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治疗方法改善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复发、治疗耐药性以及副作用仍然是这些治疗方法的常见限制。鉴于现有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开发毒性和副作用较小的更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草药在历史上已被证明是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潜在药物库,如今它们仍然是识别新药线索的丰富来源。植物源天然产物和常见化疗药物的积极协同作用也被认为是在最近的化学预防和化疗研究中关注药用植物的合理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加入纳米颗粒或抗体靶向递送植物源天然产物将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提高其治疗效果的重要一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回顾了已批准和/或正在研究的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植物源药物。 *通讯作者:Davood Bashash,博士,伊朗德黑兰 Shahid Beheshti 医科大学联合医学科学学院血液学和血库系血液学副教授。电子邮件:David_5980@yahoo.com
摘要虽然最近采用了许多靶向疗法来改善血液系统不良的治疗,但获得或内在的抗性却是其功效的重要障碍。因此,越来越需要识别新颖的,可靶向的途径,以进一步改善这些疾病的治疗。综合应力响应是一种响应失调的生长和代谢,在癌细胞中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并且在暴露于许多疗法后,这似乎是一种这种可有针对性的途径,可改善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综合应激反应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其对靶向疗法的作用机理的关键参与,以及作为药理调节的目标,是血液学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关键字:综合应力反应,PERK,PKR,GCN2,HRI,ATF4,血液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发行日期) 2022-02-04 (资源类型) 期刊文章 (版本) 已接受的手稿 (权利) © 作者 2022。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保留所有权利。如需获得许可,请发送电子邮件至: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这是一篇经过同行评审后,在《日本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接受发表的文章的预编辑、作者制作版本。… (URL) https://hdl.handle.net/20.500.14094/0100477343
了解癌症生物学和开发新型癌症治疗药物一直是癌症研究人员的目标。然而,新药的研发受到其漫长的开发时间、高昂的成本、高监管障碍和惊人的失败率的阻碍。鉴于癌症治疗药物开发的挑战,替代策略,特别是重新利用已获批用于其他适应症的“旧”药物,具有吸引力。伊曲康唑是 FDA 批准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在临床上使用 30 多年。最近的药物重新利用筛选显示伊曲康唑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多种致癌信号通路发挥抗癌活性。为了探索伊曲康唑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的潜在用途,我们检索了与伊曲康唑在癌症中相关的已发表文献,并回顾了伊曲康唑在临床前和临床癌症研究中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预测hedgehog信号通路是伊曲康唑抑制多种实体癌和血液癌的主要靶点,随着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伊曲康唑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与一线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
随着新型个性化癌症疗法的不断发展,富含合成嵌合抗原受体的 T 细胞(即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 (CAR-T) 细胞)已应用于临床实践。CAR-T 细胞能够识别并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即所谓的肿瘤相关抗原)。这种创新方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梁。含有修饰 T 细胞的药物的生产包括几个步骤 - 白细胞分离术、T 细胞活化、转导和最终 CAR-T 细胞的扩增。CAR-T 细胞的活化通过独立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途径进行,这通常与免疫系统不受控制的反应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有关。CAR-T 疗法只能在认证中心进行,并且需要不同医学学科的经验丰富的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这决定了它的有效性。从采集和冷冻保存,到运输和改造,再到解冻和输注,每个步骤都受到严格控制,因为这对药物的质量和功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 CAR-T 疗法已被证实具有益处,但它仍然只适用于符合明确标准的患者。然而,随着新适应症的出现,这些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先天免疫检查点诱导的吞噬作用检测和清除癌细胞在肿瘤介导的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详尽的先天免疫检查点是“别吃我”信号,包括 CD47/信号调节蛋白 α 轴 (SIRPα)、PD-1/PD-L1 轴、CD24/SIGLEC-10 轴和 MHC-I/LILRB1 轴。