAG 在顺铂敏感细胞(T24)和顺铂耐药细胞(T24R2)中均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抗肿瘤作用。然而,NVP-BEZ235 的抗肿瘤作用具有自限性。17-DMAG 和 NVP-BEZ235 以 1:200 的固定比例联合使用在顺铂耐药膀胱癌细胞中在较宽剂量范围内均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克隆形成试验显示结果与协同试验相一致。三维分析显示两种药物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作用,协同体积为 201.84 μM/mL 2%。Western blot 证实联合用药导致细胞周期 G1 期阻滞和 caspase 依赖性细胞凋亡。结论:HSP90 抑制剂单药治疗及与 PI3K/mTOR 存活通路抑制剂 NVP-BEZ235 联合治疗对顺铂耐药膀胱癌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 G1 期并诱导 caspase 依赖性凋亡通路。
摘要 肾集合管癌 (CDC) 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它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不良,治疗选择有限。一名 67 岁的男性,在因血尿、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以及腰痛接受评估时,发现左肾肿块伴有肺和骨转移。他接受了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了 CDC。他接受了卡铂和吉西他滨的姑息化疗。三个周期后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扫描显示部分反应。五个周期后,由于肾功能恶化,化疗停止。对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PDL1) SP263 和 Her2 neu 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为阴性。对 75 个可治疗基因组进行的下一代测序显示神经纤维瘤病 1 型 (NF1) 基因的功能丧失突变。据报道,涉及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 α 基因 (PDGFRA)、FAT 非典型钙粘蛋白 1 (FAT1) 和雄激素受体 (AR) 基因的错义突变是意义不明的变异。液体活检未检测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因此,他开始服用舒尼替尼。2 个月后,他出现脑转移,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全身治疗改为单药 Nab-紫杉醇。三个周期后,他的前臂出现皮肤转移,化疗改为单药阿霉素。三个周期的阿霉素治疗后,他死于该疾病。诊断后他存活了 16 个月。转移性 CDC 的一线治疗是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尚无确定的二线治疗方法。在这个时代,针对可靶向基因改变的下一代测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后续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