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芹菜素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和抗炎特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正在研究其在治疗肝细胞癌 (HCC) 中的潜力。本研究评估了芹菜素对 SNU-449 HCC 细胞系增殖、侵袭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为了评估芹菜素对 HCC 的抗增殖和抗转移作用,我们在 24、48 和 72 小时进行了 MTT 试验,使用了六种芹菜素浓度(2.5-100 µM)。在确定 48 小时的最低有效浓度后,在该剂量下进行了 SRB、菌落形成和伤口愈合试验。所有结果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结果:MTT 试验确定 72 小时时 5 µM 芹菜素为最低有效剂量。 5 µM 芹菜素和未治疗对照组的吸光度分别为 0.581(IQR:0.26)和 0.67(IQR:0.049)(p>0.05)。SRB 测定显示芹菜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0.54 [IQR:0.07] vs. 0.381 [IQR:0.365];p>0.05)。菌落形成测定显示芹菜素治疗组的存活分数略有降低(相对于对照组为 74%)。伤口愈合测定结束时,芹菜素治疗组的伤口面积为 528,366(IQR:691,200)µm²,对照组为 528,861(IQR:523,150)µm²(p>0.05)。芹菜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愈合率相似(59.5 [IQR:36.9]% vs. 59.75 [IQR:15.4]%;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芹菜素对肝癌细胞的直接抗增殖和抗转移作用可能有限。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的调节和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诱导可能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关键词:芹菜素、抗转移治疗、抗增殖作用、肝细胞癌、SNU-449 细胞系
摘要:电穿孔动物基因敲除系统技术(TAKE)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 相关蛋白 9(Cas9)系统生成转基因小鼠。为了增强电穿孔在小鼠基因编辑中的多功能性,针对玻璃化冷冻小鼠胚胎优化了电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广泛使用的近交系(C57BL/6NCr、BALB/cCrSlc、FVB/NJcl 和 C3H/HeJJcl)的新鲜胚胎。电脉冲设置(穿孔脉冲:电压,150 V;脉冲宽度,1.0 ms;脉冲间隔,50 ms;脉冲数,+4;转移脉冲:电压,20 V;脉冲宽度,50 ms;脉冲间隔,50 ms;脉冲数,±5)对于玻璃化冷冻加温的小鼠胚胎是最佳的,其可以有效地将 gRNA/Cas9 复合物递送到受精卵中而无需透明带变薄过程并编辑目标位点。这些电条件在广泛使用的近交系小鼠中有效地产生了转基因小鼠。此外,使用间隙为 5 mm 的电极进行电穿孔可以在 5 分钟内引入超过 100 个胚胎,而无需特殊的预处理和复杂的技术技能,例如显微注射,并且在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出较高的胚胎发育率和基因组编辑效率,从而快速高效地产生基因组编辑小鼠。本研究中使用的电条件用途广泛,可以更轻松高效地生成转基因小鼠,有助于了解人类疾病和基因功能。关键词:CRISPR/Cas9、电穿孔、冻融胚胎、基因组编辑
摘要:提出了一个分析子阈值摇摆(SS)模型,以观察当堆叠的SIO 2-中的FERROCTRIC结构用作无连接双门(JLDG)MOSFET的氧化物膜时,SS的变化。60 mV/dec的SS对于在保持晶体管性能的同时减少功率耗散至关重要。如果使用具有负电容(NC)效应的铁电材料,则可以将SS降低到60 mV/dec以下。使用2D电势分布,SS与从漏极电流和栅极之间的关系得出的SS相吻合。作为分析SS模型得出的结果,发现通过调节硅频道,SIO 2和铁电的厚度,也可以在15 nm通道长度下获得60 mV/dec的SS。,随着SIO 2的厚度的增加,SS根据铁电厚度的变化饱和,并且随着硅通道的厚度减小,几乎是恒定的。
摘要:自发性hhy小鼠出现脑积水和皮层下异位,且已鉴定出Ccdc85c基因突变。为了比较Ccdc85c在不同物种中的作用,我们建立了Ccdc85c KO大鼠并研究了其病理表型。Ccdc85c KO大鼠是通过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ALEN)的基因组工程改造而来的。KO大鼠的Ccdc85c基因约350 bp缺失,缺乏CCDC85C蛋白表达。KO大鼠表现出非阻塞性脑积水、皮层下异位和颅内出血。KO大鼠具有许多与hhy小鼠相似的病理特征。这些结果表明CCDC85C在大鼠大脑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且CCDC85C在大鼠和小鼠大脑中的作用相似。关键词: Ccdc85c, 脑积水, 大鼠, 皮层下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