已经开发出分子来阻断这些途径并增强对肿瘤的吞噬活性。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调查了 CD47 阻断剂单独使用或与现有疗法联合使用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和淋巴瘤。然而,只有少数患者对单独这些治疗有显著反应。将 CD47 阻断剂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正在临床研究中,早期结果表明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正在探索用双特异性抗体靶向巨噬细胞用于血癌治疗。此外,将促肿瘤巨噬细胞重编程为抗肿瘤巨噬细胞和 CAR 巨噬细胞 (CAR-M) 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阐明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靶向策略,从临床前实验到临床试验,并概述了正在开发的潜在治疗方法。关键词:巨噬细胞、CD47、SIRPα、PD-1/PD-L1、CD24/SIGLEC-10、MHC-I/LILRB1/2、CSF1R 抑制剂、BsAbs、MARCO、TLR 激动剂、Tim-4、CAR-M
此预印本的版权所有者此版本于 2022 年 8 月 15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2.08.12.503580 doi:bioRxiv preprint
调节性 T 细胞 (Treg) 通过控制免疫反应来维持免疫稳态。它们的特征是同时表达 FoxP3、CD25 和抑制性受体,例如 PD-1 和 CTLA-4。Treg 是预防自身免疫的关键因素,在癌症中失调,促进肿瘤免疫逃逸。B 细胞淋巴恶性肿瘤是一组具有异质性分子特征和临床病程的疾病。B 细胞淋巴恶性肿瘤患者的 Treg 水平升高,并与临床结果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研究 B 细胞淋巴恶性肿瘤中 Treg 免疫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临床相关性、积累机制、表型和功能。总体趋势表明,Treg 可以直接由肿瘤细胞诱导并被招募到肿瘤微环境中,在那里它们抑制抗肿瘤免疫以促进疾病进展。此外,我们重点介绍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表明 Treg 可以通过新型治疗剂(例如免疫检查点阻断和靶向疗法)进行调节。新疗法破坏 Treg 可能有益于恢复免疫能力,但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在未来,实现这两种结果之间的平衡的策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含 Src 同源性-2 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2 (SHP2) 是一种由 PTPN11 基因编码的广泛表达的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3]。SHP2 是一种经过广泛研究的致癌酪氨酸磷酸酶,与各种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包括激活 RAS/MAPK、PI3K/AKT、JAK/STAT、PD-1/PD-L1、mTOR 和 Hippo 通路 [4–7]。PTPN11 基因的种系突变可导致努南综合征 (NS),这是一种以身体部位发育不全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及伴有多发性雀斑的努南综合征 (NS-ML) [8,9]。此外,PTPN11 基因的体细胞获得功能 (GOF) 突变会导致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JMML)、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和多种实体癌 [7,10]。重要的是,患有基于 NS 的激活性 PTPN11 突变的婴儿可能会患上 JMML 或 JMML 样骨髓增生性疾病 (MPD) [11]。最近在横纹肌样肿瘤细胞系中进行的全基因组 CRISPR(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和小分子筛选揭示了 SHP2 和受体酪氨酸激酶 (RTK) 之间存在治疗相关的依赖性 [12]。几种 SHP2 特异性抑制剂正在接受测试,以确定其作为抗癌药物的治疗潜力。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关注 SHP2 的功能、其突变对各种信号通路的多样化影响以及 PTPN11 突变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管理中的意义。
摘要:糖原合酶激酶 3 (GSK-3) 是一种进化保守、普遍表达的多功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GSK-3 包含两种同工型(α 和 β),它们最初于 1980 年被发现,通过抑制糖原合酶的磷酸化参与葡萄糖代谢。与其他蛋白激酶不同,GSK-3 同工型在静息细胞中具有组成活性,其调节主要涉及通过上游调控网络的抑制。20 世纪 90 年代初,GSK-3 同工型被认为是癌细胞病理生物学中的关键参与者。活性 GSK-3 促进多种致癌蛋白的破坏,包括 β -catenin 和细胞周期进入和增殖代谢的主要调节器 (c-Myc)。因此,GSK-3 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一直以来,GSK-3 经常通过失调的上游信号通路在癌细胞中失活。然而,在过去的 10-15 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在某些癌症环境中,GSK-3 亚型会抑制肿瘤抑制通路,因此充当肿瘤促进剂。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 GSK-3 亚型在某些慢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挥的多种且往往神秘的作用,这些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癌细胞类型。我们还将总结针对 GSK-3 的可能新策略,以创新治疗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