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体温36.6℃。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部压痛,Murphy征阳性,无其他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和肝酶正常,C反应蛋白浓度稍升高(2.44mg/dL)。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进一步问诊发现有无保护性交史,右上腹痛前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尿液聚合酶链反应确诊为沙眼衣原体。患者被诊断为盆腔炎,具体为Fitz-Hugh-Curtis综合征(FHCS),并给予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治疗。治疗7天后症状好转。
一名 28 岁的韩国男性患者,18 岁时曾患桥本甲状腺炎和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耳朵、手指和脚趾出现寒冷诱发的冻疮病变;腿部出现网状疹(皮肤红斑狼疮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CLASI] 评分为 14);手脚出现炎性关节炎(图 1A)。他的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无相关家族史。随访脑血管造影显示多个微小囊状动脉瘤(图 2)。血液检查显示轻度白细胞减少(3.5 ×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4 × 10 9 /L)。所有其他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正常,包括炎症标志物、感染性血清学、ANA、类风湿因子、补体和尿液分析。基因检测显示 TREX1 c.52G>A、p.(Asp18Asn) 杂合,证实了 FCL 的诊断。
接种后皮下组织直径平均为18.4 mm,硬结平均直径为6.1 mm,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12%~19%,发热发生率为7.7%,发生于接种后4~14天。观察到的症状包括热性惊厥3例,牛痘性湿疹1例,自体接种9例(通过手将病毒从局部接种部位传播到其他部位而感染痘苗病毒),牛痘疹(接种部位周围出现水疱、脓疱)28例,牛痘疹8例(接种后7~10天左右出现荨麻疹、红斑等形式的过敏性湿疹)。发热最高体温一般为38~38.9℃,占77.4%,发热持续时间1天者占60%,最长2天者占85%。免疫反应指标HI抗体滴度为2 3.3(n=513),NT抗体滴度为4 2.5(n=97)。接种后第14天,56例患儿行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1)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患者的呼吸困难在接下来的 2 天内显著恶化,伴有高烧,体温为 39.6°C 至 40.5°C (103.3°F 至 104.9°F)。听诊的初始发现恶化,包括弥漫性双侧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 (Pao 2 59 mm Hg,Pco 2 27 mm Hg),而她通过鼻导管每分钟呼吸 3 L 氧气。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双侧肺上叶有浸润和毛玻璃影(图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学检测证实存在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 M 抗体阳性。患者接受面罩吸氧 40%、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和口服利巴韦林治疗。由于克氏斑(柯氏斑)导致患者无法摄入足够的液体和食物,因此患者接受了支持治疗,包括每日静脉输注 5% D/W。患者 1 周后出院,情况良好,出院后 1 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任何症状。
2 年前感染,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上个月,他因肺孢子虫肺炎在另一家医院住院,经复方新诺明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痊愈。入院前一周,他的左脚出现皮疹,但未引起重视。入院时,皮疹表现为浅表溃疡,部分坏死,黑色痂皮,周围有水疱(图 1),但不排除与 VZV 感染有关。患者神志清醒,颈部僵硬。紧急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未见异常。入院 12 小时后,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并在接下来的 12 小时内发作 2 次癫痫。第一次癫痫发作后患者失去意识,第二次癫痫发作后失去自主呼吸。患者入院后主要实验室检查如下:(1)白细胞计数:9.41×10 9 ,N 0.67;(2)血浆降钙素原<0.1ng/mL;C反应蛋白:(3)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查阴性;血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阴性;血清结核抗体阴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血培养阴性;(4)血浆CMV载量:血清HBV载量:2.18×10 8 拷贝/mL;(5)CD4细胞计数:137个/uL;血浆HIV载量:1.2×10 6 拷贝/mL。给予上述联合抗感染治疗后,临床情况无改善。住院第3天行腰椎穿刺,结果显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