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主要受太阳辐射、天气条件、太阳能电池阵列不匹配和部分遮光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安装太阳能电池阵列之前,必须模拟并确定可能产生的功率。需要最大功率点跟踪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光伏系统中提取最大功率。但是,最大功率点跟踪不是失配和部分遮光条件的合适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由于失配和阴影导致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缺点,本文采用了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能发电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包括每组模块或每个模块一个 DC-DC 转换器。本文实现了每个模块的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其效率最高。这项技术适用于可在不到 1 小时内通过 3 级充电站充电的电动汽车 (EV)。然而,问题在于,在不到 1 小时内为电动汽车充电会给电网带来很大压力,而现有电网中的峰值功率储备并不总是足以以这种速率为电动汽车充电。因此,通过实施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使用太阳能发电场的 3 级(快速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站可用于解决此问题。最后,使用 MATLAB ®、LTSPICE 和系统顾问模型报告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拟议的 1 兆瓦太阳能系统每天将提供 5 兆瓦时的电力,足以每天为约 120 辆电动汽车充满电。此外,使用拟议的光伏系统可以消除大量温室气体和有害污染物,从而有利于环境。例如,与使用燃煤发电厂的电力为电动汽车供电相比,每小时将从空气中消除 1989 磅二氧化碳。
摘要 —本文概述了通用低温 CMOS 数据库的建立,其中 MOSFET 的关键电气参数和传输特性被量化为器件尺寸、温度/频率响应的函数。同时,进行了全面的器件统计研究,以评估低温下变化和失配效应的影响。此外,通过将 Cryo-CMOS 紧凑模型整合到工艺设计套件 (PDK) 中,设计了低温 4 Kb SRAM、5 位闪存 ADC 和 8 位电流控制 DAC,并在 EDA 兼容平台上轻松研究和优化它们的性能,从而为大规模低温 IC 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索引术语 —低温器件物理、温度相关紧凑模型、蒙特卡罗模拟、工艺设计套件、低温电路设计。
将数据分为α波段、β波段和γ波段,分析初级听觉皮层和高级运动皮层在不同频带的活动特征。如图2、图7所示,我们发现听觉刺激下运动想象任务中大脑主要激活的区域是左颞叶和额顶叶。在真实意义刺激下,左额顶叶的激活范围显著强于无意义刺激,均在β和γ波段内(F=4.512 p=0.041,F=5.508 p=0.031)[表1]。同时,真实意义声音刺激组的认知皮层激活水平高于无意义声音刺激组(F=4.561 p=0.040,F=5.002 p=0.032)[表1]。3.2 失配负性(MMN)
图1:通过定制固-固材料实现的功能材料和结构。(a)将预沉积的平面形式从基底上释放后,由于良好粘附的层材料界面失配而导致的自卷起复合膜[1]。(b)通过控制其在基底上的键合位置和/或施加到基底上的预应变的释放路径,弹出具有多样空间形貌的介观结构[2]。(c)通过定位晶胞和/或控制其界面连接,表现出超大范围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异质结构平面结构[3]。(d)通过在Miura(M)和蛋盒(E)模式下定制晶胞,实现具有可编程变形模型和力学性能的混合折纸[4]。(e)通过软基质中的硬颗粒旋转实现的机械膨胀结构[5]。(f)通过平板电脑在界面上的滑动机制实现的坚韧夹层玻璃[6]。
