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业第四次工业革命——航空 4.0 中宣布的新型先进智能技术代表了飞机维护流程中的新可能性和巨大挑战。这些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监控、传输、存储和分析大量数据集。根据分析输出,有可能改进当前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并实施预测性维护流程。这些解决方案减少了停机时间、节省了人力并延长了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讨论了使用红外摄像机和射频识别 (RFID) 作为机身状况监测的两种智能机库技术的无人机 (UAV) 的可能实施。所介绍的智能技术实施是对案例研究的具体结果的跟踪,该案例研究的重点是教练机故障监测及其对维护策略变化的影响。案例研究故障指数显示了飞机最容易受损的关键部件。本文的目的是证明对飞机关键部件进行全面监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并提出一种更有效、最合适的飞机关键部件技术状况监控形式。本文描述了使用红外摄像机的无人机 (UAV) 进行目视检查的整个过程及其相关过程;此外,它还介绍了使用 RFID 标签作为支持目视检查的标签工具的可能用途。实施标准适用于小型飞机维修组织的维修和大修,以后还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最后的建议描述了所提解决方案的可能用途、它们的主要优点以及它们在教练机维护中实施的局限性。
摘要:航空业第四次工业革命——航空 4.0 中宣布的新型先进智能技术代表了飞机维护流程中的新可能性和巨大挑战。这些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监控、传输、存储和分析大量数据集。根据分析输出,有可能改进当前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并实施预测性维护流程。这些解决方案减少了停机时间、节省了人力并延长了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文讨论了使用红外摄像机和射频识别 (RFID) 作为机身状况监测的两种智能机库技术的无人机 (UAV) 的可能实施。所介绍的智能技术实施是对案例研究的具体结果的跟踪,该案例研究的重点是教练机故障监测及其对维护策略变化的影响。案例研究故障指数显示了飞机最容易受损的关键部件。本文的目的是证明对飞机关键部件进行全面监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并提出一种更有效、最合适的飞机关键部件技术状况监控形式。本文描述了使用红外摄像机的无人机 (UAV) 进行目视检查的整个过程及其相关过程;此外,它还介绍了使用 RFID 标签作为支持目视检查的标签工具的可能用途。实施标准适用于小型飞机维修组织的维修和大修,以后还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最后的建议描述了所提解决方案的可能用途、它们的主要优点以及它们在教练机维护中实施的局限性。
摘要:航空工业中铝接头紧固件的检查是一项耗时且成本高昂但却是强制性的任务。直到今天,肉眼手动检查程序仍无法对损坏行为进行时间跟踪或对不同检查进行客观比较。数字检查方法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基于平面热波热成像和板状结构热不规则干扰分析的数字化自动化检查方法。为此,进行了超声锁相热成像和扫描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的比较研究,并在一个可维修的飞机机身面板上对所有三种方法进行了基准测试。所提供的数据证实了使用所讨论的方法检测和鉴定铝制飞机机身面板中的沉头铆钉和螺钉的可行性。结果建议采用一种完全自动化的检查程序,该程序结合了不同的方法,并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了更多的样本,以建立指示完好和损坏的紧固件的阈值。
摘要:介绍了欧盟 H2020 项目 CENTRELINE 的主要成果。讨论了为验证所谓的推进式机身概念 (PFC) 的机身尾流填充推进集成概念 (技术就绪水平 - TRL 3) 而开展的研究活动。探讨了该技术在宽体市场领域的应用案例。回顾了为机身边界层吸入 (BLI) 推进集成而开发的性能簿记方案。介绍了裸 PFC 配置的 2D 气动形状优化结果。讨论了高保真航空数值模拟和气动验证测试(即整体飞机风洞和 BLI 风扇台架测试活动)的主要发现。总结了机身风扇涡轮电力传动系统的结构概念、系统集成和电机预设计的设计结果。分析了对主要动力装置的设计和性能影响。介绍了 BLI 推进装置的机械和气动结构集成的概念设计解决方案。介绍了为 PFC 概念飞机设计推导的关键启发式方法。介绍了 PFC 飞机的燃油消耗、NOx 排放和噪音评估,并与 2035 年投入使用的先进常规技术进行了对比。基于 2D 优化 PFC 气动造型的 PFC 设计任务燃油效益为 4.7%。
为确保飞机结构的飞行安全,有必要使用目视和无损检测 (NDI) 方法进行定期维护。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使用深度神经网络 (DNN) 的基于图像的飞机缺陷自动检测方法。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使用 DNN 进行飞机缺陷检测。我们对最先进的特征描述符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表明使用 vgg-f DNN 作为特征提取器与线性 SVM 分类器可实现最佳性能。为了减少处理时间,我们建议应用 SURF 关键点检测器来识别缺陷补丁候选。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笔记本电脑上的高分辨率(20 兆像素)图像,我们可以在大约 15 秒的处理时间内实现超过 96% 的准确率。
