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数码相机、飞行规划、激光雷达成像、工作流程 • 正射影像、正射地图、DTM • 快速响应、走廊测绘、建筑工程、规划
无人机测绘的潜力 HENRI EISENBEISS,苏黎世 摘要 无人机 (UAV) 可用于近距离测绘,结合航空和地面摄影测量,可作为小比例区域航空测绘技术的替代方案。目前,低成本无人机主要用于低预算的测绘项目。然而,在过去几年中,低成本无人机达到了一定的实用可靠性和专业水平,使得这些系统可以用作测绘平台。基于无人机的测绘不仅提供了地籍法律和政策所要求的精度以及在砾石坑等小比例区域生成高程模型的要求,而且无人机在经济方面也比其他测量技术具有竞争力。下面将概述各种无人机并介绍它们在测绘任务中的分类。此外,还将解释摄影测量无人机飞行计划、图像采集、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的通用工作流程。作为工作流程的补充,我们将介绍两个应用程序,重点关注无人机在地籍应用中的实用性以及小规模区域高程模型的生成。
优点:• 参考真实世界位置 • 实现精确测量 • 校正为 3D 信息 • 基础数据的图形表示 • 基础数据易于导出/转换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采用半自动化方法绘制海底基岩露头的结果。该方法由两个要素组成,即 1) 使用随机森林集成模型自动空间预测海底岩石的存在与否,以及 2) 根据辅助地质数据和专家知识手动编辑模型输出。该方法适用于 Charting Progress 2 区域 3(东海峡)和 4(西海峡和凯尔特海),但预计也适用于其他区域海域。自动预测是基于对岩石存在与否(响应变量)的观察以及各种预测变量,包括水深、水深的几种导数(坡度、粗糙度、水深位置指数等)、模拟流体动力学(深度平均潮流速度和峰值波轨道速度)和地质信息,例如基于基岩年龄和岩性的相对抗侵蚀性、沉积物流动性指标以及海床或海床附近硬质基质的存在。根据一组独立的测试数据评估了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准确性统计数据表明结果令人满意(总体准确性:83%)。目视检查确实发现某些地方存在错误分类,并相应地调整了模型输出。根据测深数据的类型(质量)、随机森林集合的模型一致性以及空间明确方式下的预测与观测之间的一致性,对已开发岩层的置信度进行了评估。在以系统方式进行手动编辑的情况下,对置信度分数进行了修改。最终输出显著改善了对英吉利海峡和凯尔特海海底基岩存在的表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制图领域经历了从传统图形制图到数字计算机制图的逐渐转变。数字摄影测量正在迅速发展,而模拟航空照片的使用没有预见到变化。使用模拟航空照片的主要缺点是扫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精度损失。只有专门为摄影测量应用设计的图像扫描仪才能保证所需的精度。此外,航空摄影成本低廉,但转换为数字格式和正射校正的两步过程可能耗时且昂贵。尽管新的高分辨率图像空间传感器的启动成本经常被认为是太空制图的缺点,但数字摄影测量的优势超过了初始投入。一旦全链流程得以实施和自动化,从太空数字图像制作地图将变得更具成本效益、更省时,并为各种地图应用提供更广泛的数据。
gov.bc.ca › nr-laws-policy › risc PDF 1995 年 3 月 15 日 — 1995 年 3 月 15 日 卑诗省一直在开发的地图系统... 可以随时将摘要区域添加到数字地图中。... 财政支持。
gov.bc.ca › nr-laws-policy › risc PDF 1995 年 3 月 15 日 — 1995 年 3 月 15 日 制图系统由卑诗省政府开发... 汇总区域可以添加到数字地图中任何时间。... 财政支持。
gov.bc.ca › nr-laws-policy › risc PDF 1997 年 5 月 15 日 — 1997 年 5 月 15 日 数字副本可在互联网上获取: ... 基岩地图的数据可靠性指数图是 ...飞行(或悬停)的飞机。
2.6.1 几何校正、纠正和地理参考 2.6.2 图像增强 2.6.3 训练集选择 2.6.4 签名生成和分类 2.6.5 在 GIS 中创建/叠加矢量数据库 2.6.6 分类图像的验证 2.6.7 最终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图准备 3.0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制图 18- 31 3.1 简介 3.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3.3 数据分析 3.3.1 植被覆盖 3.3.2 采矿区 3.3.3 农业用地 3.3.4 荒地 3.3.5 定居点 3.3.6 水体 4.0 结论和建议 32-33
2.6.1 几何校正、纠正与地理参考 2.6.2 图像增强 2.6.3 训练集选择 2.6.4 签名生成与分类 2.6.5 在 GIS 中创建/叠加矢量数据库 2.6.6 分类图像的验证 2.6.7 最终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图的准备 3.0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制图 18-31 3.1 简介 3.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3.3 数据分析 3.3.1 植被覆盖 3.3.2 采矿区 3.3.3 农业用地 3.3.4 荒地 3.3.5 定居点 3.3.6 水体 4.0 结论与建议 32-33