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部件再利用。再利用钢部件的价值与新钢的成本相关。拆除承包商和废品回收场可以从钢厂回收的废钢中获得高价,因此他们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和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提取部件以便重新使用。人们有时认为健康和安全法规会增加成本,因为拆除过程需要更仔细,以便将钢部件完好无损地拆除以供重新使用。其他人对此提出异议,尽管人们承认这通常需要额外的时间。当拆除承包商很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最快的选项,而这通常不需要部件再利用所需的谨慎。此外,拆除通常是新建项目的关键路径,客户希望尽快完成。拆除会增加流程的时间。
钢部件再利用。再利用钢部件的价值与新钢的成本相关。拆除承包商和废品回收场可以从钢厂回收的废钢中获得高价,因此他们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和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提取部件以便重新使用。人们有时认为健康和安全法规会增加成本,因为拆除过程需要更仔细,以便将钢部件完好无损地拆除以供重新使用。其他人对此提出异议,尽管人们承认这通常需要额外的时间。当拆除承包商很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最快的选项,而这通常不需要部件再利用所需的谨慎。此外,拆除通常是新建项目的关键路径,客户希望尽快完成。拆除会增加流程的时间。
鱼雷和水雷 1941 年 12 月 22 日,战时内阁会议决定在澳大利亚制造鱼雷,这项决定使该国的精密工程领域承担了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由于鱼雷在现代军备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项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意义。海权是英国在 19 世纪称霸世界强国的基石,因此鱼雷的研发本质上是英国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它最初并不是英国的发明。英国在鱼雷应用方面早期的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指挥官(后来的海军上将)费舍尔的热情,但其他大国不久也进入了该领域。这种武器的巨大潜力首次显现于 1914 年至 1918 年的战争中,当时德国利用 U 型潜艇和鱼雷对商船造成了巨大损失,几乎让英国屈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间,随着飞机投掷鱼雷方法的发展,鱼雷的破坏力进一步增强,不需要太多洞察力就能预测鱼雷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2 英国的鱼雷制造主要由一家私人公司怀特黑德鱼雷公司(Whitehead Torpedo Company)和位于苏格兰格里诺克的海军部负责。 1941 年 7 月,海军部担心英国的鱼雷生产可能会因轰炸或入侵而受阻,甚至完全停止,因此开始研究为这种紧急情况提供替代中心的方法。英国的制造业已尽可能分散,但尚未在英国以外建立中心。1941 年 7 月 15 日,海军部在给澳大利亚海军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鱼雷制造商能够在英国制造鱼雷,那将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