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请来华前准备好护照、中国签证及第三方过境国签证(如需)。2.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出发,或中转途中航班延误,请及时与经商处或项目联系人联系,告知最新航班及抵达北京的时间。3.参会代表原则上不得私自更改机票,如需更改机票,请与经商处联系办理更改手续。如您擅自更改机票,我们将把情况告知经商处,由此产生的费用和责任由您自行承担。4.个人不得单独前往行程外的城市。5.提取行李后,请在国际到达出口(或国内到达出口)耐心等候,工作人员将持写有您姓名的接机牌前来接您。若等待时间超过15分钟,可致电联络人。6.若托运行李遗失,需向航空公司登记,请先致电活动联络人确认行李送达地点,再填写登记表。7.着装要求。请注意研讨会当天的天气状况,并携带合适的服装。研讨会当天有重要活动,请着正装出席
• 衡量综合国力的因素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因素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一个静态的指标,而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学术界对于应该衡量哪些因素并没有统一的看法,即使选择同一个因素(如教育),不同的研究者对其中各分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也可能不同(如应该衡量教育的哪些方面),因此不同的研究者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也不同。 • 从对中国综合国力的研究来看,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上升。
中国对外援助演变的关键原因有三个,其重要性和侧重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1950年代最初的政治意识形态从1970年代末开始演变为经济实用主义,改革开放后重点关注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近年来,对外援助也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改善全球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渠道。显然,中国的对外援助在服务其外交政策和商业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人道主义关切,提供临时紧急援助以及在减贫、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长期支持。
改革开放后,随着世界范围内一系列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在社会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代表。然而,作为广东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在今天却逐渐失去影响力。保护、发扬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强大的交流和学习来源,自适应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学习行为也多种多样。本文旨在分析将网络平台引入教学领域的可行性以及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需求。并进行了将先进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广府文化创新的模拟。结果表明,与非平台用户相比,该平台的用户学习时间更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也比非用户高出21.5%。
2018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回顾了华润80年来为实现梦想与承诺而不懈努力的历程,庆祝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欣慰的是,42万华润人正用热忱与奉献书写着华润历史的新篇章,这是华润80周年最珍贵的礼物。80年的历史固然辉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绝不能自满、不能延续。在打造华润百年企业的征程上,还有许多挑战在等着我们,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面向未来,我们要有再出发的勇气和决心,要成熟而睿智,年轻而自信,能力而勇敢。我们应该立足长远,充分运用八十年积累的智慧,抓住新时代的机遇,稳步前行。
摘要 本文以东北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逐一考察东北经济发展历程。首先,本文将东北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时期,以工业发展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经济成为民国经济的“龙头”;改革开放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东北经济出现下滑。其次,本文探讨东北的产业转型升级。本文探讨了产业转型的发展重点,即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同时,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应继续改革,避免人才流失加剧;民营企业应重振,促进创业发展。最后,本文探讨了疫情过后东北经济的前景。疫情发生后,东北地区的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丝绸之路”的冰封却给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2023 年冬季 讲师:王少达 周二/周四:上午 11:00-12:20(第一节);下午 3:30-4:50(第二节) 本课程将让学生熟悉与当代中国经济相关的问题:它的历史、过去四十年改革的成功及其原因、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具体制度以及它在21世纪面临的问题。 本课程由四个部分组成:(1)1949年之前:我们将讨论中西方的“大分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百年屈辱”以及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兴起;(2)中央计划:我们将讨论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的逻辑和后果,以及偏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 (3)经济改革开放:我们将讨论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重点关注改革进程背后的政治和经济逻辑;(4)改革开放后主题:我们将讨论当代中国经济的不同领域,包括与农村发展、财政制度、土地财政、国有部门、环境、法治、产业政策、数字经济等相关的主题。评分标准:5%课堂参与,45%短文(3篇,每篇15%),50%期末论文。每位学生应(独立)根据课堂上涉及的任何主题撰写三篇回应文章,文章不应超过800字。回应文章应该非常简要地概括感兴趣的话题,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讨论。全面性不是回应文章的重点,新问题、想法、见解和批评将受到高度重视。第一篇回应文章应在第 5 课后一周提交,第二篇应在第 9 课后一周提交,第三篇应在第 18 课前提交。逾期提交每天扣 1 分。期末论文允许学生以 2 人为小组进行,篇幅不得超过 15 页(1.5 行距)。论文主题可以是任何与中国经济相关的主题。例如,它可以是一篇关于中国某些重要经济政策的深入评论文章,如介绍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背景和演变;也可以是一份正式的研究计划,其中包含明确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制度背景讨论和严谨的研究设计。建议学生在选择期末论文主题之前咨询助教或导师。期末论文应在 3 月 6 日星期三下午 5 点(CST)前提交。逾期提交不予接受。
过去一百年中,北大植物学科在对中国植物科学从无到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 最为重要的是为国内植物学科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之外,汤佩松 在主持植物生理教研室工作期间,于 1956 年组织了全国植物生理教学研讨会,为国内的植 物生理学教学培养了急需的师资。张景钺的教研室也不断招收全国各地的进修生,其中出类 拔萃者就包括胡适宜。李继侗在 1952 年因院系调整调入北大后,在北大创办了我国第一个 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专门组,为国内培养了第一批植物生态学人才。 1959 年后,北大理 科教学曾改为 6 年制,在加强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尤其注重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学术 实验技能的培养。植物学教研室的汪劲武不仅为北大植物标本馆的维护与建设做出了长期的 努力,而且和动物学领域的老师共同打造了广受欢迎的野外实习课程,为学生获取野生动植 物的第一手知识、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邓兴旺等人组织海外 杰出学者,在北大暑假期间开设免费的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发育遗传学讲习班,为全国有志于 植物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前沿、学习相关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重要窗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