空客在汉堡启用新的 A320 结构装配线 树立数字自动化新标准 #Airbus #A320 汉堡,2019 年 10 月 1 日——空客在汉堡启用了高度自动化的 A320 系列飞机机身结构装配线,展示了空客工业生产体系的演变。新工厂特别专注于制造 A321LR 的较长部件,拥有 20 台机器人、一种新的物流概念、激光测量自动定位以及数字数据采集系统。这些将进一步支持空客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努力,同时为其工业生产体系带来更高的数字化水平。“通过采用一些最新技术和工艺,空客已经开始了在 A320 系列生产中树立新标准的旅程。这条新的机身结构装配线是 A320 系列产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空客首席运营官 Michael Schoellhorn 表示:“提高自动化和机器人水平可以实现更快、更高效的制造,同时保持我们对质量的首要关注。”“鉴于 A320 系列的巨大成功和订单积压,我们正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我们的生产系统能够与我们产品的卓越性相匹配,并能够满足客户对我们单通道飞机的需求。” 他补充道:“我们对汉堡的员工和工厂给予了高度信任和投资。我们现在需要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同时确保整体竞争力。”对于初始段的组装,空客采用了一种模块化、轻型自动化系统,称为“Flextrack”,八个机器人在每个纵向接头上钻孔和沉头 1,100 到 2,400 个孔。在下一个生产步骤中,12 个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在七个轴上操作)将机身中段和后段与尾部组合成一个主要部件,每个轨道接头钻孔、沉头、密封和插入 3,000 个铆钉。除了使用机器人外,空客还在材料和零件物流中实施新方法和技术,以优化生产、改善人体工程学并缩短交货时间。这包括物流和生产水平的分离、以需求为导向的材料补给以及自动导引车的使用。汉堡结构装配工厂负责将单个机身外壳连接成段,以及将单个段最终组装到飞机机身。飞机部件在最终交付到法国、德国、中国和美国的总装线之前,会配备电气和机械系统。高效的 A320neo 系列(包括 A321)拥有天空中最宽的单通道客舱,采用了包括新一代发动机和鲨鳍小翼在内的最新技术,从第一天起,这些技术共同节省了 15% 以上的燃油和二氧化碳,到 2020 年将节省 20%,同时噪音降低 50%。迄今为止,A320neo 系列已获得来自 100 多家客户的 6,500 多份订单。
本文概述了欧盟资助的 Horizon 2020 合作项目 CENTRELINE(“机身尾流填充推进集成概念验证研究”)正在进行的研究及其中期结果,旨在展示一种突破性的协同推进机身集成方法的概念验证,即所谓的推进机身概念 (PFC)。该概念的特点是将涡轮电力驱动的推进装置集成在机身的最后部分,专用于机身尾流填充。目前,CENTRELINE 处于 TRL 1-2 阶段,其目标是将 PFC 的技术关键特性成熟到 TRL 3-4 阶段。目标概念验证的核心由两个实验测试活动组成,这些测试活动由高保真 3D 数值模拟和集成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提供支持,用于空气动力学、航空结构以及能源和推进系统。
红外辐射的波长比可见光长(从标称红色可见线波长 700 纳米开始直到 1 毫米)。第一种用于测量红外辐射的防御设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开发出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外探测也用于跟踪(Hudson,1969)。第一批寻找红外,即红外(热)辐射的导弹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发出来的,而由于雷达系统的成功,它的广泛应用大约在 10 - 15 年后开始。Titterton(2006)通过统计发现,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 40 年间,热寻的导弹造成了超过 80 % 的战斗损失。在海湾战争 (1991) 期间,76% 的失事飞机是 IR(红外)导弹造成的,而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飞机不得飞到 15,000 英尺以下,因为导弹的有效性(Santos 等人,2007 年)。与此同时,自 1987 年以来,26 年来,共有 35 架民用飞机遭到肩扛式导弹袭击,造成 500 多人死亡(Bolkcom 等人,2004 年)。(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要小一些,因为一些失事的民用飞机用于军事目的,还有一些,或者更确切地说,大多数飞机是在冲突地区遭到袭击的,在那里它们可能被视为用于军事目的(Sweetman,2003 年))。无论如何,2003 年,国土安全部发起了可能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