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的 CDW 畸变通常会导致 CDW 能隙的打开。为了展示 CDW 能隙的形成,我们将 CDW 相的非磁性能带结构展开到原始布里渊区,并与正常相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直接比较,如下图 S5(a) 和稿件中的图 2(c) 所示。可以看出,CDW 畸变使跨越费米能级的能带产生间隙,从而形成约 0.43 eV 的 CDW 能隙。我们进一步在图 S5(b)-(e) 中绘制了不同应变下 CDW 相的展开能带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 CDW 能隙的大小会随着施加的应变而变化,但它始终存在。如图 S5(f) 所示,当拉伸应变从 0% 增加到 4% 时,CDW 能隙从 0.43 eV 单调减小到 0.17 eV。在压应变作用下,CDW能隙首先在-1%应变时增大到0.50 eV,随后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减小。CDW能隙尺寸的变化应该是CDW畸变幅度和CDW晶格常数变化共同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CDW能隙和Mott能隙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直接来源于CDW畸变,而后者则受电子关联影响。因此,当施加的压应变大于某个临界值时,虽然CDW畸变和CDW能隙仍然存在,但是由于电子局域化的减弱,Mottness能隙会崩塌。
如果不是因为隔热层脱落(防水)以及随后的多层火灾,这些建筑还能屹立不倒。在每座塔楼中,不同的撞击损伤和热衰弱的结构部件组合导致了结构的突然倒塌。在世贸中心一号楼,火灾削弱了核心柱,导致建筑南侧的楼板下陷。楼板将受热的南周边柱子向内拉,降低了它们支撑上方建筑的能力。随着南墙上的柱子弯曲,相邻的柱子很快就超载了。建筑的顶部向南倾斜并开始下降。在世贸中心二号楼,核心在东南角严重受损,受到东墙和南墙的支撑。建筑东侧持续燃烧的火势导致那里的楼板下陷。楼板将受热的东侧外围柱子向内拉,从而降低了它们对上方建筑的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