久负盛名的 RCA 连接器仍然是视频卡座、DVD、视频投影仪和高清显示器等专业消费类产品中音频和视频信号同轴电缆端接的普遍接受方法。ADC 的新型精密 RCA 连接器专为要求苛刻的专业环境而设计,提供性能驱动的产品,具有出色的机械和电气特性以及简单的 BNC 型组装。精密模制绝缘体带有锁定镀金中心导体,可确保标称 75 欧姆特性阻抗。ADC 专有的几何模制绝缘体设计等创新功能可显著减少阻抗失配并提高数字应用的传输可靠性。ADC 的 RCA 连接器使用与 ADC BNC 和 F 连接器产品相同的剥线和压接工具,使安装变得简单快捷。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低跨导(0.62-6.28 nS)和低功耗(28-270 nW)的运算跨导放大器 (OTA),适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器接口中的低频模拟前端。所提出的 OTA 基于通道长度调制效应实现了一种创新的高线性电压-电流转换器,可进行轨到轨驱动。在 1 V 电源和 1 V pp 非对称输入驱动下,电流-电压特性的线性误差为 1.5%,而输出电流的总谐波失真 (THD) 为 0.8%。对于对称 2 V pp 输入驱动,线性误差为 0.3%,而 THD 达到 0.2%。线性度对于失配和工艺电压与温度 (PVT) 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跨导温度漂移为10 pS/◦C。原型电路采用180纳米CMOS工艺制造。
纳米尺度的界面热传输在各种应用中都至关重要,例如电子设备、[1] 储能应用、[2] 生物医学设备、[3] 光电子学、[4] 等。尽管当系统的特征尺寸达到纳米尺度时,跨界面的热传输变得更加关键[5],但是目前对界面热传输的基本理解还远未完成。不同类型的界面热传输存在于不同的应用中,主要有固-固和固-液界面热传输(见图 1a~b)。声子振动失配或表面粗糙度可以部分解释纳米级固-固界面热传输,[6] 然而,对于固-液或固-气界面热传输,由于缺乏周期性,液体中声子的定义仍然存在疑问。在这篇简短的评论中,我们回顾了界面热传输领域在能源和环境应用中的现状,其中涉及界面热传输,并对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传统的测量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型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的方法依赖于平衡零差检测,而平衡零差检测对由于探测器量子效率、被检测场与本振模式失配等因素引起的损耗耦合进来的真空量子噪声非常敏感。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利用高增益相敏参量放大器辅助平衡零差检测实现的测量方法。相敏放大器的使用有助于解决因检测损耗引起的真空量子噪声。此外,由于高增益相敏放大器可以耦合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因此所提方案仅使用一次平衡零差检测便可揭示两种不同类型场之间的量子纠缠。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多模情况下,所提方案也优于传统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在涉及连续变量测量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计量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PNP 的温度传感器,它既能实现高能效,又能达到高精度。两个电阻将基于 PNP 的前端产生的 CTAT 和 PTAT 电压转换为两个电流,然后由连续时间 (CT) 16 调制器将其比率数字化。斩波和动态元件匹配 (DEM) 用于减轻元件失配和 1/f 噪声的影响,同时在室温 (RT) 下对 V BE 和两个电阻比率的差异进行数字调整。该传感器采用 0.18 µ m CMOS 工艺制造,面积为 0.12 mm 2 ,电源电压范围为 1.7 至 2.2 V,耗电 9.5 µ A。对同一批次的 40 个样品进行测量表明,在 − 55 ◦ C 至 125 ◦ C 范围内,其误差为 ± 0.1 ◦ C (3 σ ),相应的电源灵敏度仅为 0.01 ◦ C/V。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高的能效,分辨率品质因数 (FoM) 为 0.85 pJ · K 2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基于标准单元的共模反馈 (CMFB) 环路,该环路具有显式电压参考,可提高伪差分标准单元放大器的 CMRR 并稳定直流输出电压。后一个特性允许对基于此类级联的运算跨导放大器 (OTA) 进行稳健偏置。报告了对 CMFB 的详细分析,以深入了解电路行为并得出有用的设计指南。然后利用所提出的 CMFB 构建适用于自动布局和布线的完全标准单元 OTA。参考商用 130 nm CMOS 工艺的标准单元库的模拟结果表明,当驱动 1.5 pF 负载电容时,差分增益为 28.3 dB,增益带宽积为 15.4 MHz。OTA 在 PVT 和失配变化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健性,并且由于面积有限,实现了最先进的 F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